作者简介
·1938年出生于东京。日本国民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 ·对现代人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有独特见解,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栏目《人生问题咨询》主持人。 ·著有《情感暴力》《性格中的蜜与甜》《摆脱不安》等作品。
目录
第 1 章 为何你总是那么敏感
002 | 敏感的大脑
006 | 你身边有这样的敏感者吗
012 | 钝感是一种才能
017 | 焦虑让我们变得敏感
021 | 不要无限放大压力
025 | 学会沟通,不要总是“猜”
028 | 就事论事,停止情绪内耗
032 | 别太纠结
036 | 放松一点,不必接受所有的好意
039 | 让你痛苦的不是事实,而是你对事实的认知
042 | 再心烦,也别把火发在别人身上
045 | 告诉自己“我一点也不差”
050 | 其实,并没有人在你背后指指点点
055 | 也没有人总在背后要害你
第 2 章 情绪四则运算①:做加法
往好里想,给生活加点“甜”
060 | 你可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
064 | 因为害怕,所以敏感
068 | 容易“炸毛”的家长
071 | 敏感是一种惯性思维
075 | 别让无心的一句话激活不好的情感记忆
078 | 钝感的人觉得“那都不是事儿”
082 | 宽容的家长培养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085 | 加点“甜”吧,别当生活的苦行僧
090 | 别让内心的不安放大你的痛苦
092 | 你想的不一定就是事实本身
095 | 用成人的思维解决问题
第3 章 情绪四则运算②:做减法
避免情绪内耗,让快乐变得简单
100 | 你本来就很可爱,这和有多少人爱你无关
103 | 手里拿着锤子,看谁都像钉子
106 | 不喜欢就离开,别纠缠
109 | 不如现在就停止抱怨
112 | 没事儿,总能跨过心里的那道坎儿
114 | 克制你的冲动情绪
116 | 我们都不要太“玻璃心”
122 | 情绪是你的自留地,不是别人的跑马场
125 | 有人赞美你,就有人批评你
129 | 对这世界抱有兴趣,又有所提防
132 | 做成熟的父母
135 | 敏感的家庭
139 | 调整好工作状态,拒绝“消极合作”
142 | 摘下你的有色眼镜
第4 章 情绪四则运算③:做乘法
摆脱“求关注”思维,让内在自信成倍增长
148 | 谁都得过几场“情绪流感”,可你别总是那么“丧”
152 | 活得“糙”一点,完美躲避伤害
155 | 做个清醒而识趣的人
160 | 相爱不是照料
165 | 批评别人容易,审视自己很难
169 | 不要自我陶醉,也别怨天尤人
173 | 试着接受善意的批评
176 | 别想太多了
179 | 相信自己,别那么脆弱
184 | 控制自己,别乱发脾气
187 | 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形象
192 | 偶尔也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195 | 敏感的身体
199 | 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说了不算
第5 章 情绪四则运算④:做除法
消除负面信息,拒绝负重前行
204 | 别低估自己,也别太高估自己
207 | 这个世界很可爱,你可以“加个关注”
211 | 希望一直被人捧着
217 | 有人在乎你,就会有人不在乎你
222 | 孤独而敏感的人
226 | 轻装上阵,别自寻烦恼
233 | 不要依靠外界获得前进的动力
237 | 做自己的小太阳,向外散发正能量
241 | 面对生活的勇气
246 | 有时候受挫是因为执着于得到和自己能力不匹配的成功
250 | 恰到好处的界限感和分寸感
254 | 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
259 | 如果你不认可这个人,就没必要因为他的
指责而睡不着觉
刻意练习:做一套情绪瑜伽操
4 种方法,让你拥有情绪钝感力
268 | 方法1:站起来,自己寻找突破口
272 | 方法2:摆脱来自儿时的恐惧
274 | 方法3:不进行没必要的“对号入座”
276 | 方法4:反复操练,效果立现
后 记 | 278
内容摘要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伦·朗格提出:“情绪的产生基于大脑对信息的选择性捕获。” 她认为,敏感的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敏感的人会经历各种事件,并误认为自己对这些事件的判断和感受都是真实的。 其实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即使客观事实保持不变,当我们的主观认知发生变化时,所谓的“客观事实”也会发生改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接受新信息的过程并不复杂,不过是大脑检索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从中寻找答案的过程。 20世纪初,美国行为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宣称,孩子可以通过训练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当一个孩子在和兔子玩耍的时候,测试人员在旁边故意发出“咚”的一声巨响,接受实验的孩子从此以后便会对兔子产生畏惧心理。 然而,只要再让兔子温柔地靠近孩子,让孩子慢慢适应,他就会逐渐喜欢上这只兔子,而不再感到害怕。实验证明,通过这种“逆向操作”可以消除孩子对兔子的恐惧心理。 在上述实验中,兔子还是那只兔子,但是孩子对兔子的认知却发生了变化。兔子从可爱的动物变成了可怕的动物,可后来又变了回来。 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公司里,领导也还是那位领导,但是如果你的主观想法发生了改变,那么对你来说,你的领导就会变得判若两人。 对于领导的同一句话,心理脆弱的员工和心理健康的员工的看法会截然不同。即使是面对同事、上司或下属,过于敏感的人和钝感的人其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认识一位情绪敏感的小A同学。他是职场新人,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不太熟悉,对自己在这一年中的业绩表现也不太满意。在公司里,他一直都很自卑。部门领导随意的一句玩笑话也会被小A同学视作对自己的嘲弄。也就是说,当情绪敏感的人以受害者的心理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认为:“我被人耍了。” 我们要提防这种不经意的“外化”,也就是我们不要一厢情愿地将心中所想当作现实。 反之亦然,对于同一个员工(小A同学),如果领导的看法发生了改变,那么小A同学在领导心中的形象也会随之改变。在现代职场中,没有钝感力的领导也不少。有的员工与前任领导相安无事,不曾想新来的领导却是一位情绪敏感的人。那么,这位新领导就会抱怨:“这么差的团队,让我怎么带?我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说不定他还会跑到上级领导那里疯狂“吐槽”一番呢! 速效情绪脱敏胶囊 ·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别太当真。 ·事实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不要一厢情愿地将心中所想当作现实情况。 你有没有发现,在职场中,情绪敏感的员工总是怨天尤人,总在抱怨老板不公平、同事算计自己、甲方太难伺候,而从来都不愿意沉下心来去解决任何实际难题。 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其实,大多数情绪敏感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被害妄想”。而我认为在这种心理之下往往隐藏着攻击性。也就是说,情绪敏感的人往往会通过宣扬自己的痛苦以达到谴责他人的目的。 “我真倒霉,真是倒霉透了……”他们不停地抱怨。仔细品一品,其中隐藏的含义其实是他们想攻击别人。可是,因为性格懦弱,他们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愤怒,所以只能强调自己是受害者。 P2-7
主编推荐
1.日本国民心理学家,哈佛心理导师重磅新作,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并给出方案; 2.学会情绪四则运算:4大主题框架,给生活做加法、做减法、做乘法、做除法。克服焦虑,提高幸福指数; 3.情绪胶囊:66个解压自愈方法,熨平内心褶皱; 4.练习版块:1套情绪瑜伽操,4个分解动作,刻意练习钝感力; 5.绘本插画板块:个性插画配金句,给你视觉治愈; 6.随书赠送创意书签,秀出生活态度。
精彩内容
你为什么总是在意别人的脸色,在乎别人的想法?你为什么总是想东想西、患得患失?过于敏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天生敏感的人会放大这种压力,他们每天都可能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中、作茧自缚。其实,我们接近可以不要太在意生活中的“小敏感”和“小挫折”,因为它们有的是别人的无心之过,有的则只是我们自己的主观臆测而已。 情绪过敏会让你变得脆弱,而钝感是一种力量,能让你更加有韧性。作者剖析敏感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摆脱情绪敏感的四种方法,及时给敏感的你一粒“情绪脱敏胶囊”,教你控制情绪、疗愈心情、重塑自我。
媒体评论
大变局时代,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与挑战,每个人都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需要保持钝感情绪,从容应对,不要让敏感情绪成为压倒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书创立者兼CEO 雷文涛 这是一本哈佛心理导师讲给你的心理课。幸福人生需要内心强大。对于负面评价,我们要有抵抗力。太过敏感只会让人际关系变得糟糕,让你变得脆弱、在患得患失中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作者提出摆脱情绪敏感的具体方法,及时给敏感的你一粒“情绪胶囊”,教你管理好你的情绪,做一个心态稳定的快乐的人。 ——十点读书创立者 林少 钝感力是一种忘掉不快的能力——即使失败也有勇气继续挑战,对误解、嫉妒和嘲讽可以不屑一顾,对表扬甘之如饴却又不得寸进尺。这本书是一把钥匙,会帮我们打开内心世界。心有了韧性,人才能走得长远。 ——读书博主 都靓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