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52 6.2折 3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清水研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21726763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327942

上书时间2024-10-2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日)清水研生于1971年。 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 从金泽大学毕业后,他在东京都原医院接受了内科医学培训,在国立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中心武藏医院和东京丰岛医院接受了普通精神病学培训,并于2003年成为国立癌症中心东医院精神肿瘤科的住院医师。从那时起,他一直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医疗保健。2006年,他加入了国家癌症中心(现为国家癌症中心)中央医院的精神科和肿瘤科。目前,该医院心理肿瘤科主任。日本综合医院精神病学协会专家和讲师。日本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学会专家和讲师。

目录
前言 我们不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吗? 写在开头 癌症引起生理的痛苦,更造成了心理创伤 只有少数人和癌症无关 癌症患者确诊 1 年内,自杀率是普通人的 24 倍 一人确诊,一家人都“病了”治疗癌症并非只是为了根治病痛、延长寿命----------第一章 用悲伤治愈痛苦 悲伤是一剂良药 身处困境,却仍想为了某人努力生活  人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如柳枝般柔韧 痛苦指南 第二章 我们都拥有复原的力量 接受失去,需要时间 余下的时间不足 10 年,今天要为了什么而活?感谢今天的到来 遭遇巨变时,人也会跟着改变 与重要的人相处的时间最宝贵 每个人眼前都是未知的世界 想为他人做些什么时,希望就会出现濒临死亡,会有意想不到的坚强感受到未曾感受过的力量第三章 直面死亡时,才发现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 另一个我正在逼迫我就范 不能继续工作,还能感受到自我价值吗? 只允许自己元气满满是令人痛苦的 是否觉得一直都活得很压抑? 把“必须”当作信条,只会走进死胡同 第四章 请直面内心“想要的自己” 人终有一死,为什么还要努力活着? 认定“应该怎么活”,就会忽略“如何为自己而活”患病却依旧积极生活的人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 现在开始,试着讨好自己 试着听从内心“想要”的声音 第五章 观察死亡,就是观察如何生活 如果没有死亡,世界迟早会崩溃 该如何回答“人死了会变成什么”我们有办法缓解濒死的痛苦 是时候完成一直在拖延的事了  要意识到意识也会随着死亡而消失 拥有平凡的一天,就是一种幸福 后记 意识到死亡会降临,才能更敏锐地感受生命的光华

内容摘要
     因为在癌症专科医院工作,我每天见到的都是癌症患者和患者家属。100个人就有100种烦恼,因此,和患者初次见面时,我首先注意的是对方有什么样的烦恼。 为了理解对方,我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去弄懂对方的烦恼。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提问:你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最珍视的东西是什么?癌症对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目前优选的困扰是什么? 刚刚接触病人的时候,我总是反复询问这些问题,获得充分的信息后,才开始下一阶段的治疗。只有当我能够体会患者的痛苦时,我才会说:“您是因为癌症才遇到这些问题的,一定十分难熬吧?” 如果对方能正面回应我,那么第一步就成功了。 因为当一个人感受到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时,他的痛苦就会减轻一些。 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患者原本模糊不清的表达会渐渐变成准确具体的表述,甚至说着说着会发现一些被自己忽略的东西。倾诉烦恼的过程中,患者也梳理了自己的问题,理解了自己的困境。 有些患者在就诊期间流露出悲伤的情绪,出现这种情绪不可怕,反而对下一阶段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以前认为,医生就是帮患者消除痛苦的,我来提出各种方法应对病人的问题,哪怕这些方法对病人毫无帮助,也要固执地给病人开方抓药,只是希望自己能做些什么。因此那时我常常因为疗效不佳而苦恼。 后来有一天,我意识到那种只求解决问题的做法,非但不能拯救病人,反而可能更加深他们的痛苦。 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每个人都拥有独自面对和解决烦恼的能力。作为精神科医生,我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帮助我的病人发现和培养这种能力,倾听他们的故事,共情他们的痛苦。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自2016年起,我们医院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康复门诊——为患者提供4—8次、每次时长50分钟左右的诊疗服务。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我会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引导患者按时间顺序回顾自己的成长,回顾年少时的梦想、成年后的生活;回顾自己的人生目标,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让患者明白,正是过往的这些经历才塑造了今大的自己。 第二阶段,我会向病人详细说明确诊癌症之后,一个人可能会经历的各种心理变化;告诉病人癌症会带来什么、会让他们失去什么,以及如何与癌症共生,积极地适应往后的生活。和患者做深人的沟通交流,能帮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他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具体的痛苦。 有一些病人在这个阶段的诊疗之后,觉得希望渺茫,就此放弃。 如果没能在一次谈话中和病人达成共识,我会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继续跟进。虽然有时不得不放弃某些病患,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坚持是有意义的。而对于生命中那些失去的东西,以及迄今为止一直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患者们也都会给出各自的回答。 P25-27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走向生命尽头的3500次交谈,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补上这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 ◆ 18年一线问诊经验、前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精神科医师清水研与临终患者的交流实录! 生者谈论死亡,总会被认为是不太好的事,但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因此,我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清水研 ◆围绕“当无常宣判,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一部对生死、疾病、人生的沉思之书。 ◆日本畅销心理治愈书,曾创造连续加印10次的好成绩!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任谁也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 重新认识自己,拥抱家人,每一个寻常日子都值得感激。 ◆ 延伸阅读 “春潮纪实系列”:《加害人家属》《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

精彩内容
从业18年以来,精神科医师清水研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记录下最打动他的与临终患者的谈话、一线咨询的经验与沉思,并发现: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

 因此,他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作者将癌症看作思考自我、思考生死的契机,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并向所有人发问:倘若无常宣判,我们接下来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媒体评论
◆走向生命尽头的3500次交谈,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补上这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
  ◆  18年一线问诊经验、前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精神科医师清水研与临终患者的交流实录!
  生者谈论死亡,总会被认为是不太好的事,但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 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因此,我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清水研
  ◆围绕“当无常宣判,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一部对生死、疾病、人生的沉思之书。
  ◆日本畅销心理治愈书,曾创造连续加印10次的好成绩!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任谁也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  重新认识自己,拥抱家人,每一个寻常日子都值得感激。
  ◆  延伸阅读
  “春潮纪实系列”:《加害人家属》《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