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的文化定向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的文化定向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73 6.2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308210935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1594794

上书时间2024-10-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敢,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数字乡村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数字乡村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江苏赛区省级选拔赛优秀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包括乡村文旅等)、数字乡村产业、空间信息产业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专著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A&HCI、SSCI收录期刊以及CSSCI来源期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6篇,在一级学科公认权威期刊《社会学研究》《城市规划》《中国行政管理》相继发表论文7篇,且在澎湃新闻、《农民日报》等媒体发表专题文章10余篇,文章多次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属中国智库网、江苏紫金传媒智库、新华报业网交汇点新闻等一流专业媒体予以转载。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伊斯特林悖论”概念的厘定与使用说明

第三节研究设计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多元视野“幸福”观之比照研析

第二节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共识与尚待丰富之处

第三章文化定向之下幸福暨幸福悖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定向概念的厘定与使用说明

第二节文化定向之下幸福研究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中心命题的提出

第四章文化定向之下幸福暨幸福悖论研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的设计与运用

第二节文化向度与幸福达致的实地调研及发现

第五章影响幸福达致的文化模型构建

第一节理论与经验论证回顾

第二节影响幸福达致文化模型的提出

第六章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新转向的思考

第一节对GDP指标的反思: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

第二节“中和·‘社会’主义”文化模型构建:一个具体运用

第三节文化定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层面

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与管理的进步大大刺激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不论是先发国家抑或是后发国家,大都可谓不遗余力,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以下简称SNA)1)之后,各国纷纷拥护和接受该体系,GNPGDP指标体系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衡量经济总量或社会福利最重要的标尺,以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对GDP的推崇也几近成为时尚。诚然,GDP体系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此处毋庸赘言。然而,随着发展实践历程的变迁流转,GDP体系的负面性日益显现,且直接冲击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平衡,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情袋也令世人开始重视其中的问题所在,并开始尝试寻求解决之路径。除政策制定者之外,在学术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也随之开始研讨,以求获得更好的衡量及核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新标尺,尝试发展出足以补充GDP体系,并可以评价社会福利与发展的新指标体系。于是,对幸福的探寻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总体而言,幸福研究在西方的再度兴起肇始于20世纪中期之后,当时西方总体上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物质成就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一度沉迷于物质的享受之中,并误以为物质成功就是人生存在的目的之所在。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恢宏的经济建设成就带来的却是整个社会成员普遍的失落寡欢,对幸福和人文关怀的呼声渐起。在当时的社会科学界,与幸福相关的研究首先是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探讨,其始于加尔布雷斯(1965)对其在所撰写的《丰裕社会》(The AffluentSociety)中提出的公共污秽public squalor)造成的巨大危害的反思,个中已多少暗含对将GDP/GNP及其增长率作为衡量社会幸福与进步指标的质疑。之后,在某些文献中,生活质量幸福这两个术语几乎是等同的。进入21世纪,国际上的幸福研究日益呈现多元综合态势,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将幸福研究推向高潮。危机令各国民众普遍意识到,GDP”的发展路径中存在着不小的隐患,因为危机使得世界沦落为战后一个最差的金融、经济和社会危机时期,环境危机也迫在眉睫。在此情形下,出于对既有GDP经济发展衡量体系的不满,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试图建立起一个可以衡量社会进步的综合指标。2008年,萨科齐召集组建经济绩效和社会进步评估委员会”( Commiss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rogress,CMEPSP,也称作斯蒂格利茨--菲图西委员会),该委员会在2009年发布了报告——《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以下称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该报告提出,经济发展测量体系应逐步实现从生产导向”(production-oriented)幸福导向”(well-being-oriented)的转变,即应聚焦于未来福祉和社会进步测量方面的思考,因为进步并不只是意味着财富创造或革新,进步更意味着苦难减少和幸福增加。财富(物本)是幸福(人本)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财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幸福除了(基于收入或财富的)福利因素,更多涉及非收入因素(例如健康状况、教育机会、职业发展、家庭关系、民意表达与善治等)。该报告还进一步详细论述了关于幸福测定的8个维度与12条建议。幸福议题也随之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理论热点。

……




精彩内容

本书以“中和‘社会’主义”文化图示为表征的新价值观体系服务于当代中国“调节性元价值”建设,具体而言,其内涵更侧重于社会文化体系重塑层面的“双重价值”导向,例如,既强调基于历史向度“家园”理念价值(如“敬畏”),也强调基于现代向度“社会”理念价值(如“制衡”),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共生。其中,前者主要关涉社会构建的“社会特性”,后者主要关涉社会构建的“互动特性”,二者融合体现于倡导在恢复传统社会或乡土社会文化价值基础上向工商社会或法理社会文化价值迈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