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8.52 6.2折 ¥ 95 全新
库存45件
作者武斌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44852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14884572
上书时间2024-10-03
武斌,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员。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曾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等。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出版著作数十种,其中,《丝绸之路全史》入选中国出版协会“2018年度中国30本好书”,《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入选中国好书2019年9月月榜图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度好书。
引论
一
二
三
四
第一章 想象的异域
一 奇谭《山海经》
二 黄帝的足迹和目光
三 “九州”与“大九州”
四 “四海”与“五方”
五 周人所认识的西方世界
第二章 丝绸之路开辟的新视界
一 大帝国的世界眼光
二 张骞对西域的发现
三 丝绸之路开辟了新视野
四 汉籍所载的西域知识
五 中国人早期所知的印度
六 张骞带回的希腊文化信息
七 汉代人所知的罗马
八 汉代文学对西域的奇异想象
第三章 跟佛教一起传来的外部知识
一 入华高僧带来的新知识
二 波澜壮阔的佛教“留学运动”
三 法显西行与《佛国记》
四 董琬给魏太武帝的出使报告
五 宋云、惠生西行纪
六 朱应、康泰报告的南海事情
第四章 大唐盛世的世界意识
一 大唐盛世与世界情怀
二 “四天子说”:唐代人认识的世界格局
三 隋代人的西域知识
四 唐朝对西域认知与经略
五 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
六 义净西行及其著述
七 《经行记》:一位旅行家对阿拉伯和非洲的记述
第五章 唐至元代典籍所记载的西方世界
一 《皇华四达记》与唐代丝绸之路
二 典籍里记载的波斯
三 唐代人认识的大食
四 典籍里记载的拜占庭
五 唐代人记载的非洲
六 唐代人对域外事物的奇异想象
七 宋代人对外部世界的记述
八 《岛夷志略》对非洲的记载
第六章 明清之际对西方的新认知
一 明前期的海外知识
二 郑和下西洋“三书”
三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新视野
四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流传与影响
五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内容
六 艾儒略的《职方外纪》
七 南怀仁的《坤舆全图》
八 新地理知识的认知与影响
第七章 “开眼看世界”的人们
一 “变局观”与世界意识
二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三 魏源与《海国图志》
四 徐继畬的《瀛寰志略》
五 梁廷枏与《海国四说》
六 近代早期中国人的世界观
第八章 近代传入的西方史地知识
一 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播
二 西方史学知识的介绍
三 《四裔编年表》 及其影响
四 《泰西新史揽要》 及其影响
第九章 “出洋”与“开眼”
一 走出国门去看世界
二 晚清的海外行纪
三 林鍼的《西海纪游草》
四 王韬的英法之行与《漫游随录》
五 斌椿的欧洲之行及《乘槎笔记》
六 张德彝的“八述奇”
七 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
八 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
第十章 清朝官员的出使报告与日记
一 郭嵩焘的出使活动与《伦敦与巴黎日记》
二 刘锡鸿的《英轺私记》
三 黎庶昌的《西洋杂志》
四 曾纪泽的《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五 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六 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
七 徐建寅的科学考察及《欧游杂录》
八 张荫桓的《三洲日记》
九 钱恂的《五洲各国政治考》
十 海外游历使及其考察报告
十一 五大臣出洋及其考察报告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再发现的过程。而每一次“再发现”,都是一次更具体、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过程。
——摘自本书第6页
我们这一代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我们的文化使命,还要确立我们的世界文化意识,要有主动去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文化自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
所谓“世界识见”,就是一种世界的眼光、世界的意识、世界的胸怀。
——摘自本书第6—7页
汉代文学有关西域世界的建构,是汉代人描绘其他奇异国度及仙境的基础。西域的开通,激起的是人们对远方异域的热情关注,为地理博物小说的兴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汉魏六朝小说中,很多就是根据实有之物,夸大其功能,并与仙境、理想国的幻想结合起来,使这些物产具有了神话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把自己的情感、愿望投射于西域商品与商人之上,把各种传闻与想象源源不断地加入历史书写中,从而重新建构了一个西域世界。
——摘自本书第68页
文化的开放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世界眼光、世界意识、世界观念和世界性的文化价值。世界眼光、世界意识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了世界眼光、世界意识,了解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成就,就不会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而是从世界的眼光认识自己、反省自己,促进自己与时俱进,与世界的时代同行。这样,中华文化就不是偏于东亚一隅的地域性文化,不是游离于世界文化发展大势之外,而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接纳了其他民族文化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将自己的文化创造传播于世界各地,因而中华文化也就具有了全人类文化的共同价值。
——摘自本书第362页
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西方”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交通的逐渐发达,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的不断扩大,中国人所说之“西方”也是不断延伸、不断变化的。
本书所讨论的,是历史上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的想象、探索和认知的过程,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过程。这也就是中国人的世界眼光,中国人的世界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