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的文化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的文化记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1.85 6.0折 21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杰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6837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18元

货号11515167

上书时间2024-10-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杰鹦:浙江农林大学英语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外比较艺术”学位点负责人。曾兼任《外国文学研究》匿名评审专家,浙江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为美国耶鲁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从事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后研究,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应用工程技术学院访问教师。曾入选浙江工业大学第一届中青年学术骨干和第二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曾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C类资助。曾获得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专著一等奖,论文特别奖,曾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曾获校级学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称号。曾获国家社科基金、省哲学社科规划(重点)、省教育厅等立项,曾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新美术》、《思想战线》、《浙江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曾多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曾主编教材和出版文学译著多部。主要教授《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小说欣赏》等课程。

目录
 绪论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的文化记忆
    一  文化记忆的视野
    二  英国小说与荷兰画派的现实主义思想
    三  研究意义及创新
上编  荷兰画派的流变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第一章  荷兰画派中荷英文化交流的生成与流变
    第一节  荷兰绘画中图像学与图像志研究方法
    第二节  历史海景画里的英荷联盟
    第三节  风景画里的文化交融
    第四节  荷英静物画里的时代精神和幻想故事
  第二章  荷英文化记忆中的中国文化因子——从文震亨《长物志》与柯律格《长物》说起
    第一节  长物与社会
    第二节  长物西行之具现
    第三节  明代长物流行欧洲之原因
    第四节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与长物
  第三章  荷兰画派的现实主义思想
    第一节  平庸无趣的荷兰画派?
    第二节  低俗机械的荷兰画派?
    第三节  图像学阐释方法
    第四节  荷兰画派兴盛之路
    第五节  无趣的现代性
  第四章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概念再论
    第一节  三种广义的阐释
    第二节  动态多元下的主客体
    第三节  叙事视点与情节巧合
  第五章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与荷兰画派及其前景
    第一节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可视性
    第二节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荷兰画派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前景:小说与前拉斐尔派绘画
  第六章  荷兰绘画主题(一):埋头苦干的劳动者
    第一节  诗歌与绘画中的劳动
    第二节  家庭作坊与社会经济
    第三节  衰落的“劳工”主题之转型
  第七章  荷兰绘画主题(二):从天使到悍妇
    第一节  荷兰风俗画中女性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家”的道德内涵
    第三节  道德叛逆的底层女性
  第八章  荷兰绘画主题(三):从乡村风景到城镇风俗
    第一节  荷兰风景的“如画”观念
    第二节  风景理论与诗画风景
    第三节  主题转变与民俗写实
中编  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渊源
  第九章  《小说的兴起》:现实主义小说与荷兰画派视觉类比的启幕
    第一节  笛福小说中的清教生活特质
    第二节  理查逊小说中“绘画镜像”的家庭记忆
    第三节  菲尔丁小说中“风俗画”的社会阶层记忆
  第十章  萨克雷的平庸美学:荷兰画派现实主义视觉艺术观的端倪
    第一节  人生奇缘与美术启蒙
    第二节  “纯粹本能”与艺术通感
    第三节  平凡生活与自然情感
  第十一章  罗斯金与特罗洛普论现实主义的“真实”——以《巴彻斯(特)养老院》为例
    第一节  物象重现与细节真实
    第二节  美丽观念与如画人物
    第三节  崇高艺术与人文传统
  第十二章  艾略特捍卫荷兰绘画的崇高趣味——以《亚当·比德》为例
    第一节  趣味高尚与平凡单调
    第二节  家常之本与普遍意识
    第三节  艺术审美与世俗伦理
  第十三章  特罗洛普修正荷兰画派的“劳动福音”
    第一节  画家:艺术家的“劳动”观念
    第二节  绘画:道德高尚的平凡“劳动”
    第三节  劳动:肮脏意象的艺术构思
  第十四章  哈代发展荷兰画派中主观现实主义的艺术观
    第一节  艺术之缘与绘画参照
    第二节  绘画叙述与乡村生活
    第三节  记忆底片与农夫农妇
    第四节  传统光线与现代印象
下编  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交融
  第十五章  “社会身份”的流动性:司各特《威弗莱》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视觉开启的类比范式
    第二节  风景叙述的乡土众相
    第三节  历史交错的文化记忆
  第十六章  社会变迁中平庸的胜利:萨克雷小说的市井风俗与绅士趣味
    第一节  世事沉浮:《名利场》的众生画卷
    第二节  绅士文化:《潘登尼斯》的审美趣味
    第三节  婚姻联盟:《钮可谟一家》的市井风俗
  第十七章  真实人性与隐匿道德:女性小说家“诗画同源”观——以马蒂诺的《农夫与王子》与奥利芬特的《卡林福德的编年史》为例
    第一节  “诗画同源”:女性践行者的艺术批评
    第二节  《农夫与王子》:历史记录中的隐匿道德
    第三节  《卡林福德的编年史》:“家政现实主义”中的真实人性
  第十八章  “可知社群”:狄更斯小说的视觉艺术观念——以《马丁·瞿述伟》和《小杜丽》为例
    第一节  “如画”作家狄更斯
    第二节  “如画”叙事与画家闯入
    第三节  情感结构与社群记忆
    第四节  包罗万象的风俗镜像
  第十九章  “工业小说”:盖斯凯尔小说与荷兰绘画的去阶层化
    第一节  艺术素养与绘画情趣
    第二节  家庭记忆与静物叙事
    第三节  宗教记忆与肖像叙述
    第四节  阶层记忆与市井风俗画
  第二十章  伦理道德的“艺术福音”:艾略特小说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朴素道德:真实之境与《亚当·比德》社会阶层分化
    第二节  乡土伦理:风俗之思与《织工马南传》中的民俗
    第三节  道德冲突:文明忧思与《仇与情》中的社会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世俗理想:“巴塞特郡”系列中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教会典型人物的世俗记忆
    第二节  中产阶层的市井记忆
    第三节  温馨家庭的生活记忆
    第四节  平凡人物的劳动记忆
  第二十二章  乡村绘画:威塞克斯田园社会与村俗文化
    第一节  平民习俗与生活趣味
    第二节  岛国风情与朴素民风
    第三节  明暗交替与主观现实
结语
附录一  马塞尔·普鲁斯特与荷兰画派的现代性
    第一节  记忆·英国作家·现代性
    第二节  人类思想寓所的现代博物馆
    第三节  自传式追忆迷失的自我
附录二  荷兰画派现实主义思想的批评历程
    第一节  17世纪批评的缘起:霍格斯塔坦的“镜像论”
    第二节  基本观念:崇尚自由、反古典主义束缚
    第三节  哲学性:主客观暂时平衡性
    第四节  方法论:聚焦无趣的波动和脱离上帝的平庸绘画
    第五节  主旋律:为灵魂创作的关注力与技艺
    第六节  现代性: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政治性
附录三  社会记忆·文化符号·民族共同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荷兰画派研究述评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总体概述
    第三节  荷兰画派美术史研究
    第四节  多学科交叉跨界研究
    第五节  审美理论批评阐释研究
    第六节  聚焦主题与主体的艺术研究
    第七节  荷兰画派研究局限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著从记忆和文化史双重视角入手,考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如何择用荷兰绘画及其背后的思想,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它涉及诸多19世纪重大艺术史家、文学史家、小说家有关“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
荷兰画派以承平、殷实、财富及宽容的世俗文化为特征,杂糅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参与集体记忆与共同体文化的建设,而“现实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性真实”恰恰体现了荷兰画派中普通公民(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现实主义小说对荷兰画派的文学阐释和文化记忆也体现这一趋势。本著分上(荷兰画派的流变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渊源)下(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交融)三编,即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回答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如何利用荷兰绘画来表达英民族怀恋与共同体建设的心理诉求,提出小说文本阐释的三层次:文字本身的“自然意义”,文字的再现与模仿;文本分析的“常规意义”,寓意的阐释与隐喻性;文本生产的“文化密码”,图像与文字共同决定民族、时代、宗教和哲学的基本要素。从而总结和反思小说家运用图像从事写作的文化策略及其文化的创新意义。

精彩内容
本著从记忆和文化史双重视角入手,考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如何择用荷兰绘画及其背后的思想,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它涉及诸多19世纪重大艺术史家、文学史家、小说家有关“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批评。荷兰画派以太平、殷实、财富及宽容的世俗文化为特征,杂糅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参与集体记忆与共同体文化的建设,而“现实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性真实”恰恰体现了荷兰画派中普通公民(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而且现实主义小说对荷兰画派的文学阐释和文化记忆也体现这一趋势。本著分上(荷兰画派的流变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渊源)下(荷兰画派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交融)三编,即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回答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如何利用荷兰绘画来表达英民族怀恋与共同体建设的心理诉求提出小说文本阐释的三层次:文字本身的“自然意义”,文字的再现与模仿;文本分析的“常规意义”,源自某种普遍的因果记忆或逻辑推理,即寓意阐释或隐喻性;文本生产的“文化密码”,图像与文字共同决定民族、时代、阶级、宗教或哲学倾向基本态度的那些根本原则,进而总结和反思小说家运用图像从事写作的文化策略及其文化的创新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