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52 6.2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1938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624758
上书时间2024-10-01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1
第一节卫生保健的起源2
第二节医药知识的积累4
第三节多种医药起源论7
第二章早期的医药卫生实践与理论萌芽10
第一节中医学的早期形态11
第二节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15
第三节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初创18
第三章中医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23
第一节汉墓出土医药文物24
第二节“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27
第三节民间医家及其贡献35
第四章医药学的全面发展40
第一节医学理论的发展与总结41
第二节综合性方书的编撰45
第三节药物学的发展48
第四节临证各科的发展52
第五节医学教育和医政制度55
第六节中外医药交流57
第五章临床经验的全面总结与学术争鸣63
第一节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64
第二节药物学的发展67
第三节方书的编著与发展70
第四节医学各科的成就73
第五节金元医家的创新与学派争鸣81
第六节医学教育和医事制度85
第七节中外医学交流90
第六章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95
第一节医学文献研究与医学书刊的出版96
第二节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发展101
第三节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104
第四节医学各科的成就107
第五节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116
第六节中外医药交流118
第七章西医学的传入与中医在艰难中的发展124
第一节西方医学的传入及其发展125
第二节废止中医论与中医界的抗争127
第三节中医学在艰难中的发展129
第四节中西医汇通与中医科学化思潮131
第五节近代中医学的主要成就135
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学的发展145
第一节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146
第二节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150
第三节“西医学习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探索155
中国医学史大事年表160
主要参考文献166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具有45亿多年历史的地球上,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有着辉煌的人类早期文明的国度。中国的原始社会,约从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为止,经历了原始族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族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极低,原始人使用稍加敲打的石器,以采集植物的果实,拧取植物根艺和猎取鸟兽虫鱼为食,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依靠群体的力量而生存。这一时期,人类按其体质形态进化的程度,分为“猿人”和“古人”两个阶段。猿人阶段,人们就已经能够利用天然火。距今20万一5万年前的“古人”阶段,是原始族群到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举,已经能够根据不同的用途制作出不同类型的石器工具,并受打制石器摩擦生热的启发,发明了人工取火。
距今约2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是原始族群之后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共同体。这一时期,妇女居于统治地位,血缘群婚与知母不知父是其婚姻家庭形态最基本的两个特点,人类的体质形态逐渐进化到“新人”阶段。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磨制、刮挖等修制石器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类型的砍伐器、尖状器和刮削器等生产工具。
距今7000—5000年,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人类逐渐增多,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原始高牧业与原始农业已经出现,制陶、纺织、木工等原始手工业也随之出现,人们普遍建筑了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距今约5000年,氏族部落先后进入父系公社时期。社会经济方面,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采集与狩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手工业发展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制陶技术的改进和冶铜业的出现,是其突出成就。婚姻形态从族外群婚逐步发展为相对固定的对偶婚,男子在经济生活中取代妇女发挥重要作用及对偶婚的出现,使其在氏族公社中占据支配地位,形成了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的父权制家庭。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成为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又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消亡,阶级社会的产生,人类历史进人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是中国医药学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医药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类在寻觅和选择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措施时,积累了初步的卫生保健知识;二是人们在同疾病的抗争中,发现了某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治疗作用,制作出简单的医疗工具,初步摸索出一些应对病痛和不适的方法。
第一节卫生保健的起源
“卫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庚柔楚》,其含义为“护卫生命”“争取长生”。护卫生命,保持健康是动物求生的本能。当人类能直立行走、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在非生物学层面上与“动物”脱离开来,成为主观能动性远高于其他动物的“人类”。原始人类主观的卫生保健活动,从现存的遗迹、古籍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明显的痕迹。卫生保健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早期的茹毛饮血、风餐露宿,到后来的吃熟食、造房屋,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从无到有,直至形成具体的措施和系统的方法,起源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无法确定某种具体的卫生保健措施的真正形成时间,只能从原始人吃、住、穿、日常活动、两性关系等方面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去理解原始人是如何形成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使之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一、用火与食物
原始人类对火从恐惧和敬畏,从发现到利用,再到创造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根据考古研究,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已经会使用火。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洞穴中,有厚达6米的灰烬层,表明当时的人类不仅能使用天然火,还能有意识地控制火、保留火种。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摩擦生火的经验逐渐累积起来,大约在山顶洞人出现(距今约3万年)之前,最终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有关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正是这一史实的反映。
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人类自身进化和健康维护,都具有深远影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也就是说,人工取火、使用火,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和证明。火,使原始人不再惧怕黑夜,使他们能够克服严寒和抵御野兽侵袭,得以摆脱气候、地域和昼夜的限制,扩大生活领域。更重要的是,火的使用彻底改变了原始人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由生食转变为熟食,可对食物起到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减少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韩非子·五蠹》有相关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此外,熟食易于消化,食物所含的优质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多营养,促进人体发育和智力增长。
人工取火的发明,为热熨、灸法和汤药等治疗方法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火的使用还使人类有了更好的尸体处理方法。考古工作者在甘肃临洮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使用火葬,并把骨灰收藏在陶罐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尸体腐臭、传播疾病等不良影响。
本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紧扣教学需要与时代脉搏,充分吸收改革开放以来近期新研究成果,探索课程思政与中医药人文的有机融合。主要介绍中国医药学自起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历史时期中医药发展的主要特色、学术成就和重大事件。本教材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也可作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