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7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75 1.9折 45 全新

库存13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64662

出版时间200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3077574

上书时间2024-09-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关于古今贯通的方法论问题
  比如说鲁迅,我们能够说他对传统的学问不深吗?但是他对自己的传统学问,不是按“四库之学”的价值系统来架构。他的很多学问比如史学,就别有立场。浙东学术在清代就提出“六经皆史”,也就是把经学史学化,鲁迅就进一步把史学野史化,他认为野史可以看到一些往事的真相,正史却涂饰太多,装腔作势。史学野史化了的同时,他又加入了杂学,浙东之学很多是杂学,鲁迅在这方面的学问应该说是非常独到、非常深刻,而且也是非常渊博的。他用这种欣赏其野、不拘其杂的学问,再根据西方的思潮比如19世纪末的个人主义的思潮,或者突出精神作用的思潮,把它们加以选择、梳理、阐释和应用过来,在这个大知识背景中重新建构了中国的文学体系和知识体系。我们读了鲁迅的书可能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东西,鲁迅在1925年回答《京报》副刊的时候写了一份《青年必读书》,其中说青年人最好是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这其实就是一个读了很多中国书、学术修养精深的人交上的一张白卷。那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这份白卷就像宋元山水画一样,空白的意义要从“有”中去获得,解释问题的关键依然在于大学术文化背...

媒体评论
关于古今贯通的方法论问题
……
  比如说鲁迅,我们能够说他对传统的学问不深吗?但是他对自己的传统学问,不是按“四库之学”的价值系统来架构。他的很多学问比如史学,就别有立场。浙东学术在清代就提出“六经皆史”,也就是把经学史学化,鲁迅就进一步把史学野史化,他认为野史可以看到一些往事的真相,正史却涂饰太多,装腔作势。史学野史化了的同时,他又加入了杂学,浙东之学很多是杂学,鲁迅在这方面的学问应该说是非常独到、非常深刻,而且也是非常渊博的。他用这种欣赏其野、不拘其杂的学问,再根据西方的思潮比如19世纪末的个人主义的思潮,或者突出精神作用的思潮,把它们加以选择、梳理、阐释和应用过来,在这个大知识背景中重新建构了中国的文学体系和知识体系。我们读了鲁迅的书可能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东西,鲁迅在1925年回答《京报》副刊的时候写了一份《青年必读书》,其中说青年人最好是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这其实就是一个读了很多中国书、学术修养精深的人交上的一张白卷。那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这份白卷就像宋元山水画一样,空白的意义要从“有”中去获得,解释问题的关键依然在于大学术文化背景。在1925年前后,整个中国不但读古书的风气很浓,而且按照古老的思维方式读古书的习惯尚未根本改观,在大多数的教育机构里还没有建立起按照现代意识来消化古书的教学科研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就有那么一些文化学者,比如梁启超和胡适都在大做《青年必读书目》。胡适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必读书目录,光是文史类推荐的书就有一千多种,就像一个小图书馆一样,估计胡适本人是不是全都读了都有疑问。当浑水尚待澄清,新机尚未启动,青年人还没有获得如何去读古书的能力的时候,铺天盖地地给他压上这么多古书目录,就可能像一个活埋庵一样把青年埋在里面,透不过气来。鲁迅讲青年人少读或者不读古书,第一是针对当时的文化状况,给青年思考文化问题一个权宜性的空间;第二也只有鲁迅才有资格来讲这个话,如果要其他人比如说林语堂这样的人来讲,那人家就会问你读了多少古书。也就像元代江浙人可以说近体诗讲究格律是害人的,但少数民族诗人就不敢讲这个,因为人家会问你懂格律了没有。所以鲁迅以翰林之孙、日本留学生、古书杂书读得极有体会的多重资格来讲这个话,要挽狂澜于既倒,要改变这种潮流,就另有一种分量。
  但是鲁迅是不是主张青年人一概不读古书呢?不是这么回事。鲁迅有一个朋友叫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