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园岭复刊的日子:我在《深圳商报》的采编札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园岭复刊的日子:我在《深圳商报》的采编札记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26 4.8折 46 全新

库存2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冷鸿文著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548464525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12216954

上书时间2024-09-2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冷鸿文,北京人,1948年10月出生,1964年参加工作,1965年入伍,1974年从昆明工学院毕业后在部队任教员、连队副指导员、宣传干事,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后任昆明部队宣传部教育处副处长。1985年转业后先后在《人民铁道》《中国开发报》任总编室副主任、主任,1990年11月调《深圳商报》社工作,任总编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总经理。深圳报业集团成立后任集团副总经理。所编辑的新闻稿件和报纸版面,有多件获得省、市新闻作品奖。



目录

艰苦创业1

在园岭复刊的日子3

引入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

深圳商报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回顾11

深圳商报社八年建成多个媒体共同发展的媒体中心15

余心忠善终生未悔

怀念深圳商报社早期创业者余日合同志17

商报崛起31

深圳商报崛起路

深圳商报社崛起创造了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33

“报业先锋”的“史志”

《鹏城报事深圳商报社创业档案》启示录53

怎样设计制作广告

走访戛纳国际广告节组委会主席罗杰·哈斯先生71

欧洲六国报业考察笔记之二

欧洲六国中文报纸概览75

欧洲六国报业考察笔记之三

巴黎的电视、报纸和期刊78

南粤纪行81

南海明珠

走访南海东部石油公司83

骏马腾飞

记广东顺德“飞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6

“深塑”人的效益观

记深圳市塑胶股份有限公司88

“星河”堆璨

记世界第—台声控中文打字机诞生91

糖业“大亨”

走访广州市市头实业有限总公司94

迎接新世纪的晨光

深圳市光明华侨畜牧农场的变迁97

古寨虎威震天下

虎门纪行103

公明后来居上启示录.106

深圳风采113

“猫耳洞人”抗疫新篇

《共产党员叶晖白发执甲,逆风前行》读后感115

大爱旗帜下

记深圳市义务工作者124

希望之星

“锦绣中华”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的故事.137

以点带线推动一片

深圳商报社牵手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商报路47

后语153





内容摘要

在园岭复刊的日子

经过1990年第四季度的辛苦筹备和试刊,《深圳商报》在1991年1月2日复刊。我从北京调往深圳,参加《深圳商报》的筹备复刊工作。当时,除了报纸要在深圳特区报印刷厂印刷外,报社全部工作,都是在深圳上步中路的园岭街道办事处的出租屋内进行的。虽然仅有一年多的时间,可那是深圳商报社创业的起步阶段,也是工作环境最艰苦的时期。想起那段艰苦创业的日子,看到《深圳商报》的发展变化,总是会为深圳商报人“忠诚、团结、开拓、求精”的精神所感动,为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

“顶天立地”出租屋

那时,《深圳商报》租用的是园岭街道办事处的一层和七层,也是这栋楼的最低和最高层。没有电梯,许多编辑记者一天要上下几个来回,大家笑着说我们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报社是“顶天立地”。

在两层总计不到30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有着报社的全部家当和所有办公部门。一进这栋楼的庭廊,左手是一间原来的会议室,这里有着报社广告发行的全体工作人员,右边是行政后勤办公场地,最里面是一间厨房。一上七楼,正对走廊的是一间大厅。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张乒乓球台。这既是报社全体同仁参加会议的会议桌,也是员工们闲暇时挥拍比试的场地。顺着乒乓球台四个方向,报社全体编采人员按部门靠墙坐落,这就是深圳商报社编辑部。外边走廊的公共洗手间,隔半间做了暗房。《深圳商报》当时所发的新闻照片,全都是摄影记者在这间暗房冲洗出来的。

总编辑高兴烈的办公室,就在一上七楼右手边的一间套房内。不过,套房里间大的主房做了报社资料室,外面小的客厅做了总编辑办公室。那时,许多记者编辑都爱往资料室跑。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报纸,了解家乡的新闻,学习他们的办报经验,而且可以吹吹冷风,到当时报社唯一有空调的房间“享受”一下。

其实,这台空调是总编辑办公室和资料室共用的。这间开了空调,那间就不能开,两间房只能轮流交替使用。

五六月间,深圳天气闷热至极。记者和编辑下午到总编辑办公室送审稿件,见高总这屋总是不开空调,送审稿件的人常会感到闷热和紧张,禁不住想去资料室关掉那边空调,把总编辑办公室空调打开。这时高总总会制止说,“不要!那边人多,紧着他们记者编辑用。”说着,他会从衣兜里拿出一块老款手绢,擦一下汗水,继续审稿。

家当“二四二”

1991年初报纸复刊时,报社全部办公的家当,只有两台电脑,四部电话,两台汽车。虽说家底微薄,可重要的是,报社有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记者编辑,他们改变了报纸的命运,使报社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使这点微薄家业发挥出最优功效,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两台电脑是北大方正的编辑组版微机。一台组一、二版,一台组三、四版。起初是由蔡立盘、丁小芳两名技术工人完成《深圳商报》电脑组版制作的。后来,报纸由周二刊改周三刊、周五刊,又增加了电脑,报社派出王鹃、张焕珍、娄淑春到《南方日报》学习,并让他们回来就上手。他们边干边学,一天十几个小时进行电脑组版工作,但任劳任怨,百改不厌,直到编辑、总编辑满意为止。

电话少。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行政后勤人员,为了节省通话时间,谁都不说拖泥带水的话。大家相互谦让,总是在重要时刻把电话让给一线记者用。

车子少。一辆人货两用车,一辆七座面包车。采访、开会、送报纸、接客人全离不开这两台车。车子已经很旧了,而且没有空调。高兴烈总编辑就经常坐着人货车去市政府开会的。政府大院不让这种车辆入内,高总只能在大门口下车,再匆匆走上一段路,汗流涞背地走进会场。令人尴尬的还有,几次市里重大采访活动,保卫人员根本不相信报社还有这种车,早早就将车子截在路口,根本不让车子上路。摄影记者林勤、杨波就会千方百计跟进。他们总会想出各种办法,保证将最好的图片按时带回报社。

自制早茶过年

复刊初期,报纸都是到深圳特区报印刷厂印刷的。《深圳商报》将自己的报纸编辑好了之后,在电脑上拷好磁盘带到特区报印刷厂。然后,由厂里出胶片,晒好PS版,上机印刷。深圳特区报印刷厂的印力当时也不宽余。双方合同约定,《深圳商报》在出版日头天晚上11点截稿,将磁盘送达印厂制版车间。经过一小时紧张制版后,在《深圳特区报》开机前上机印刷完成。如果商报开机时间晚了,为保证特区报准时开机,只能等印完特区报后再印深圳商报。

复刊时的《深圳商报》虽说是周二刊,可在报纸出版日用的大多是当日新闻,受印刷要求所限,截稿时间比日报还早,所以编辑出版工作一样也不比日报少,强度一点不比日报小。

1991年2月12日晚上,市委、市政府在香蜜湖举行迎新春酒会,所有新闻单位新闻稿都发回得晚。《深圳商报》的报纸编辑工作与日报同步,开机时间冲突了。我们的编辑就在印制《深圳特区报》时再仔细检查商报,以求精益求精,最后忙了一个通宵。

当时值班的我和张家勇、吴建宾、董钢一起把磁盘带到印刷厂,大家仔细检查胶片、晒版后,直至开机印出报纸,已经是13日早晨了。这天是农历庚子年腊月二十九,过年了。看到大家辛苦一宿,张家勇说:“这么不早不晚地回去干啥。也过年了,咱们上街找早茶去!”这样,几个人就一直等到报纸印完,卷上几张还带着墨香的《深圳商报》,蹬上自行车找早茶吃了。殊不知,粤味早茶店都已开始放假了。那时,广东这一带有过节提前放假至正月十五后才上班的习惯,清晨的街上安静极了,几乎没有行人。今日无早茶。他们从晶都红岭到红荔路,再绕回园岭,望着一个个从即日开始放假的“安民告示“,几位面带倦容又不肯散去的同仁没了主意。只听董钢说:“走!到我那去,还有一包杏仁霜,北京早茶杏仁茶呀!”大家顿时又打起了精神。等到大家喝掉一锅杏仁茶时,一个个抹着嘴巴说,自制早茶,吃得舒服!

总编辑成了深圳人

创业伊始,车少任务重。总编辑高兴烈从来不让车子接送上下班。他每天早晨从鹿丹村公寓住处,跑步赶到园岭,开始一天的工作。报纸编辑出版无小事。见到总编辑没个准点下班,就有编辑记者主动借给高总自行车,以应付临时外出和晚上下班回家用。记得3月的一个中午,大家和高总一起下七楼去厨房打饭。高总打完饭以后,将同在鹿丹村住的记者窦毅民叫到旁边一间屋内。他将100多元钱拿给窦记者,窦记者执意不要。双方争执不下,惊动了前面排队打饭的同志。引来了几个非要探个究竟的人,这反而使高总不好意思起来。原来高总将窦毅民借给他骑的自行车丢了,要赔钱给窦,让他再买一辆。这时,一旁有人听了叫起来:“哇塞!总编辑成了深圳人!新报到的人听不明白,有人解释:“没听说吗,不丢自行车的人不算深圳人。高总丢了自行车,当然算深圳人了!”大家听完都笑了起来。

记者住的“团结户”

复刊一年,凭借脚板和自行车,记者们采写了许多优秀的稿件,报纸在市民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报社各项事业也发展起来了。1991年7月,报社迁至振华路兰光大厦,有了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报纸也由周二刊改为周五刊,每期八个版。为了满足报纸做大的需要,社里建立起了电脑房、电讯室、校对组、车队。

事业发展,离不开人。总编室的编辑每天到总编辑办公室送审报样、稿件,总会见到新人报到。只见这些来自祖国各地报社的业务骨干,有的在聆听老总介绍深圳和报社的情况,有的已经接受了采访任务,将行李先放在总编辑办公室,出去采访了。记者张铁磊、黎玉华、周了连等等,都是报到后放下行李,采访完了交完稿子,再拿行李找住处的。

记者住的“团结户”,就是报社给新来报到的记者,在市内住宅小区里租的单元房。两家共住两室一厅,三家共住三室一厅,一家住一间房。再有新到的记者租不到房子,就在已租好的单元房大厅里暂时住下。后来又将已租好的“团结户”大厅,再用三合板、黄纸板隔成两间房。这样三室一厅住五家,两室一厅住四家。



主编推荐

作者以“一名报社记者”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他与《深圳商报》的各种机缘与际遇。他所记述的人与事、言与行、思与得,原汁原味,热气腾腾。园岭是不少深圳人的集体回忆,更是《深圳商报》人的创业初心。《深圳商报》从复刊初期在园岭租用简陋小楼,锐意创新,铸就了深圳新闻事业的高海拔与新起点。本书值得所有想在新闻道路上有所成就的人认真品读。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作为一个新闻人,用他多年来的从业经历,为读者讲述了《深圳报业》从建立、崛起、到低迷及复刊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为“艰苦创业、商报崛起、学习笔记、南粤纪行、深圳风采”五个章节,分别记述了深圳商报复刊创业初期,在艰苦环境中锐意进取、开拓奋进的故事。同时,本书还收录作者发表的精彩书评、学习笔记和新闻通信等。本书是以稿件的形式,为读者展现当年新闻人采访生活的真实情景,本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