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36 6.2折 ¥ 2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喆主编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315592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0680770
上书时间2024-09-25
1.1
中西方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1.1.1
伦理概念及其演变
伦理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_。
在中国,伦理二字连用,始见于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这里的“伦理”一词,既有伦类条理的一般意义,又指当时的道德关系。
所谓“三纲五常”,其“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指处理父子、君臣、夫妻这三类人际关系的原则,而“仁义礼智信”五常指实践这些伦理原则所依赖的道德心理基础和通过实践这些伦理原则所成就的德性口]。大致到西汉初年,人们才较广泛地使用“伦理”这个词,它在伦理学意义上一般指人们之间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英语单词"ethics”源自古希腊语“色thik6s(南ec.c6s)”,意思是“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这个字的词根为"ethos(鬲eos)”,意思是“性格,道德本性”。伦理和道德经常被连用,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指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道德与伦理分开,道德专指个体的德性、行为和良心,伦理则是指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个体的道德价值只有通过社会、国家才能实现。但他又指出,道德和伦理在通常用语中也有相通性。
总的来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如果从“伦理”一词的词源含义上看,它同“道德”一词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般来说,都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但近代也有另外一种理解和使用,认为“道德”多指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伦理”则多指关于这种关系和行为的道理_1。
1.1.2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与演进
中国伦理思想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特色。根据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的伦理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包括商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是中国伦理思想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奴隶制时期,但至今尚未发现反映夏代伦理思想的文字资料。到了商代,具有道德含义的“德”字首次出现,已经具备初步的伦理思想。周朝的统治者推翻了商的统治,进一步发展了殷代的伦理思想,核心的理论有“天命论”“天赋君权”。周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开创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人们依据不同的伦理主张,围绕道德本原、义利之辩、道德准则等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以儒、道、墨、法等为代表的诸子伦理思想。
儒家以“仁”为道德准则,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儒家伦理思想满足了君主维护封建社会宗法等级秩序的要求,基本上反映了帝王伦理思想的基础。
道家以“道”为道德原则,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和“绝仁弃义”,反对世俗社会的善恶观念,提倡“无欲无知”的“至德”境界。在理论方面,道家具有自然主义和超善恶论的特点,代表了一部分避世知识分子的伦理思想。
墨家以“义”为道德准则,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把它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认为国家之间应该兼相爱,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墨家的伦理思想代表了小农阶级的利益。
法家以“法”为道德准则,代表人物是韩非。法家主张“不贵义而贵法”“不务德而务法”,否定道德的作用。法家主张人性“自为”,他们认为好利恶害、趋利避害是人固有的本性,具有非道德主义的倾向。法家的思想代表了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伦理思想,奠定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基础。
2.两汉时期
秦二世灭亡,给后世的封建统治者以极大的震撼。西汉国君为了维护封建“大一统”的秩序,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董仲舒极力推崇儒家伦理思想,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原则,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宇宙论基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从此,儒家伦理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到了东汉,儒家伦理思想及其神学形式受到了王充等唯物主义者的批判。随着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集团的腐败以及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统治阶级的打击,儒学逐渐丧失了“独尊”的地位。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魏晋时期,王弼、郭象等糅合儒释道思想,形成了新的思想形态——玄学。魏晋时期,随着玄学的兴起,儒家伦理思想被否定。随着佛教的兴盛,佛学的伦理思想也得到了发展。然而,玄学和佛学的伦理思想均不能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需要,儒学再次得到了肯定。因此,在魏晋时期,儒学经历了先被否定再被肯定的过程。进人南北朝隋唐时期,随着外来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它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伦理思想的演进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此,中国开始了以儒为主、儒释道相互影响的文化格局。
4.宋元时期
宋朝以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突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理学成为主流的伦理思想。理学继承孑L孟的主要学说,糅合佛、道的思想成分,主张“天理”是道德本原,对以往的人性论、义利观等进行了总结和发展。理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封建阶级正统伦理思想的完备和定型。
5.明清时期
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矛盾充分暴露,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意识逐渐产生。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展开了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如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进步的思想家在人性论、义利观和道德修养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集中批判了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并把矛头指向了主流的“礼制”思想体系,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意义,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6.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大义”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