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5 6.2折 ¥ 56 全新
仅1件
作者康芮婷,徐跃东,郭媛媛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3964888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11358196
上书时间2024-09-22
第一章音与音乐的概述
第一节音与听觉
一、什么是音
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
在人类社会中大体有三种类型的声音,即自然声音、语言声音和音乐声音。动听的泉水圆叮咚声,悦耳的鸟鸣声。音乐作品中的乐音是非自然性的,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大型交响曲,都渗透着一种创造性,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音响。语言依靠声音表达思想感情,每一句话、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语言是具有语义的。而音乐的声音不具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但音乐能通过音调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相互对答的表情音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情人离别时发自内心的表达。音乐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是一种具有表达性的音响。
在《礼记·乐记》中,声音是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乐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人之道也。”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七:“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清李渔《巧团圆默订》:“你看卧房门启,想是曹小姐听见声音,知道小生在此,又出来探望了。”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全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
而古代音是指音乐、诗歌。在《礼记·乐记》中:“声音之通,与政通矣。”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沉鳞可动之以声音,机石可感之以精诚。”唐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裴公喜博弈,知声音。”明顾起纶《国雅品·释品》:“鲁山,秦人也,喜儒,嗜声音。”音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在《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唐姚揆《秋日江东晚行》诗:“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宋苏轼《东坡志林·辨附语》:“世有附语者,多婢妾贱人,否则衰病不久当死者也,其声音举止,皆类死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在舱中,听得船头说话,是淮安声音,与贼头陈小四一般无二。”
音还比喻意见、论调。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中:“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魏巍《壮行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这不是有闲阶级、士大夫之流的声音吗?”
声音没有质量,也就是没有重量。声音不是物体,只是一个名称,声音是一种纵波,波是能量的传递形式,它有能量,所以能产生效果,但是它不同于光(电磁波),光有质量有能量有动量,声音在物理上只有压力,没有质量。
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声音是依靠人的听觉去接受的。因此,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二、听觉
(一)听觉概念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产生音波,声波作用于人耳,耳内的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处于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以至于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震生感。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耳能感受的声波频率范围是16~20000赫兹,以1000~3000赫兹是最为敏感。除了视分析器以外,听分析器是人的第二个最重要的远距离分析器。从生物进化上看,随着专司听觉的器官的产生,声音不仅成为动物获取食物或逃避灾难的一种信号,也成为它们彼此相互联络的一种工具。
(二)声音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振动又通过听小骨而传达到前庭窗(卵圆窗),使前庭窗膜内移,引起前庭阶中外淋巴振动,从而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螺旋器等也发生相反的振动。封闭的蜗窗膜也随着上述振动而振动,其方向与前庭膜方向相反,起着缓冲压力的作用。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与盖膜相连的毛细胞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与声波相应频率的电位变化(称为微音器效应),进而引起听神经产生冲动,经听觉传导道传到中枢引起听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