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8.85 6.2折 ¥ 128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宜文,赵晓宇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46430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388185
上书时间2024-09-22
以虚写实,以意传神
▁▁话剧《兰若寺》导演及舞美创作阐述
一、创作缘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一个支脉长盛不衰,特别有活力,就是志怪小说。这类小说发源于汉代,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流行至清代。这类小说大致分为三类:描述地理博物的怪闻,如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说故事,如汉代班固的《汉武故事》;讲述鬼神怪异的故事,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蒲松龄撰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俗称《鬼狐传》)就属于鬼神怪异类故事。我认为,志怪小说之所以成为从古至今流行文化里长盛不衰的题材,首先因为这类小说取材自地理博物、历史和神话传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然崇拜、玄幻色彩的奇异世界,浸润着中国早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内容充满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古今、无论文化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因为志怪小说的故事内容往往与现实社会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创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的反映,是超越黑暗现实的空灵环境,同时又是对现实进行思考与评价的一种特殊方式,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我在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在职艺术硕士之前,已经从事影视与戏剧美术创作工作20多年了,其中10多年在国家大剧院做舞台设计与舞台监督,其间担任了上千场优秀的中外戏剧作品的舞台监督。这些戏剧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传达情感、传播文化、反映人性,其中蕴含的不同地域与历史时期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信仰与习俗,都是值得各方面专家学者认真调查与研究的。经过多年戏剧实践的总结,我认为,当代话剧创作从古代流行文化中汲取优秀的部分进行再创作,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近年来,各省市戏剧院团、民营院团和个人戏剧团体都在积极排演不同题材的神话传说与当代审美价值相结合的戏剧作品,并尝试从剧本创作、导演、演员培训、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不断实践与探索,同时也亟须当代戏剧研究者参与其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究多方面艺术实践的可能性,并最终给出自己的答案。实践需要理论依托,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实践与理论互为验证、互为补充,也是这个选题的意义。
2016年10月至2019年6月之间,我作为多媒体话剧《兰若寺》(简称《兰若寺》)的剧本策划、导演、舞台美术设计、视觉设计等,参与了该剧的创作。该剧取材自《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一篇,我们的创作团队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创作指导思想,怀着敬畏之心向中国经典文学致敬。《兰若寺》在表演、导演手法上,借鉴了戏曲的经验;在音乐创作上,运用了古诗词吟唱的韵律,加入古琴、箫等传统乐器的演奏;在舞台设计和多媒体设计上,注重虚实结合,突出空灵的审美意境。在遵循传统的同时,也在探索适合当代观众口味的立体的舞台语言,并从传统文化、戏剧自身创作、社会价值等多角度,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价值及其衍生的戏剧产业新态之间的关
系(见图1)。
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化加速的影响,“地球村”的概念逐渐形成,当代国人失去了太多来自传统文化的记忆。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等一系列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迎面而来。如何利用好中国传统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