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6 6.0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俊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28904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1732110

上书时间2024-09-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教授文学批评和鲁迅研究。主要作品主要著作《冒险的旅行》、《鲁迅个性心理研究》、《东洋文论》(译)、《文学流年》等。

目录
 序言一 阎晶明 序言二 自序 部分 鲁迅生平简谱和文学传述 部分 《朝花夕拾》分篇解读 一、 《小引》《后记》: 管窥创作心态和背景 二、 《狗·猫·鼠》: 仇猫说原由 论人见讽议 三、 《阿长与〈山海经〉》: 白描清淡叙事 记人深情抒怀 四、 《二十四孝图》: 悲哀的吊唁 激愤的抨击 五、 《五猖会》: 父权伦常下的童年之殇 六、 《无常》: 鬼戏演人事 褒贬凭善恶 七、 《从百园到三味书屋》: 哀而不伤的忆旧和告别 八、 《父亲的病》: 庸医之恶与人伦反思 九、 《琐记》: 日常琐记中的青春成长痕迹 十、 《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人间“惜别” 十一、 《范爱农》: 自伤自悼“等轻尘” 后 记 鲁迅文学个人的失踪者 

主编推荐
 读鲁迅《朝花夕拾》。 《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主体分为两部分,一是简谱和传述,鲁迅生平经纬有了一种客观简述和文学描述,突出了个人史的和要点;二是整本书阅读,分篇解读《朝花夕拾》,注重语文和文学兼顾的阅读、分析及修辞艺术、思想意义。由此把两部分结合成鲁迅的文学个人史。后,正文外还扼要提及了鲁迅文学个人的“失踪者”现象。 《朝花夕拾》是鲁迅人生苦痛之际向着青少年时代的回望和暂别,又是跨越羁绊、砥砺前行的再度出发和远眺。 

精彩内容
 序言一 阎晶明 人间烟火的精神气息 ——读吴俊《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 去年某日,和吴俊在某一场合相聚,他在聊天中谈到正在写一部关于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专书。我听了以后颇觉新鲜,毕竟相对而言,研究者通常把《朝花夕拾》当作回忆的记事散文阅读,用其中的故事当材料,引其中的说法作旁证是常有的,但专门《朝花夕拾》进行主体研究还真的不多。我自然是表达了很期待读到其新书的热切心情。但他紧接着提出,希望我到时能为他的专书写一篇序言。我一听吓得赶紧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之所以如此,绝非谦虚。我还没有发展到警惕“好为人序”的地步,但确实也不敢承担这样的重任。在我心目中,吴俊是学者,是专门家。一个人做多大学问也许不非得需要身份作资格证明,但是否专门从事却仍然体现着对待学问的态度。相比较而言,我这种身份不明的研究者,无论如何是不应该对专门学者的成果去做指点的。 但毕竟是多年朋友,吴俊的盛情又似乎推脱不得。终于,他在比原定时间晩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后,将完成的书稿发来了。而且在书稿的目录页,预约的序言已经预设在标题中了。 首先我要说,幸亏吴俊发来书稿的时间比预定的延迟了足够长时间,否则都会“干扰”到我的写作了。因为今年初以来,我应一家出版社的邀约写了一本小书,讲述了鲁迅从故乡开始,一直到上海生活的生命历程。今读吴俊的这本《文学的个人史》,原来有半部书稿也是这样的写法。他以“生平简谱”和“文学传述”的两种平行结构,纵向描述了鲁迅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工作以及创作上的收获。分期也是以鲁迅居住地的迁徙来划分的。读来既感熟悉,又多有新鲜之感。我们之间所不同的是,我写的小书,因为主要是面向初高中学生的,所以以讲故事为主,在故事的讲述中贯穿着对鲁迅格、修为、创作的认识,努力尚在中学时期的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特点。而吴俊的“简谱”和“传述”,因为更像是要兼顾以大学本科以上青年为主的阅读对象,所以具有更强的学术。但不管怎么说,我在已经交稿之后再读他的著作,因为少了“同题”写作的压力,便可以投入地学习并表达钦佩之情。 一部解读《朝花夕拾》的书,为什么要在前面用数万字来描述鲁迅一生的经历与创作呢?读过后思考,这绝非只是为了字数上的添加。《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北京和厦门这一人生动荡的时期创作的一部回忆散文集,他在广州编定并增写了序言式“小引”及后记。待到出版时,鲁迅已迁居上海,而集子中的文章,大多描写的又是自己少儿时的故乡生活。用吴俊的定义,《朝花夕拾》实际上可以视作是鲁迅的“文学个人史”。这些大多发生在他少年时期的故乡的故事(《藤野先生》例外),却并不只是回忆的文章,无论是底层小人物如长妈妈,恶俗的本家亲戚如衍太太,还是父亲病与死的悲伤,百园里的生机,三味书屋的兴味,一旦以文学的笔法呈现,尤其是出于鲁迅笔下,都不可能只是忆旧式的文字,而是时时处处涂抹着作者写作时的现实状况,表达着作者正在伏案时的心情,每一篇文章的背后,既有认识前事的价值,又具有通识的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吧,《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末一句,“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若是在1924年之前写,恐怕不是这样。这句话即使送给藤野先生本人也不会读懂,需要从鲁迅写作时的处境、心境来分析和说明。在程度上,《朝花夕拾》里的故事,还透露出鲁迅审美观形成的来源、基础、过程,它们潜在地呈现于童年故事当中。喜欢《山海经》,憎恶《二十四孝图》,其他如迎神赛会的场景,无常的形象,因为父亲的病而反思庸医之害,“仇猫”的由来及态度,所有这些,都在故事之外表达着更深层的含义。但它们并不是以说理的方式直陈,而是在故事的叙述中自然流露而出。 《文学的个人史——鲁迅传述和〈朝花夕拾〉》紧紧抓住以上这些文脉,将一篇篇忆旧散文视作鲁迅的“文学个人史”,“个人史”中又展开一幅幅更加深广的人生图景。可以说,读懂《朝花夕拾》,需要有对鲁迅人生历程的了解。鲁迅一生的理想追求、现实境遇、创作表达,以及他的呐喊与彷徨、抗争与隐忍,在《朝花夕拾》里大都有或直接或隐晦的表达。此而言,吴俊用一半的篇幅来讲述鲁迅的“生平简谱”,并加以“文学传述”的引入,是一种必要的有机构成。他在这部分对鲁迅人生历程中重要的变故、转折,以编年体的方式,地而不是模糊地作介绍,对鲁迅一生中重要的创作作品作简要分析。难得的是,吴俊不忘记这是在一本关于《朝花夕拾》的专书中作生平及文学简介,行文中时时留意、关照各类话题与《朝花夕拾》之间的关系、关联,让《朝花夕拾》成为呼之欲出的主体对象。 本书的部分以逐篇分析的方式,对《朝花夕拾》十篇正文及《小引》和《后记》作了细致入微的评说。这些评说是对每一篇作品基本面的把握,也在其中传达出著者专业的、学术化的研究与论述。吴俊努力以体悟的而不是学究式的方法去理解原文,这让他得出很多来自真切感悟而不是理论先行的结论。比如对衍太太这个人物,吴俊指出在鲁迅眼里,她其实多半是个有着“平庸之恶”的俗人,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行恶行的同时也有做好事的一面。进而得出“鲁迅的行文和思想的修辞术多在偶然中体现出浑然天成、恰到好处的意趣”这样的结论,兼具阅读心得与学术新见。这样的例证在书中可谓俯拾皆是,时常相遇。我相信,对于具有文学素养,对鲁迅人生及其创作有着深入了解热望的学生而言,这本著作的切入点和切入方式都是适合和恰切的。而且我分明可以感受到,作为严肃的学者,吴俊既坚持着学术的严谨,又以一种轻松的口吻、浅显的文字讲述着这一切,其中还有他自己在现实中的观察、体会,如在日本仙台寻找鲁迅足迹的经历,等等,写来流畅自如,读之亲切可感。 由于这是一部有着特定阅读对象的著作,所以吴俊显然在程度上收敛、克制了自己的学术能量,这也体现出他自身在拿捏分上的自觉意识。进而言之,《朝花夕拾》其实是一部需要在学术研究上深入挖掘的作品集。它本身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不应只被当作研究鲁迅的“材料库”。有些在《朝花夕拾》中讲述的人和事,本来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也有许多分歧意见。比如,鲁迅祖父下狱的原因是科考行贿,但其祖父是只写了一封请托信,是亲戚送信前擅自加入了银票,还是信中本身有银票;父亲临终前鲁迅究竟有没有哭喊“父亲”的情景(周作人认为没有),以及让他哭喊的是衍太太还是长妈妈;促使鲁迅“弃医从文”的幻灯片究竟是在哪里看到的,等等,《朝花夕拾》引发的话题其实还有不少待解的“悬疑”。讨论清楚细节当然是一种学术责任,根本上说,这一切其实都基于一个大的事实,作为一位经典作家,鲁迅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有探究的价值,一个小细节或许也关联着大历史。 人间烟火的升腾中蕴含着精神气息。吴俊的这部著作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引人入胜地诱发读者产生探究的兴致,这已经体现出一本书大的价值。 谨以上述感言对吴俊在研究与写作上的新收获表示诚挚的祝贺! 21年8月9日 序言二 自序 一本“导读”而成的书 这部书稿的成因偶然。19年的某天,我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来电,命我写一篇《朝花夕拾》的导读文章,只要两万字,是给中学生看的教学辅导通俗读物。好像是配合教育 部的课纲而作。 我没加考虑答应了。过后才明白这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写这篇文章。这拖了很长时间都没办法动笔。没想到,很快,新冠疫情到了。而且,疫情到现在还没结束。新冠疫情把世界分成了两截,这篇文章跨越了两个时代。也该结束了吧,我才写下了这篇序言。 疫情改变了我的生活。年的上半年,很长时间,我几乎不用像往常那样去办公室上班了。上班除了开会,免不了一些程序的冗务摩肩接踵而。好消息少见,麻烦也不断。无穷无尽的乱象,令人气馁。感觉生命要在这无聊颓丧中耗尽了。躺平虚度生命也更有意义啊。于是,这本书在我的心里萌芽了。开始,只想着趁空刚好完成文贵良教授布置的任务。写过几篇后,忽然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我发现自己从未这样写过文章,从未这样写过鲁迅,从未这样写过文学批评。而且,刚开始写不久,我预感会超出规定给我的篇幅字数。每篇都越写越长了。既如此,为什么不写成一本书呢?这会是一本有点挑战的、又能满足我期待的新书。写法上如此还是小事,对我也许更有点心理和精神上的救援作用。疫情给了我暂停的机会,让我能够面对和考虑生活方式的意义问题。这本书的写作又使我得到了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缓释,我想应该要和眼前的世界保持、拉开一些距离了。如愿以偿,后,一篇两万字的文章,写成了一本逾十万字的小书。 也是疫情,促使我有了一点新的感悟。人际接触因受限而减少了,连开会和上课都只能采用形式了。这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新生态。一方面是隔绝,隔绝生命的威胁,且不惜以基本自由的限制为代价;一方面是连接,千方百计、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的连接和沟通。隔绝和连接所凭借、所必须的技术环节都是媒介,广义的一切媒介手段和程序。从技术到制度到观念,新的世界和世界观跟着呼之欲出。疫情使互联网的时代真正进入了互联网的世界。这只要看电商的发达会很清楚了。新世界成型了。由隔绝而催生连接,似乎是互联网新媒介的胜利。但恐怕新世界此陷入了更悲观、更深刻的隔绝。互联网新媒介在连接的同时,也更加证明了世界和人际的隔绝事实上已经越来越深重了。积重难返,我们和世界、我和你之间已经无法不依赖五花八门的重重媒介而产生关联。本真和本淹没、消失在了的技术手段中了。甚,你不能不丧失自己的所有隐私权。技术便利和商业利益的自信与贪婪,遮蔽了一种本质: 一切媒介及能的无穷开发,正是人类心底绝望、放纵自虐的象征。而且,这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越来越变成一种惯加速度在朝着无底深渊坠落。那么,人间人的朴素又如何表达呢?单纯的生活还有可能吗?精神和情思的纯粹、崇高还有吗? 我忽然明白、觉悟了,给中学生写一篇导读的文章,进而写一本通俗的书,其实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尝朴素的方法回归文学,回归鲁迅;用朴素的方法回归文学鲁迅和鲁迅文学。也是回归我自己的人间生活。若干年来,鲁迅的话题在高校学院和自媒体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各种现象: 捕风捉影的信口开河、深文周纳的繁琐论证、异想天开的强制阐释以为当代文学批评难免恃才炫技、逞强斗狠,不承想鲁迅研究既支持“”,也更适合学术内卷。点文学感受、文学欣赏、文学理解、文学情怀的人文审美经验的阐发和交流。难得这本书给了花夕拾》开始展开鲁迅文学审美阅读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机会。从《朝花夕拾》的分篇解读开始,以文论文,以文见人;以人证文,以人见事。既以文体修辞行文的解读为中心,兼以呈现作者鲁迅的生平风貌、大节主流。主要目标是在文学叙述上体会鲁迅写作的艺术技巧,在宏观面向上看清鲁迅的人生道路走向。因此,在《朝花夕拾》分篇解读之后,又有了鲁迅生平简谱和文学传述(本书部分)的设计。 花夕拾》读作鲁迅的文学个人史,兼有文学叙述和个人史回忆的双重。文体行文的修辞术当然首要关心,个人生平方面也须有基本和扼要的把握。《朝花夕拾》的文体和内容的限制特点启发我在踌躇良久之后终于有了顿悟: 以个人编年体简谱为经,系之以文学笔法的传述和释论,成一篇与《朝花夕拾》的文体和精神特点相当、匹配的鲁迅传述。鲁迅不失其亲切面目,我也获得了大自由。重要的是,有关鲁迅的历史和思想的文学表述有了可控发挥的形式。其实,古代史著中这类编年史体例很是常见,早的典范是《春秋左传》吧。只是我把它用来传述人物了。请原谅,这个类比举例并不恰当,我并没有妄自攀附之意。只想说明本书部分的人物传记体例,其实是有来历启示的一种自觉发挥而已。 本书早成文的是部分的《朝花夕拾》分篇解读,后来一边润色一边在《写作》杂志上连载发表了。我担心这种通俗的作品解读写法是否有意义。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其中不好处理、我也没把握的一个难点是专业学术的通俗化表达问题。连载过程中,《写作》编辑宋时磊老师的鼓励给了我信心。他有一次说:“是这种既有学术内涵,又相对通俗的解读方式,是应该倡导的一种学术写作风格。是我们一直希望找寻的样本,您是‘理想的作者’。”看了这话我很开心,真愿意信了,如释重负。不管怎样不于使刊物难堪吧。否则真是太对不起了。在此鼓励下,我写完部分后,也同样有了试试先期连载发表的念头,后来在《文艺争鸣》上分期发表了。感谢《写作》杂志方长安主编和宋时磊老师、《文艺争鸣》王双龙主编和张涛老师的宽容、慷慨的帮助。 与部分的《朝花夕拾》分篇解读相比,部分的简谱和传述是更加贯穿的我对于鲁迅平生的系统看法。应该说,内容上部分要比部分更有学术的支持。可以这样说,重要史实和事迹说法都有原始文献依据;涉及的学术观点、论述方式,皆出个人看法;如有旁涉他人之说,尽量提示,较新之说,尤在行文中说明。因为文体体例并非学术专著,注释文献之类不再一一援列。但并不敢因此有任何学术失范或掠人之美问题的发生。 这是一本用朴素、自由的方式阅读和讲述鲁迅、鲁迅文学的书。在我看来年有些学术层面操作成的所谓复杂问题、深刻问题、新鲜问题,其实并不出于专业常识范围。甚,是假问题而已。我所谓朴素和自由的方式,是用简单、直接而显豁的史料、经验而首先是鲁迅的文字,来客观呈现他的人生基本面向和写作主流取向,需要回答和明确鲁迅的人生经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站位与立场,尤其是他的政治态度及现实选择的一系列为相关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理解鲁迅(文学)所必须的前提、框架和逻辑,也是关键。学术的具体论证倒并不是本书的主体和主题。我还没有充分的把握认为这本书的写法是的。既然文贵良教授的单篇文章约稿终促成了这本书,也许它的修订本会有理由是另一种样子。姑且先看这本书,其他以后再说。 衷心感谢尊敬的老朋友阎晶明先生拨冗赐序,这两年他的鲁迅研究系列括《鲁迅还在》《须仰视才见》《箭正离弦》等,都是我的案头书。他的赐序是我的荣幸和荣誉。我还特意向年轻的女学者李音教授请序。虽说她以前曾是我的学生,但我早不敢再以学术上的老师自居了。正如古人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听说她正打算写一本《朝花夕拾》的书,请援手一序吧。但她的文章居然写成了五万多字,不太合这本小书的序言了。只能单表。在这本书是个遗憾了。这里要说一句,现在年轻一辈学者中的鲁迅研究者,很多已经在知识背景、方法视野、学术观念等整体上,显著推进、、提升了前辈的鲁迅研究水平,并表现出了强烈的学术个,很值得“老朽”如我者竭诚学习。 后当须感谢出版本书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焰社长、朱华华老师、庞坚先生和张婷婷老师,都是老友,不多说客套话了,真是你们给了我温暖而无穷的力量。 21年梅雨之季写于沪上复地北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