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幼儿——给烦恼父母的十二堂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有幼儿——给烦恼父母的十二堂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98 6.4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默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93772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9588911

上书时间2024-09-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默,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约咨询师,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学与咨询工作。“喜马拉雅”明星讲师,课程“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售出数万份,广受好评。

目录
目录
第一堂课:管理幼儿的基本原则
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套用到所有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父母需要在互动中探索,才能获得真正适用的经验。
不要制造恐惧
最好的奖励是什么
用不关注使不良行为消退
立规矩要有正确的原则
父母不要做的事
用不同方式对待孩子的反抗
第二堂课:家庭教育塑造幼儿的个性
不同的气质、家庭教养模式和氛围会深刻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拥有积极的个性,成为受欢迎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父母应该有所作为。
不同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拥有积极个性
养育安全型孩子
最佳育儿组合
教养方式的雷区
和谐家庭养育幸福的孩子
第三堂课:幼儿的社交训练
现在的孩子智商高,聪明又好学,但我们常忽视孩子情感的发展,使他们缺乏共情能力,出现社交困难,孩子深感孤独。
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
让幼儿玩高级游戏
父母对幼儿社交能力的影响
有社交困难的孩子
带领幼儿学习社交
第四堂课: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
低层次的竞争是体力的竞争,中层次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高层次的竞争一定是道德的竞争。
幼儿需要理解的道德概念
道德认知水平与早期经验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影响幼儿道德行为的两种能力
榜样的影响
第五堂课: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独立是一个人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始终不能独立,就会停滞发展,跟父母黏在一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啃老族”,成为没有独立意志的人。
不要妨碍幼儿独立探索世界
盲目的“直升机父母”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方法
独立性小测试
第六堂课:增强幼儿的自控性
父母不放手,就无法培养出具有自控性的孩子,因为人不会在他人控制自己生活的情况下发展出自控能力。
影响自控力的因素
正确面对自控力差的孩子
让幼儿学会延迟满足
当幼儿行为失控
帮助情绪失控的孩子
第七堂课:两孩教育要点
当第二个孩子出生,父母不能幻想两个孩子的相处始终会很美好,要主动了解和学习两孩相处模式和应对方法。
两孩父母的心理准备
家有两孩的利与弊
姐弟模式中的牺牲者
不同性别组合的影响
两孩家庭的关系模式
第八堂课:隔代教养的特点
隔代教养的基本原则是,角色边界一定要搞清楚。老人是帮手,仅仅是帮手,不是主宰,不能取代父母的位置。
隔代教养的类型与特点
情感争夺战
婆媳矛盾
孩子不能成为牺牲品
第九堂课:处理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依赖妈妈是本能。当妈妈离开,幼儿会出现分离焦虑,经历哭泣—恐惧—无奈三个阶段的变化。处理好与妈妈的分离,幼儿会充满安全感。
幼儿的心理变化
淡定处理入园焦虑
为何孩子不肯入园
第十堂课: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的核心任务是,不要让幼儿带着恐惧感进入一个新环境。父母要进行正面引导和暗示,让幼儿期待和乐于入学。
幼儿的心理建设
怎样顺利适应上课与做作业
不要制造焦虑
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技能
……

内容摘要
    不要制造恐惧

     有些老师对学生很好严厉,每个人都怕他,上课时学生战战兢兢;有些老师对学生和颜悦色,上课的氛围很轻松,学生的心情很好愉快。期末考试后,猜猜看哪种老师教出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定是后一种老师教出的孩子考得更好,因为他们不会陷入恐惧,恐惧会抑制孩子的智慧与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来到我面前的父母,基本上都搞不定孩子。父母管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如果原则掌握得好,善于管理,与孩子逐渐磨合后就会轻松很多。违背了基本原则,以后会很好累,问题层出不穷。

     管理幼儿,父母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理念,我们跟孩子在一起有一个很基本的原则――不能让孩子陷人恐惧。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核心原则就是不能制造恐惧。.

     有时候父母没有意识到,父母讲的话或做的事会让孩子恐惧。恐惧会影响一个人整个身心的发展,如果幼儿陷入恐惧,他的身高甚至都会受影响。按照父母的身高,他本来可以长到一米八,如果后来只长到一米七,除了要考虑营养和运动因素之外,还要看看他的家庭氛围。在比较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身高会比父母高很多。身体尚且如此,心理的影响可想而知。深感恐惧的孩子,其认知表现不会好,会看起来“笨笨的”。

     家庭中会让孩子恐惧的往往是父母的惩罚。我不反对父母惩罚孩子,孩子的教育中不可以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肯定是缺了一个维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很多父母其实不懂该如何惩罚孩子,他们一听到惩罚就联想到体罚或者打骂,这当然不可行。

     惩罚的原则是:惩罚前必须先预告,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允许做这件事,以及这样做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后果。比如告诉孩子,不可以乱扔玩具,否则会罚他面壁十分钟。讲完后,如果孩子再次扔玩具,就按照讲过的规则,让他面壁十分钟。父母预告过了,接下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孩子才会心服口服,行为有序。如果父母不告而罚,或者惩罚时情绪失控,对着孩子大喊大叫,就会给孩子造成不安全感和惊恐感。

     让孩子知道前因后果,理解父母的行为,即使被惩罚,也不会给孩子留下痛苦的回忆。

     优选的奖励是什么

     对待幼儿,我们要尽可能采用奖励这种方法,慎用惩罚。无论幼儿的行为在父母眼中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去鼓励或纠正。

     有的父母不理解――不好的行为还奖励?当然不是,此时要奖励的是孩子的不好行为变少了。一个孩子每周有五天在家中不穿拖鞋,下周如果孩子只有四天不穿拖鞋,就可以奖励他。孩子是喜欢父母奖励他的,我们要尽量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引导他的行为。在维持好的行为方面,同样可以如此操作。比如孩子把玩具整理得很整齐,父母紧接着说:“宝宝,你今天把玩具整理得很好,做得真棒!”孩子有好的行为之后立刻奖励,他会马上知道这种行为是父母希望看到的。 优选的奖励是什么样的奖励?以上就是一个示例:它既是一个及时奖励,又是一个指向具体行为的奖励。

     奖励指向具体行为是说,奖励不要“假、大、空”,不要指向整个人,而要指向具体的事情和行为。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父母说,“宝宝,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就不如说,“你今天玩具整理得很好”。有的父母喜欢说:“你真棒,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就不是一个好的奖励,它针对的是整个人。如果奖励针对整个人,对孩子来说就是无效的和有压力的,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喜欢什么样的行为,只知道做得不好他就不是一个“好孩子”。这有点像过去搞“三好学生”评选,要选出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孩子,让全体孩子向“三好学生”学习。这让孩子怎么学呢?没有具体的行为标准,他就不知道要学什么以及如何学。要让孩子学习的东西,一定要能看得到。“小明扫地扫得好,墙旮旯也扫得很干净。”此时让孩子向小明学习,他才知道该学什么――扫地要扫干净,墙旮旯也要扫到。

     P2-5

主编推荐

幼儿阶段孩子顺利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家庭。一个有正确认知,能够合理、科学地养育孩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发育良好、潜力无限的孩子。所以有必要给幼儿父母讲讲课,缓解他们的紧张不安。陈默老师的这十二堂课的目标是,让幼儿父母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掌握一定的育儿方法,建立养育幼儿的信心和信念。这十二堂课尽量涉及大多数幼儿父母关心的教养方面的问题,还加入了一些实践案例,给幼儿父母作参考。陈默老师希望幼儿父母可以在养育方面更有自信心,不心浮气躁,这本书为此目标而写,幼儿父母一定会有所收获。
 

精彩内容
育儿是永远的热点,焦虑的父母始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陈默老师提出,在幼儿阶段,真正的教子有方是不被焦虑挟裹,给孩子打好基础,包括神经发育、运动发展和注意品质等方面的基础;好的幼小衔接是父母进行正面引导和暗示,不让孩子带着恐惧进入学校。《家有幼儿——给烦恼父母的十二堂课》是“陈默老师家庭教育支招系列”中的又一本图书,它关注管理幼儿的基本原则,如何对幼儿进行社交训练、运动训练以及道德教育,对隔代教养、两孩教育要点等诸多话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当代父母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其中的误区,提出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陈默老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在讲解中穿插诸多案例,极具感染力。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在探索中才会获得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经验。

媒体评论
幼儿阶段孩子顺利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家庭。一个有正确认知,能够合理、科学地养育孩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发育良好、潜力无限的孩子。所以有必要给幼儿父母讲讲课,缓解他们的紧张不安。陈默老师的这十二堂课的目标是,让幼儿父母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掌握一定的育儿方法,建立养育幼儿的信心和信念。这十二堂课尽量涉及大多数幼儿父母关心的教养方面的问题,还加入了一些实践案例,给幼儿父母作参考。陈默老师希望幼儿父母可以在养育方面更有自信心,不心浮气躁,这本书为此目标而写,幼儿父母一定会有所收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