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鸿烈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沈鸿烈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0.71 6.0折 11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怀荣,傅炜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5871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0693077

上书时间2024-09-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怀荣,男,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中国诗歌与诗学。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曾主编《崂山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共7部(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傅炜莉,女,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汉语言文字学、传统文化及地方文化。参与编写并出版《院峪村文化志》等著作,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在研主持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沈鸿烈的家世与早年生活
  第一节  家世及子女
  第二节  读书与留学
    一  十年寒窗,有志科举
    二  感于时事,投笔从戎
  第三节  早年仕宦经历
    一  参加辛亥革命
    二  任职上海海军总司令部及南京海军部
    三  任职北京参谋本部
第二章  沈鸿烈与东北海军
  第一节  沈鸿烈与东北海军的筹建
    一  东北海军的筹建过程
    二  沈鸿烈崭露头角
  第二节  沈鸿烈与东北海军的兴盛
    一  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  舰队品质的提升
    三  指挥三江口战役
  第三节  两次兵变与东北海军的衰落
    一  “崂山事件”
    二  “薛家岛事件”
第三章  沈鸿烈主政青岛的业绩
  第一节  从“十大纲领”到“都市实施计划”
    一  十大“施政要纲”
    二  《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
    三  《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
  第二节  发展区务,规划市政
    一  分区规划
    二  交通规划
    三  休闲规划
    四  卫生规划
    五  建筑规划
    六  市政规划和建设特点
  第三节  勤于民政,优化民生
    一  提高效率,方便民众
    二  多方谋划,改善民生
    三  多种举措,优待劳工
  第四节  注重乡区建设,加强地方自治
    一  加强管理,推动自治
    二  振兴乡区,发展经济
    三增建路桥,改良乡俗
  第五节  发展教育,输入文明
    一  规划蓝图。优先发展
    二  普及教育,大力兴学
    三  行政保障,政策倾斜
    四  强健体魄,提振精神
  第六节  十万市民的挽留
    一  辞职缘起
    二  挽留经过
    三  事件分析
  第七节  焦土抗战与撤离青岛
第四章  离开青岛后的政治生涯
  第一节  任山东省主席
    一  曹县时期
    二  鲁西、鲁北流动时期
    三  东里店时期
    四  唐家沙沟时期
    五  吕匣店子时期
  第二节  任职重庆和主政浙江
    一  任农林部部长、国家总动员会议秘书长
    二  任党政考核委员会秘书长
    三  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第三节  后期政治生涯
第五章  沈鸿烈的交游
  第一节  沈鸿烈与黎元洪
  第二节  沈鸿烈与张作霖父子
  第三节  沈鸿烈与蔡元培
  第四节  沈鸿烈与熊希龄
  第五节  沈鸿烈与张伯苓
  第六节  沈鸿烈与其他名人
第六章  沈鸿烈对崂山开发的规划
  第一节  《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与崂山开发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崂山环游记》与崂山规划及开发
第七章  沈鸿烈与崂山开发的实施
  第一节  驻青前期的崂山开发
    一  统领海军与驻泊崂山
    二  “兼理民政”与开发崂山
  第二节  崂山行政区划的调整
  第三节  主政青岛时期的崂山开发
    一  道路的修治
    二  其他开发
第八章  沈鸿烈与崂山景点
  第一节  斐然亭的由来
  第二节  梯子石故道
  第三节  沈鸿烈小道
  第四节  沈鸿烈与崂山其他景点
结语
附录  沈鸿烈《崂山环游记》校注
崂山环游记
    一  环游宗旨
    二  环游之路程
    三  整理之计划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沈鸿烈的家世与早年生活

沈鸿烈早年的家世与生活,因资料有限,可参照者不多。所幸寻得沈鸿烈晚年自撰《沈成章先生生平经历概要》

(以下简称《沈成章概要》)沈鸿烈的一生,确实也人如其名,少年敏而好学,18岁中秀才,才名远播,后投笔从戎,转而投身政坛,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中书写了自己的华章。他毕生笔耕不辍的文士之风,也应是受其父影响最深。沈鸿烈在《沈成章概要》中对其家世有简要的描述:

余家世居湖北天门东乡白湖之滨,以耕读为本。先严际昌公于经学文章修养湛深,自廿五岁从名师完成学业,即在本县或邻邑设馆授徒,桃李满门,成材者众。先慈胡夫人主持家政,督率胞姊胞兄各一人,从事农业。先姊鸿义适谢于,二十四岁守节,抚孤孙儿。二人均甚孝顺。以七十岁终于上海。先兄鸿钧子一女四,男婚女嫁,有孙儿及外孙十余人。外孙较长者两人,现在政界供职。先兄于民国三十一年抗战中期,在四川夔州病逝,时年六十有六。余有子女各六人,女儿长者四人已嫁,余两女及较长两男,现在航业、金融机关及大学服务。余男儿四人,尚在求学中,有外孙十余人。(《沈成章概要》)

从沈鸿烈自述及其长女沈思明的回忆可知,沈德攀娶妻胡氏.有子女三人,沈鸿烈排行第三,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胡氏主持家政,率其兄姊从事农业。大姐沈鸿义嫁人谢家,24岁丧偶,又遭少子夭折,领养谢云祥为孙。后逝世于上海,终年70岁。哥哥沈鸿钧,字昆山。娶妻邓氏,有一子四女,男婚女嫁,育有孙儿及外孙十余人。后有两位较长的外孙供职政界。沈鸿钧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病逝于四川夔州,终年66岁。

据沈思明回忆,沈鸿烈原配胡英芝,生有一子,不幸早天,后胡氏多年未生育。因沈鸿烈父亲对无孙之事深以为憾,便做主为他续娶胡瑞兰,仍然无子。移居沈阳后,趁沈鸿烈出差之时,他父亲做主.又为他纳金丽菊为妾。沈思明说:“我们姊妹13人,我是长女,我出生时,父亲已40岁,我的大弟守忠出世时,我父亲已50岁了。”①沈鸿烈自称有子女各六人,沈思明则说有13人。考虑到沈思明1948年就职于青岛市,与母亲胡英芝、妹妹沈致平一起留在大陆,此后父女之间再无音讯。有关沈鸿烈子及其女儿沈思明、侄子沈肇熙的回忆文章,相互参照,方得其大致的轮廓。第一节家世及子女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天门人。生于清光绪八年十月二十七日(1882128)1969312日逝世于台湾省台中市。沈家世居湖北天门东乡白湖之滨。天门古名景陵。清初时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后于雍正四年(1726)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据县境西北天门山而改为天门县。沈氏一族居天门白湖口一带。此地沿湖有沈姓千余户,是本地大族。族亲大多务农,但沈鸿烈却是在书馨墨香下熏陶长大。其父沈德攀,字际昌。经学文章修养颇深,自25岁从名师完成学业后。便在本县或邻邑设馆授徒,办“养正”学堂,门下成材者众。他在学问功名上,对沈鸿烈也是寄予厚望的。这在沈鸿烈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汉书·扬雄传》日:“《典》《谟》之篇,《雅》《颂》之声,不温纯深润,则不足以扬鸿烈而章缉熙。”《尚书》的《典》《谟》,《诗经》中的《雅》《颂》,正因为温纯深润,所以能弘扬彰显大功业。……




精彩内容
本书以沈鸿烈驻守及主政青岛时期的崂山开发和市政建设为重点,在搜罗各类史料的基础上,较多地采用沈鸿烈和他当年同事的回忆及相关的档案材料,系统探讨了沈鸿烈在崂山规划与开发、青岛市政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对沈鸿烈一生各阶段的事迹,也做了初步的梳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沈鸿烈的生平行事和仕宦交游。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