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国外马克思主义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06.66
6.0折
¥
17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祝伟伟,傅慧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0647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78元
货号9843931
上书时间2024-09-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资本论》中的社会主义[日]不破哲三 金德泉译(1) 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美]M菲斯克 丁耀琳摘译(11)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澳]G马尔库斯 闵家胤译(21) 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顾海良(30)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的形成过程[苏]B维戈茨基 首 胜译(38) 马克思主义分化与危机问题的新探索衣俊卿(45)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剖析[英]M杰伊 张翼星译,郑志宁校(55) 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 [意]G拉格拉萨 乔 亚译(67)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人类本性和社会 变化[英]G科恩 [美]W基姆里卡 韩 震译(78) 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若干 新趋向[美]R奇尔科特 E奇尔科特 高 译(88) 共产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英]J麦卡内 梁光严译(10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国外社会主义研究徐崇温(110) 马克思主义是否出现危机? [德]Н赫尔茨 禾 子译(119) 法、德学者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徐崇温(128) 马克思与民主[埃及]萨米尔·阿明 陆象淦译(138) 现代社会中的阶级和政党:对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的反思[法]雅各·比岱 高静宇译(145) 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 ———略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王雨辰(154) 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何 萍(171) 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 理论述评(上) 周穗明(183) 后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西方阶级与社会结构变迁的 理论述评(下) 周穗明(198) 总体的历史主义与偶然的连接主义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张秀琴(206) 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述评张应祥 蔡 禾(216) 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能摆脱生态危机吗? ———评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当代意义的揭示陈学明(22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与出路何 萍(241) 西方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工具理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探析杨乐强(254) 论两种“生态文明”之殊异 ———岩佐茂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述评王建辉(266) 克沃尔对资本反生态本性的思考陈永森(275) 西方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任 力(286) 论弗拉季连·布罗夫的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观冯颜利 孟献丽 任 政(299) 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及其 前景[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杨 昕译(307)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构图仰海峰(315) 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取决于国际无产阶级有效联合 行动程恩富(333) 剧烈变动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机遇与挑战姜 辉(339) 欧美“新帝国主义”剖析与批判罗文东 易艳华(350) 2 ※※ 《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国外马克思主义卷 社会统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解释路向汪行福(361) 资本主义“红绿”批判的三重维度 ———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生态帝国主义与新资源 榨取主义贾 雷 郇庆治(384) 政治霸权的逻辑及其普遍性的困境 ———简析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普遍性与本质主义 之争孔明安(399) 民主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民主思想辛向阳(41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俄罗斯并不过时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概况与主要 流派[俄]弗·布罗夫 李 燕译(422) 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及其当代批判宋建丽(43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持续崛起 [美]大卫·科茨 黄 斐译(446)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公平正义思想的价值与局限冯颜利(457) 埃里克·赖特的社会主义新规划探析马 莲 付文忠(473) 后记(490) 目 录 ※※ 3
内容摘要
本书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主编的《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周年论文精选,收录1978年以来《国外社会科学》刊发过的优秀、有代表性的论文,凸显《国外社会科学》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潮、新学科、新流派的特点以及“总览世界思想风云,关注境外学科发展动态,把握国际理论创新脉搏,评析全球学术热点和方向态势”的办刊理念,并以此彰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历程。 本书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卷,全书收录了《资本论》中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分化与危机问题的新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剖析;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等文章。
主编推荐
《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周年论文,收录1978年以来《国外社会科学》刊发过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凸显《国外社会科学》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潮、新学科、新流派的特点以及“总览世界思想风云,关注境外学科发展动态,把握国际理论创新脉搏,评析全球学术热点和方向态势”的办刊理念,并以此彰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历程。
精彩内容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李培林 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度过了40个春秋,《国外社会科学》也迎来创刊40岁的生日。面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外社会科学》也需要认真总结40年来的办刊经验,在新形势下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新的贡献。作为这个刊物的编委会主任,我谈一点体会。 一 40个春秋的基本经验 《国外社会科学》创刊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还比较封闭,国内多数学者的外文水平较低,获得国外信息的渠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社会科学》的主旨就是介绍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理论、学术议题、学科进展、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反映的信息强调一个“新”字,即新理论、新思潮、新流派、新方法、新成果等。这适应了当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急需,受到学界极大的欢迎,甚至一时“洛阳纸贵”。创刊40年来,可以说《国外社会科学》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方面取得了学界公认的骄人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办刊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各种新的资料和信息爆炸式的扩展,各种学术流派、学术思潮、学术议题层出不穷,各类学术成果数量呈几何式增长,其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伪难辨,甚至有的是在学术旗号下进行意识形态侵蚀和维护霸权。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国外社会科学》始终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我国国际学术前沿信息的传播和借鉴。 2.紧密联系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国外社会科学》始终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介绍和借鉴国外学术成果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聚焦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服务。比如在建立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过程中,《国外社会科学》刊发了相关的系列文章,包括《不平等的市场经济》《走向可调节的市场经济之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远期与近期后果》《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苏联市场经济发展前景》《法国学者认为应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区分开来》等,受到国内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型城镇化、依法治国、收入分配、老龄化等重大议题问题,组织了一些关于国外相关研究的专题文章,这些文章对我们思考这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把握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40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刊发了13000多篇文章,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发展领域,广泛介绍和评析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让国内学者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准确把握世界学术发展潮流,全面了解学术发展*成果,及时洞察学科发展*动向。 40年辛勤耕耘,40年春华秋实,40年砥砺前行。《国外社会科学》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公认,多年来一直位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前列,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与此同时,在新的起点上,《国外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二 国际新格局下面临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但是,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冷战后形成的单极体系的结构平衡正在打破;地区冲突热点此起彼伏,占领运动、恐怖袭击、生态危机、网络攻击、难民潮、核扩展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复杂交织。在这种国际新形势下,我国对国际社会科学介绍、借鉴、评析、吸收、融入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如何在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不断细分的情况下把握发展大势。随着现实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学科发生嬗变,一些新兴的学科则异军突起,社会科学的研究日益专门化,研究领域细分的趋势明显,“宏大叙事”的研究往往会被贴上“非科学”的标签,“小圈子学问”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纷杂多样的学科进展中把握发展大势,并把这些规律性的大势介绍给国内学界,是需要认真面对的。 二是如何在引进国外社会科学成果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我国已经走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在社会科学领域大量地、单向地引进的阶段,国内学者在国际上发文量大幅度地增长,“中国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在借鉴外来的同时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怎样在引进中形成学术对话,怎样参与构建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体系,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三是如何在海量国外社会科学信息中突出重点。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存储能力无限增强,使学术信息的总量爆炸式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筛选有效、有益、有用的学术信息,如何抓住重点,怎样突出重点,突出什么样的重点,都成为需要面对的关键选择。类似的挑战还有许多,要把《国外社会科学》的办刊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要认真研究这些挑战的应对举措。 三 面向未来的办刊选择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他同时强调,“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这些论述,应当成为《国外社会科学》办刊的基本遵循。 要认真总结40年来办刊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扬优势,积极应对新挑战,再创新的辉煌。要注意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关注。 一是聚焦国际社会科学重大议题、前沿问题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筛选出一批国际社会科学的重大议题,有系统有步骤的讨论;要跟踪重要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把握这些前沿问题的新进展;要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主动设定学术议题;要加强对国际智库成果的关注,组织有深度的评析文章。刊物不能被动地跟着热点走,要通过揭示学术发展的规律性趋势起到作用。 二是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正如所说,“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在引进国外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发展的需要,在比较、对照、评析、批判基础上吸收和升华,形成真正的学术对话,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议题,为中国学术的走出去建设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 三是注重探索网络时代的办刊规律。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业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术成果的电子版、数字化和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的发行量不断下滑。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这种变化,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是注重研究如何利用新媒体扩大学术成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提高学术发展和服务学术发展的能力。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国外社会科学》要在认真总结过去40年办刊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发展大势,发挥独有优势,找准定位,办出,在新时代续写刊物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力量。 以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代总序) 张树华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彩虹,70年春播秋种。 欣逢盛世,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揽四海苍穹,共襄盛举。 40年前,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国外社会科学》顺利创刊了。在科学的春天里,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创办了《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国外社会科学快报》《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刊物,加上原有的《国外社会科学动态》,一共形成了5种信息情报系列刊物。这些刊物相互补充,又各具,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创刊初期,《国外社会科学》关注和介绍了当时国际上一些前沿学科或研究方向,如未来学、科学学、生态学、情报学、社会心理学、交叉和跨学科研究、全球化问题、控制论、国外中国学研究等新兴学科和专业,推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创建,填补了一些学术领域的空白,并促进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专业领域的拓展。 1978年至2018年,《国外社会科学》杂志走过了40个春秋。40年间,《国外社会科学》杂志共出版330期,发表文章1万余篇,数千万字。作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学术导向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上有益的学术成果,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和学科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国外社会科学》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浇灌下,在一代又一代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国外社会科学》这一大家共有的园地里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立足中国,打开世界。 2016年5月17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可以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理念,秉持中国立场,拓展国际视野,洞察全球语境,贴近学术界的关心与思考,跟踪国外学术和理论动态,积极吸收或借鉴先进、适用的人类文明的成果。知己知彼,洋为中用。 打开心灵之窗,世界会进来。打开学术之窗,智慧会进来。 2017年5月14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一论述深刻地阐释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真谛,勾画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我们相信,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孤立主义、种族主义、排外思潮等雾霭终将散去,人类文明多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步伐定将加快。各国文化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人类文明花园定会绽放得五彩缤纷、多姿多彩。 在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40年来不同学科和领域的论文,汲取精华,分类结集。我们希望通过编辑出版这套“《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丛书,回望国际学术发展历程,把握国际理论创新脉搏,梳理全球学术热点和态势,推动国内外学术沟通和对话,拓宽海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这是40年来《国外社会科学》广大作者、译者、读者和编者齐心合力、携手并进的答卷,未来我们愿与学界同仁一起砥砺前行,为将《国外社会科学》杂志构筑为连接国内外学术界的桥梁和窗口而共同努力。 谨为序。 于2019年3月4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上 后 记 “《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年来所发表论文的集。1978—2018年,《国外社会科学》共出版330期,发表文章1万多篇。编辑部力图从中能够反映各个学科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介绍新学科、新流派、新理论且有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构建和理论创新的文章,在发表当时具有创新性意义、当前仍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或方法论文章;涉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重点关注领域和重要问题的文章;以及能够反映刊物栏目设置等方面的文章,以期能够从中窥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40年之路。丛书共分为八卷,分别为:社会科学总论卷(张静、赖海榕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卷(陈永森、张静主编)、政治与治理卷(祝伟伟、傅慧芳主编)、经济与社会卷(高媛主编)、国外中国学卷(赖海榕、高媛主编)、生态与环境卷(陈云、张静主编)、人文卷(高媛主编)、文化教育卷(祝伟伟主编)。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冯颜利研究员、唐庆博士后,清华大学吴兴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赵斌博士、魏士国博士、李怀征博士、张丹博士、陈兴亮博士、杜利娜博士,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的郑丽莹、任远、宁鑫、杨臻煌、林林、霍文娜、李震、郭斌慧、周晨露、肖巧玲、刘伟琼、钟亮才、任秋邁、马秀秀、陈倩倩、艾群、林佳慧,王莉、唐付月、凡欣、杨晶晶等人参与了丛书的编选和校对工作,特此致谢! *后需要说明的是,因篇幅所限,还有许多文章未能入选。且由于收录文章时间跨度大,编辑体例和格式差别较大,有些作者信息不全或者已发生变化,本丛书所注明的作者信息(包括职务、职称、工作单位等)皆以文章发表时所注为准。另外,本丛书在编辑排版过程中如有疏漏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 2020年2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