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1.53
6.0折
¥
86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陈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13391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6元
货号9251398
上书时间2024-09-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有时效果不彰,多是各级政府自身出了问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传统路径是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引导。在新媒体时代,陈明著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提出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手机短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以及借助其他引导主体(如媒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进行引导。这些提法切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有效激发了其他引导主体如媒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的能动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必然会达到较好效果。
作者简介
陈明(1978-),湖北天门人,男。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近5年来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中央高校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省部级及其他级别社科研究项目多项。研究专长为舆情舆论引导。近5年来在《现代传播》、《新闻记者》、《中国出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CSSCI期刊,《传媒》、《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等新闻学核心期刊,以及一般省级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1.6 基本思路
1.7 难点和创新点
2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回顾
2.1 1949-1976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2.2 1977-2003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2.3 2004年至今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相关思考
3.1 突发事件中党和政府保持着对媒体的控制
3.2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逐渐提高,但在某些领域还是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
3.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越来越多样化
3.4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4 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体政府自身的建设
4.1 落实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
4.2 建立健全舆情预警预测体系
4.3 提升政府自身的公信力
4.4 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养
4.5 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4.6 加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形成原因的研究
5 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路径研究
5.1 利用政府网站进行舆论引导
5.2 利用政务微博进行舆论引导
5.3 利用政务微信进行舆论引导
5.4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舆论引导
5.5 及时权威的新闻发布
5.6 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
5.7 借助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媒体、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进行舆论引导
6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体系研究
6.1 现有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的相关成果
6.2 应对网络舆情评估体系的地方实践——深圳模式
6.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6.4 小结
附录1 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典型样本——以吕日周主政期间的山西长治为例
一 认识吕日周
二 吕日周主政期间的长治与《长治日报》《上党晚报》
三 吕日周主政期间当事人讲述
四 吕日周主政期间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回顾与反思
附录2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专访吕日周 (2010年12月6日 山西长治)
附录3 国家舆情战略研究热点解析——基于国家社科新闻学与传播学舆论、舆情立项项目的分析(2007—2016)
一 研究缘起和目的
二 研究热点解析
三 思考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
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体系中,我国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成了政府引导舆论,安抚民众的重要手段。陈明著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是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尝试。
精彩内容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体系中,我国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成了政府引导舆论,安抚民众的重要手段。陈明著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是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尝试。
媒体评论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有时效果不彰,多是各级政府自身出了问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传统路径是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引导。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提出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手机短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以及借助其他引导主体(如媒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进行引导。这些提法切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有效激发了其他引导主体如媒体、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的能动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必然会达到较好效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