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的政治逻辑(1998-2017)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2.73
6.0折
¥
8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薛松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5894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030064
上书时间2024-09-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薛松,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印尼语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和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获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政府系交换学习。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印尼帕拉玛蒂娜大学交换学习并在北苏门答腊省进行田野调查。曾在《国际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东南亚南亚研究》、Asian Ethnicity等期刊发表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印尼族群动员方式选择的既有解释
第一节 文化主义
第二节 反应性族群视角
第三节 族群竞争视角
第四节 政治过程视角
第五节 综合视角
第六节 理论评述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解释族群动员方式选择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族群的概念
第二节 族群动员方式的类型
第三节 理论框架
第四章 印尼的族群政治
第一节 印尼的族群结构
第二节 印尼族群政治简史
第五章 亚齐分离主义运动的族群动员
第一节 亚齐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1976-1998)
第三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强:高暴力制度外动员(1999-2004)
第四节 政治空间大、凝聚力强:制度内动员(2005)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巴布亚独立运动的族群动员
第一节 巴布亚独立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1999年以前)
第三节 政治空间大、凝聚力弱:制度内方式(1999-2000)
第四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2000年8月以后)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民俗地运动中的族群动员
第一节 多巴湖民俗地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2003年以前)
第三节 政治空间大、凝聚力强:制度内方式(2003年以后)
第四节 全国的民俗地动员(2008-2016)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新建自治区中的族群动员
第一节 新建自治区的背景
第二节 新建帕帕克县
第三节 新建塔帕努里省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未来印尼族群关系的判断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A 多巴湖地区民俗地争议中相关方的行动(1987-2003)
附录B 印尼文专有名词翻译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族群国家。如何在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妥善解决族群多样性的相关问题,是印尼建国以来必须面对的难题。1998年以来,印尼进行了民主化和地方分权改革。新的制度环境为和平解决族群问冲突和矛盾提供了方案,然而新的矛盾和暴力冲突也在暗暗浮现。为什么民主和分权不能接近解决族群问暴力?本书从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两个因素来阐释印尼族群动员采用的方式和变化,囊括了重要的族群政治议题和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族群分离(巴布亚和亚齐案例)、族群自治(新建自治区案例)和族群平权(民俗地运动案例)。本书大量使用作者在北苏门答腊省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的一手材料,并广泛参考英文和印尼文前沿资料。
精彩内容
本文试图解释的问题是: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民主改革后族群动员的方式为什么存在差异?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是影响族群动员方式的两个原因。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影响了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族群凝聚力取决于集体历史、文化、人种特征等先赋因素和国家机构的认定、行业分工等建构因素。当族群动员目标不冲击执政目标时,动员政治空间较大,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更有可能通过制度内方式动员,而若族群凝聚力较低,族群中多数人虽然更倾向使用制度内方式,但由于内部分歧,可能无法形成动员或产生低程度的暴力。当族群动员目标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则政治空间压缩,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可能采用高暴力动员方式,而若凝聚力较低,族群更可能采用低暴力的制度外动员方式。研究使用案例比较方法,案例类型囊括了在印尼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族群动员议题,包括巴布亚和亚齐的族群独立运动、新建自治区(族群自治)和民俗地运动(族群平等权利)。新建自治区和民俗地案例数据源自笔者在北苏门答腊省的田野调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