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8.76 6.0折 ¥ 4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史习斌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4818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9059839
上书时间2024-09-15
绪论
第一章 “五四”前后的媒介生态
第一节 现代媒介的发生
一 媒介技术的进步
二 媒介制度的成型
三 媒介从业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四 现代传媒企业的形成
第二节 “五四”前后媒介所处的历史背景
一 政治松动
二 经济刺激
三 教育发展与文化解冻
第三节 “五四”前后媒介的整体格局
一 媒介形式:报纸、期刊和图书
二 媒介内容:启蒙与革命
三 自由媒介的出场
第二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构成和传播方式
第一节 《新月》月刊的媒介主体特点
一 同人群体:“群”的力量的集合
二 精英姿态下的启蒙意识
三 绅士风度背后的秩序理性
第二节 《新月》月刊的媒介体制
一 股份合作制:非官方的经济属性
二 集体编辑制:合作与独立的双重原则
第三节 《新月》月刊的传播方式
一 体化:协作共赢的“营销”策略
二 《新月》月刊的受众构成与传播特点
第三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内容
第一节 批评论争
一 人性论与阶级论:文学之争
二 翻译之争
第二节 政论与时论
一 主张人权呼唤自由
二 争取法治提倡民主
第三节 《新月》文学
一 纯正与理性:形式与情感的双重节制
二 爱情表达:永恒人性的书写
三 乡土与底层:非“新月”的《新月》文学
第四节 同人写作:媒介内容的生产方式
一 同人写作的类型
二 同人写作的意义与影响
第四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影响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移植和培育
一 《新月》月刊与“新月派”
“新月派”与自由主义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开拓和公共领域的建构
一 平社、《平论》与公共空间的开拓
二 《新月》的言论空间拓展与公共领域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新月〉:一种同人期刊与自由媒介的综合透视》:
总体而言,《新月》月刊作为同人刊物,其共性是大于个性的。这就造成了它的编者群体和作者群体的相对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就其积极方面而言,有利于表达群体力量,是《新月》月刊产生媒介影响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3.同人写作: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
正是在同人聚合成为一种新的“合群”形式,同人刊物成为同人群体诉求表达的载体与平台这一背景下,才出现了同人写作这一特殊的写作现象和方式。总的来说,同人写作是同人之间就某一观念、议题或认同的目标进行各自表达,借助同人刊物集中发表的一种非集体的群体聚合的写作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同人写作是介于个人创作与集体写作之间的一种合作写作的方式。应该说,写作活动尤其是文学创作,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化的、精神性的创造性劳动,因而先天地具有个体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也就自然是个体的。但由于其社会功用和集合功能较之审美功能更被人重视,发展过程中便衍生出与个人创作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写作模式。
同人写作是一种介于个体创作与集体写作之间的合作写作的方式,它以所同之“志”和所合之“道”为基础与纽带,借助同人媒介表达同人的思想文化观点和艺术审美诉求。《新月》月刊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同人自由媒介的典型代表。本书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视角,对《新月》月刊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对《新月》创刊之前的“五四”时期的媒介生态进行了总体考察,以弄清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其次,深入探讨了《新月》在媒介主体、媒介体制、传播方式和受众特点等方面作为同人自由媒介的独特性。再次,对《新月》的媒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细读,将以《新月》为阵地的论争、政论和文学领域作为重点,集中探讨“同人写作”的独特方式及由此形成的“同人文学”和“同人文化”现象。最后,从媒介影响来看,《新月》形成了新月同人文学的独特风貌,加固了同人文化精神,拓展了言论空间的尺度,扩大了公共领域的边界。《新月》月刊的媒介性质、运作方式和发展历程,在当时和当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本书稿力图通过历史还原呈现《新月》月刊和新月同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