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98 4.3折 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永健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35350

出版时间2007-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3737614

上书时间2024-09-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艺术学、艺术文化学概述
 三、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1、汉语“文化”一词的观念疏理
  2、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的观念疏理
  3、“艺术”一词的观念疏理
  4、文化价值系统里的艺术
 四、艺术作为文化研究的意义
  1、艺术本质理解的抵达和艺术诠释能力的提升
  2、民族文化特性的准确描写
  3、艺术的文化诠释对于文化整合与文明的意义
 五、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原始艺术与原始文化
 一、人与文化及艺术的发生
  1、人与文化的发生
  2、艺术的发生
 二、原始文化
  1、原始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原始文化系统
第二章 原始艺术在原始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
 一、原始艺术作品
 二、依存与独立
 三、原始艺术精神
  1、人本性──人而为人之确证
  2、完整性──生命意识之张显
  3、情感性──以情窥真之玄揽
  4、神秘性──超越时空之遐思
第三章 艺术本体──艺术文化的自我存在
 一、“本质”和“本体”
 二、艺术本质论和艺术本体论
 三、情意实相──艺术本体论新诠释
 四、艺术存在的性与自洽性
第四章 艺术文化价值论
 一、价值、实用价值、超越价值
  1、价值的意指
  2、实用价值和超越价值
 二、价值本质和价值对象
  1、价值本质
  2、价值对象
 三、文化与价值
  1、文化概念与价值意识
  2、文化凝神为价值意识
  3、冲突与融合──作为价值对象的文化
 四、艺术文化的价值
  1、艺术与艺术文化
  2、艺术文化的价值超越性
第五章 艺术演化与文化变迁
 一、文化变迁对艺术存在的影响
  1、文化发展与文化变迁──对“发展观”的检讨与反思
  2、文化创新对艺术的影响
  3、文化传播对艺术的影响
  4、文化涵化对艺术的影响
 二、艺术文化的超越性示相
  1、艺术精神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
  2、文明内部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
  3、文明断灭之际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
第六章 文化之桥──艺术在人类文化建构中的作用
 一、现代化、化、地方化
 二、文明对话与共同价值
 三、从艺术文化到文化 
结语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诗歌的智慧
 三、学术评语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还人类艺术活动以其本来之面目,并试图在学理层面上阐明艺术以及艺术精神对于人类存在和社会历史演化的价值所在,在与已有各种成说的对话、质疑、扬弃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有创新意识的新见新说,如“活感性生成”、“情意合一实相”,“对话性共在”等艺术本体论理念,艺术文化超越于哲学、宗教的价值独特性,艺术精神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文明内部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文明断灭之际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艺术文化发挥着文明对话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等,这些观点不无新意,并试图在前人研究解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这些理论思考和诠释模式尚有待海内外学人明辨。

精彩内容
本书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还人类艺术活动以其本来之面目,并试图在学理层面上阐明艺术以及艺术精神对于人类存在和社会历史演化的价值所在,在与已有各种成说的对话、质疑、扬弃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有创新意识的新见新说,如“活感性生成”、“情意合一实相”,“对话性共在”等艺术本体论理念,艺术文化超越于哲学、宗教的价值性,艺术精神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文明内部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文明断灭之际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艺术文化发挥着文明对话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等,这些观点不无新意,并试图在前人研究解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这些理论思考和诠释模式尚有待海内外学人明辨。

媒体评论
绪论
    一、论题缘起
  艺术与文化水乳交融、关系至密。艺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在未来时代的演化,都是以文化为依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艺术的品格、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成就,艺术创作、艺术接受以及艺术商品的流通都受到一定的文化环境的制约;相应地,文化也离不开艺术,文化借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凸显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精神品格,至今所有关于“文化”一词的学理性定义中,大多数将“艺术”置于显著的位置,从其发生学意义上来看,艺术与文化同时发生,并且,艺术要随着文化的演化而演化,在文化建构和文化运演的过程中,艺术又因其独特性和价值超越性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国之文化架构,如果凭空从中抽出其艺术组成部分,那么,此文化必因缺失血脉生气而神情呆滞,无足可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举凡物质技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法律制度、民风民俗自成系统,别具面目,但是如果没有我们高度程式化的戏曲、没有气韵生动的水墨画、没有唐诗宋词元曲、没有情意饱满的中国书法艺术,那么,所谓中国文化也只剩下黑格尔所说的一堆“理念”而已。如果没有“茶道”、“能乐”、“狂言”、“俳句”、“浮世绘”、《万叶集》和《源氏物语》,那么所谓“日本文化”便无从说起。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摈斥偶像崇拜,导致犹太艺术世界的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缺位,但是犹太人以音乐艺术和绘画中的抽象艺术的高度成就弥补了其具象艺术之不足,在世界音乐史上出现过门德尔松、巴赫、勋伯格以及海菲茨、梅纽因等“音乐大师群”,犹太画家凯米尔·毕沙罗(1831—1903)、约翰.康斯泰勃尔(1861—1906)、马克·夏加尔(1887—1985)以其远离具象,追求抽象的传统艺术精神在抽象性、现代性绘画领域独树标帜,可见,在犹太文化的一体化建构过程中,艺术并没有缺席,犹太文化缺少犹太艺术同样面目全非,不可指认。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如此紧密,不可强行拆解,以至于当代的艺术学学者中有人就认为艺术学学科与文化学的关联更为密切,如杨恩寰、梅宝树在其所著《艺术学》一书中认为:艺术学是具有哲学和科学双重性性质的学科。这样一种学科应定位在人文学科,尽管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而与文化学更关联密切。言外之意,即相对于艺术的科学实证研究以及艺术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来说,艺术的文化学研究更能揭示出艺术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更能够精确地描述艺术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