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权力分野与政局纷争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7.52
6.0折
¥
96
全新
库存75件
作者邱涛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33022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6元
货号14893067
上书时间2024-09-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邱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咸同之际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中国反贪制度史》(三卷本)等9部学术专著,《腐败史》等多部译著。在《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 清季国内政治权力格局之走向/001
第一节 清后期国内政治权力格局的走向/002 第二节 影响清后期权力格局演变的思想因素/010 第三节 制约清季权力走向的体制因素/019
第二章 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督抚群体控制力之争/048
第一节 咸同之际清廷任命湘淮督抚的具体状况/049 第二节 咸同时期湘淮集团对省级政权的实际控制力/058
第三章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和人事嬗递/072
第一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073
第二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的特性对政局变化的影响/099
第四章 王錱之弃与罗泽南之死: 清廷分化与操控曾国藩湘军的初步尝试/105 第一节 王錱事件与地方督抚控制军队的需要:
清廷中央的借鉴/105 第二节 罗泽南事件与压制政策:
清廷分解湘军控制权的尝试/112
第三节 王錱、罗泽南二案与晚清权力争夺的走势/124
第五章 咸同之际清廷与湘淮集团的江浙控制力之争/130
第一节 同治元年前后围绕江浙巡抚职位的权力争夺/131 第二节 曾国藩的审慎与猛力出击/143
第三节 同治二年以后围绕江浙督抚职位的权力斗争/153 第四节 清廷在同治初期江浙权力争夺中的攻守进退/160
第六章 同光之际“湘淮分立”格局的调控路径/164
第一节 同治时期李鸿章淮系势力稳步增长与 清廷在两江的部署/165
第二节 清廷在湘军集团腹地和浙、广财赋之区 重布权力格局/180
第三节 同治时期清廷和湘军集团在京畿与 西北的权力争夺/194
第四节 同光之际李鸿章的权力沉浮与淮系集团权势变迁/209 第五节 西北作战与清廷对左宗棠的“扶”与“抑”/270 第六节 清廷确立和巩固“湘淮分立”局面的重大举措/294
第七章 清季长江水师的基本制度/328
第一节 长江水师的营制/329
第二节 长江水师的归标分汛和任务训练/340 第三节 饷章制度/354
第四节 长江水师人员的铨选/364
第五节 长江水师的禁约和处分制度/367 第六节 后勤补给制度/371
第八章 曾国藩的权势之死
——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同光之际湘淮权势转移/377
第一节 天津教案发生后清廷初步的处置原则/378 第二节 清廷处置津案原则的游移与权力斗争/384
第三节 清廷为不开战端和权力斗争,给曾国藩制造难题/389 第四节 慈禧利用清议力量同时打击奕訢、曾国藩/393
第五节 曾国藩的两难困境和陷阱式“解脱”/403
第九章 甲午战争中清军军备的控制权/411
第一节 平壤战役中清军军储与叶志超的逃跑问题/411
第二节 清军将领是否为怯战无能开脱而谎报武器装备差?/421 第三节 清军将领的近代军事能力与军储战备底气/427
第十章 戊戌政变前的日中结盟活动/433
第一节 甲午戊戌间日本联华活动的区分与整合/434
第二节 维新力量呼应日本联华活动与光绪的态度/443 第三节 维新力量联日策略的多样化与激进化/452
第十一章 庚子肃王府之战/461
第一节 使馆区的地理形势、战守布防和 肃王府的战略价值/462
第二节 猛烈的试探性进攻:肃王府第一阶段作战/479 第三节 短暂的停战与慈禧图谋的幻灭:
肃王府之战第二阶段/493
第四节 意图明确而激烈的拉锯战:肃王府战斗第三阶段/497 第五节 纷繁而奇怪的休战期:肃王府之战第四阶段/519 第六节 绝望而混乱的进攻:肃王府战斗的第五阶段/528
结 语/537
内容摘要
清季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权力格局变化的内外因素,是学界讨论晚清权力格局和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传统学界常遵循罗尔纲所提出的“督抚专政”“外重内轻”的观点,以晚清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作为立论的基础。
本书力图突破传统成说,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民间和下层力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内外互动作为研究路径,以同治、光绪两朝为时间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长时段对晚清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动态过程做出具体分析,提出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在地方有所分权的同时,清廷通过各种统治策略的调整,仍维持自身的控制力。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对于探讨晚清至民国长时段的历史走向和权力格局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主编推荐
一本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的历史学著作 1、内忧与外患交织,危机与生机共存,对近代中国社会走向起着历史性支配作用的晚清政治格局究竟如何? 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左宗棠、李鸿章等频现历史舞台,其背后所代表的集团势力与清廷中央有着怎样的关系? 3、湘淮督抚拥有如此多的行政、军事权力,为何清廷仍能牢牢占据统治地位?
精彩内容
清季中央和地方权力格局,以及影响这一权力格局变化的内外因素,是学界讨论晚清权力格局和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晚清权力格局与变迁,传统学界常遵循罗尔纲所提出的“督抚专政”“外重内轻”的观点,以晚清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权力增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作为立论的基础。 本书力图突破传统成说,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消长、民间和下层力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西内外互动作为研究路径,以同治、光绪两朝为时间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长时段对晚清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的动态过程做出具体分析,提出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在地方有所分权的同时,清廷通过各种统治策略的调整,仍维持自身的控制力。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对于探讨晚清至民国长时段的历史走向和权力格局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