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紫罗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永远的紫罗兰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1 4.3折 68 全新

库存18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劲松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38429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982510

上书时间2024-09-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亲情、爱情、山水情,行云流水之间,
全是人情物理;自然、人生、哲理,处处民
间情怀与社会忧思。本书是作者近20年发表
的散文、随笔、小说的自选集,追求朴实而
清新的文风,深邃而温婉的文化情致,率直
而真纯的人格内涵,在网络文化风行、价值
紊乱、话语错位之际,张扬文学文体的回归、
审美情怀与精神价值的坚守,力图为过去的
时代和自我人生留下一曲悠远的挽歌。



作者简介

郑劲松四川富顺人。1991年毕业于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不高,经历丰富,曾在贵州支教、三峡库区挂职扶贫、徒步考察金沙江流域。现为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南大学报》执行主编,多学院兼职教师,教授新闻采写、散文创作与欣赏、演讲口才、秘书学、民间文学等多门课程,业余涉猎企业文化培训、旅游文化设计、广告创意、电视片编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行当。曾入选西南大学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本科课堂教学名师。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曾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及评论随笔300余篇(首),21世纪起,转而经营电视文化及策划类文字,有5集《广西红色之旅》、100集《广西之最》等记录片多部,应邀为《百家讲坛》撰写《信仰的力量》6集,参编高校教材10余部。



目录

第一编青涩年代(散文选)初吻

——怀念我的知青姐姐名字的故事

——纪念我的名字和几个人的一个时代“吃大口”的记忆

——一个人的改革开放三十年

“百草园”祭

三束阳光

没有作业的数学课

吉子河记

——为我和我的中学作传写在菜票背后的日期

黄生借钱说

包裹亲情

白发亲娘

写作《红鼠》的一个晚上面对水域

为啥没听到你的歌声

送君远去

永远的紫罗兰

两个人的车站

梦见美国和我的同学

男人种树女人乘凉

回到老家

并不张扬的人生

老刘读书

一日三勇

挂在门上的指南针

老彭先生二三事

剩闲居记

双桂堂记

老人与鸟

受伤的鸟

山城望月

山城阳光

阳台上的湖泊

面对一座深山

莞尔一笑

家有菜园

路上人生

选择与命运

男人是酒,女人是水

千年阳光

大宁河畔的小妹妹

文化沙龙与生命的茅屋三都水寨

第二编何妨一读(随笔选)

《马桥词典》:小说?词典?抄袭?

……

哑对

实心葫芦

第五编小说部分

《天边村落》系列短篇磷

——回忆我的二舅叔云和香子——我的表姐跋

古稀年之梦

乡土文学:一种隐居方式

——《天边村落》的写作自述死蝉

密码是0

一只烤红薯拯救的爱情

午夜的收音机轻轻公开夜晚的秘密一封被拆开的信

情钓

携款三法

写作成真

告别或开始



内容摘要

初吻

——怀念我的知青姐姐

引起我写这个题目的是两篇同名小说:一篇是屠格涅夫的,一篇是张贤亮的。两篇小说叙述的主人公都是一个天真纯情的小男孩,他们倾诉的对象都是比他们大十来岁的少女,而初吻就是她们给予的。我之所以以他们为例,实则源自同样的情愫的纪念与回忆。我的初吻是二十多年前,一个插队落户到我家的知青姐姐给予的。而今,她已经成了沪上一个著名的轻音乐演奏员,我叫她华姐。

我家在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一个地主大院里,几户人分住。房子窄,华姐来了,就住在我家新用木板铺成的木楼上。我常被她抱上楼去,在不到一米就有青青翠竹的窗口玩。她用我似懂非懂的好听的普通话教我背诗和讲故事。每次从县城回来,她会把小袋糖果塞给我。那时,乡下孩子能够得到一整袋而不是几块糖,简直是天大的幸福。我家的红橘熟了,五岁的我常常爬上树去用挂钩钩那最大最红的给她。她被酸得笑了起来,一扬头,长发飘在风中,手捧着我的脸,直捧出我脸上灿烂的泪花。那一刻,我觉得她很美。我对她有着说不出的依恋,甚至每天醒来,都要抱着枕头喊“华姐”的名字,心里时常幻想她是我妈妈该多好啊!这确实证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很强的实证性。

她给我的吻,真正意义上的吻,是她有了男朋友的第二年夏天。男朋友据说是某个高干的孙子,反正可以返城了。她已经住进农场,但依然经常来我家看我。这天我刚准备上一年级了。

她说:“你该读书了!”我居然问,“那个人是谁?”真难相信,6岁半的我看见她和他在一起竟然会醋劲大发。“他是好人!”她又说。我失落了好半天,常常对着窗户发呆。她走的那天中午,男朋友正在往车上装行李,我在知青农场场部的草场里放牛,她奔跑过来,红着脸、蹲下身,掏出手帕擦擦我沾了些泥草的脸庞。然后坐在半人深的草丛里吻了我。她甚至把舌头伸进了我的口中,我的脸涨得通红,有些怕,有些甜,数年前吮吸母亲奶水的感觉又回来了。我泪流满面。

当我明白什么叫吻的年龄,我才知道,那就是吻。一种梦幻与血液交融的、冰清玉洁的情愫燃烧的火焰。这几乎定义了我多血质的性格和忧郁的青春岁月。

我一直把这吻当做我的初吻,她是我生命的甜香的底色,使我永远保持一种童心与灵性,这是可以告人的秘密,我认为。

——(1998年7月4日《重庆商报》副刊)

名字的故事

—一纪念我的名字和几个人的一个时代

父亲是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但在1968年的夏天仍然因为一句话被“关”进了公社学习班。这句话,就是“大干部打小干部,小干部打社员,社员只好打泥巴!”。其实也不是我父亲的原创,那是那时的现象写照,也就是一句真话。那时,说真话,是有罪的。

给他们上思想教育课的是吴晗先生在川大时的学生王某,大概也因为说了真话,被弄到了距成都三四百公里的我们乡上,给右派分子学习班上课。王某偏好毛主席诗词,那时也似乎只能有这等偏好。母亲生我的第二天,老乡去学习班告诉父亲。王某正讲到毛泽东那首著名的写庐山风光的诗中“暮色苍茫看劲松”一句。先生是学者,心地善良,听了喜报,当然准假,又问是男孩女孩,有没有取名。我爸说,乡下孩子取什么名呀,先大娃二娃地叫着,读书时在按辈分请教书先生取。先生说,毛主席这句诗好呀,你们家又在山上,就取名劲松吧。这样,在我们那个家族弟兄姊妹中,我是唯一一个没按辈分取名的一个,但,天下劲松却远远不只我一个,因为“文革”,“劲松”辈出;反之,观劲松之名,也大多生于“文革”时期。

而我亲自遇到的完全同名同姓的就有三个之多,不知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宿命!在我读高中的某天,家乡富顺县报上突然刊出一则标题新闻,称“郑劲松被少年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亲友们奔走相告,竞相来我家祝贺,家人愕然,始知那其实是一个同名同姓者。



精彩内容

亲情、爱情、山水情,行云流水之间,全是人情物理;自然、人生、哲理,处处民间情怀与社会忧思。本书是作者近20年创作发表的散文、随笔、小说的自选集,追求朴实而清新的文风,深邃而温婉的文化情致,率直而真纯的人格内涵,在网络文化风行、价值紊乱、话语错位之际,张扬文学文体的回归、审美情怀与精神价值的坚守,力图为过去的时代和自我人生留下一曲悠远的挽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