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分叙事与知识表述之间的医者之意:6-8世纪中国的书籍秩序、为医之体与医学身分的浮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身分叙事与知识表述之间的医者之意:6-8世纪中国的书籍秩序、为医之体与医学身分的浮现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94 4.3折 98 全新

库存23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昊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9140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9511143

上书时间2024-09-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昊,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医疗史、中古史知名青年学者,屡获国际奖项。在《历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文史》《唐研究》《史语所集刊》《东方学报(Acta Orientalia academie)》《吠陀研究Vedic Studies》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导论:古今之间的医者之意——医学群体与写作历史
    引言:“医者,意也”与“俄罗斯套娃”式的“身分问题”
    第一节 跨语际的研究范式与“身分问题”的演生:现代中国医学史研究医学群体的基本叙述模式的建立及其挑战
    第二节 “医者,意也”的历史解读之一:历史性的知识表述与现代学术路径
    第三节 “医者,意也”的历史解读之二:如何将叙述者放回其时代
    第四节 路径的展开与本书的内容结构

身分·叙事·差异
第二章  “不以医自业”与“世相传递”——南北朝时期徐氏家族的医学知识与身分叙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书”的意义——南北朝医学知识传递的物质和文本语境
    第三节 “家”与知识
    第四节 以医得“二千石”和以医为业——医者身分认同的分化
    第五节 北奔之后的身分转化
    第六节 信仰抑或知识的博通
    余语 身分的转化和知识的传递
第三章 “在朝大医”的叙事——隋至唐前期的医学家族与医学官署
    引言 差异的叙事
    第一节 隋至唐初医学家族的历史及其在医学官署中代谢的图景
    第二节 令文规定与个体选择
    第三节 唐代前期“伎术官”身分的成立与国家语境下医者身分的重构
    第四节 唐代太医署内的医学教育与医学生自身身分的重构
    第五节 医学官署内“宗教”身分的重塑——禁咒的成立
    余论 当医学家族遇到医学官署
第四章 山林、宫廷与士人文化——重访孙思邈的传记与身分叙事
    第一节 被忽视的“山林医家”?
    第二节 孙思邈的最后十年——卢照邻与孙思邈叙事的造成
    第三节 卢照邻的叙述——塑造与遮蔽
    第四节 医案抑或史料?——医方中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类与社会网络
    第五节 迷雾中的宫廷生涯
    第六节 山林的“造成”
    余论 在朝与山林
文本·权威·流动
第五章 “撰者”的意义——隋至唐前期医学著作的权威塑造与历史语境
    引言
    第一节 《诸病源候论》与“撰者”的意义
    第二节 《新修本草》的编撰列位名表与唐初官修本草书的“制作”
    第三节 撰者经历与医经的历史语境——以《黄帝内经太素》为中心
    第四节 余论:权威的边界
第六章 东都与西州:唐初的医方文本与知识流动
    引言
    第一节 刊刻者、供养人和观看者——将药方放回石窟的空间之中
    第二节 宫廷的疗风方
    第三节 代劳致远?——写本时代方药知识的传递
    第四节 方与书之间
    余论 佛教、国家与药方的物质载体——方药知识流动和“验”的意义

身体·感官·表达
第七章  药物的声音——南北朝至唐前期本草音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识字与识物——读音与意义
    第二节 物与名——读音的意义
    第三节 涉学与独学——南北的意义
    余论
第八章  礼仪、文本和药物之味
    引言 唐代前期的御药仪——从令文说起
    第一节 尝药关系在中古的“扩展”
    第二节 医学家族的身分嬗变与药物之味
    第三节 唐代御药仪与医者身分的分化
    余论 文本、身分与被遗忘的“味觉”
第九章  谁能看见五脏与经脉?——视觉经验的塑造与唐代的《明堂图》
    引言
    第一节 明堂图与五脏图——中国古代医学中身体图像的不同知识传统
    第二节 五脏的另一个世界——唐宋五脏图像的传递
    第三节 如何看到经脉与五脏如何塑造生命——医者与“常人”目光的歧途?
    余论:歧途何在?

尾声
第十章  尾声:书籍秩序与为医之体之间的“医者之意”——写作医书与大医身分叙事的浮现
第一节 大医与愚医之间的书籍秩序
第二节 被彰显的为医之体与被遮蔽的感官之知
第三节 写作与身分
第四节 知识可以讲故事吗?——古代文本和当下医学史的写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主编推荐
      本书学术性极强,但思路广泛,写法多样,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内容上,虽然主要涉及医疗史,但时段上涉及整个中古时期,深度上触及政治史、医疗史、身体史、社会史等范畴。
      本书的研究部分基于作者2011年在北京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的*部分。此博士论文在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又获得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vision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学者奖的提名奖。在本书完成的过程中,2016年又先后得到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鲁桂珍纪念奖金和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会人文医学奖金的奖励。
 

精彩内容
本稿主要基于2011年在北京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作者纯熟运用现代史学理论方法,对中古的医学、医疗及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作了极具张力的研究。
  此博士论文在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0年作者获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亚洲医学史学会谷口奖。2013年获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vision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学者奖的提名奖。在本书完成的过程中,2016年又先后得到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鲁桂珍纪念奖金和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会人文医学奖金的奖励。

媒体评论
广泛涉及中古政治史、医疗史、身体史、社会史等的学术精品                                                                                                                              本书学术性极强,但思路广泛,写法多样,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内容上,虽然主要涉及医疗史,但时段上涉及整个中古时期,深度上触及政治史、医疗史、身体史、社会史等范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