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源实践之旅:基于红帽客户的开源建设实践案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3.33
6.0折
¥
89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刘翔,任卫海,方浩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32334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4089756
上书时间2024-09-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目 录?Contents<br />推荐序<br />前 言<br />第1章 开启企业开源之旅 1<br />1.1 现代企业为什么需要开源软件 1<br />1.1.1 现代企业的变化 1<br />1.1.2 什么是开源软件 3<br />1.1.3 企业和开源的关系 4<br />1.2 企业使用开源软件的重要性 6<br />1.2.1 企业离不开云计算、开源、<br />云原生 6<br />1.2.2 开源软件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础 6<br />1.2.3 开源软件汇聚全球科技成果 7<br />1.2.4 打开算力 9<br />1.3 认识企业开源软件 10<br />1.3.1 开源软件存在的基础 10<br />1.3.2 开源软件图谱 11<br />1.3.3 企业版/社区版 12<br />1.3.4 开源软件的供应链 12<br />1.4 开源软件重塑企业IT架构 14<br />1.4.1 组件 15<br />1.4.2 框架 15<br />1.4.3 系统 15<br />1.4.4 基础设施 16<br />1.4.5 云原生 16<br />1.5 企业开源实践和能力建设 17<br />1.5.1 云原生应用 17<br />1.5.2 云原生基础架构 18<br />1.5.3 容器 19<br />1.5.4 开源安全 19<br />1.5.5 开源治理 19<br />1.5.6 开放创新工作坊 20<br />第2章 企业云原生应用实践之旅 21<br />2.1 云原生应用是企业应用发展的<br />核心 21<br />2.1.1 云原生应用带来新的业务交付模式 21<br />2.1.2 云原生应用加速企业敏捷<br />创新 22<br />2.1.3 云原生应用提升用户的最终<br />体验 22<br />2.1.4 云原生应用助力业务的<br />稳定性 22<br />2.1.5 云原生应用助力企业战略<br />规划 23<br />2.1.6 云原生应用缩短创新反馈<br />周期 23<br />2.1.7 云原生应用适配多元算力的<br />发展 24<br />2.1.8 云原生应用适配数据驱动的<br />业务 24<br />2.2 云原生应用的定义和核心原则 25<br />2.2.1 云原生应用的定义 25<br />2.2.2 云原生应用的核心原则 27<br />2.2.3 云原生应用的模型 29<br />2.2.4 云原生应用的关注点分离 32<br />2.3 云原生应用的挑战和误解 32<br />2.3.1 软件架构没有变化 32<br />2.3.2 开发方式带来的挑战和变化 33<br />2.3.3 运维模式需要的改变 34<br />2.3.4 组织架构需要的改变 35<br />2.3.5 对于云原生应用的共识 36<br />2.4 红帽关于云原生应用的构建思路和<br />相关实践 36<br />2.4.1 红帽关于云原生应用的构建<br />思路 36<br />2.4.2 通过红帽赋能实现企业应用<br />现代化 40<br />2.4.3 通过红帽微服务旅程实现应用<br />架构改造 51<br />2.4.4 通过红帽OpenShift提供企业<br />云原生平台服务 64<br />2.4.5 通过红帽开放创新实验室提升<br />企业团队能力 68<br />2.5 企业云原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77<br />2.6 本章小结 79<br />第3章 企业云原生基础架构实践<br />之旅 80<br />3.1 企业基础架构的演进和趋势分析 80<br />3.1.1 阶段一—从小型机到裸机<br />服务器 80<br />3.1.2 阶段二—x86虚拟化 81<br />3.1.3 阶段三—超融合的基础架构<br />以及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82<br />3.1.4 阶段四—应用定义基础<br />架构 84<br />3.1.5 算力的需求是云计算要解决的<br />核心问题 86<br />3.1.6 两化融合和云边协同 88<br />3.1.7 Kubernetes的云原生架构是<br />目前的很优解 90<br />3.1.8 趋势总结 93<br />3.2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现实意义 94<br />3.2.1 应用需求爆发式增长,需要<br />选择更加合适的基础设施 94<br />3.2.2 基础架构的运维需要更加行之<br />有效的方式 95<br />3.2.3 应用形态的多样化和交付格式的<br />标准化 96<br />3.2.4 基础架构团队的技能和改变<br />问题 97<br />3.2.5 企业上云后的窘境 97<br />3.2.6 企业需要面对边缘端基础架构的<br />挑战 98<br />3.3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定义和核心<br />特征 99<br />3.3.1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定义 99<br />3.3.2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核心特征 99<br />3.3.3 对云原生基础架构的误解 101<br />3.3.4 对云原生基础架构定义的<br />共识 102<br />3.4 云原生基础架构的构建思路 102<br />3.4.1 构建不可变的基础架构 102<br />3.4.2 构建能够持续迭代的基础<br />架构 107<br />3.4.3 构建具有韧性的基础架构 110<br />3.4.4 构建异构、开放的混合云<br />架构 115<br />3.4.5 小结 118<br />3.5 红帽关于云原生基础架构的<br />实践 119<br />3.5.1 不可变基础架构的相关实践 119<br />3.5.2 采用混沌工程的相关实践 126<br />3.5.3 混合云基础架构的相关<br />实践 134<br />3.6 本章小结 148<br />第4章 企业开源治理实践之旅 149<br />4.1 开源是共识,是趋势,是改变<br />世界的力量 150<br />4.2 为什么需要管理开源软件 151<br />4.2.1 开源软件已经渗入企业IT<br />环境的各个领域 151<br />4.2.2 开源软件具备非常明显的<br />优势 151<br />4.2.3 开源软件的大规模使用给企业<br />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和挑战 153<br />4.2.4 开源软件的管理需要拥抱创新、<br />防范风险 155<br />4.3 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开源软件 155<br />4.4 开源软件治理框架的4个维度:PPTC 156<br />4.4.1 开源软件治理框架People—<br />建立团队和开源治理组织 156<br />4.4.2 开源软件治理框架Progress—<br />建立流程 158<br />4.4.3 开源软件治理框架Technology—技术和工具 160<br />4.4.4 开源软件治理框架Culture—<br />文化建设 161<br />4.5 企业开源软件治理的1个核心:<br />开源软件评估模型 162<br />4.5.1 为什么要建立开源软件评估<br />模型 162<br />4.5.2 从开源软件使用的4个场景<br />出发构建开源软件评估模型 163<br />4.5.3 开源软件成熟度模型的基本<br />框架 164<br />4.5.4 开源软件评估模型的设计 165<br />4.5.5 开源软件评估模型的角色分工 168<br />4.6 企业开源治理的6个关键任务 168<br />4.6.1 关键任务1—开源技术库 169<br />4.6.2 关键任务2—开源软件<br />管理制度 170<br />4.6.3 关键任务3—开源软件<br />生命周期管理 171<br />4.6.4 关键任务4—开源技术<br />管理委员会 171<br />4.6.5 关键任务5—开源软件创新<br />实验室 171<br />4.6.6 关键任务6—开源软件管理<br />平台 172<br />4.7 开源软件治理实践经验总结 173<br />4.7.1 保险行业推进开源软件治理 173<br />4.7.2 证券行业客户通过六大领域<br />快速提升开源治理能力 174<br />4.7.3 金融行业借助现有架构师团队<br />快速落地开源治理 174<br />4.8 开源治理成熟度模型和认证 175<br />4.8.1 红帽的开源软件成熟度模型 175<br />4.8.2 开源治理认证 176<br />4.9 开源文化 177<br />4.10 本章小结 177<br />第5章 企业容器化实践之旅 179<br />5.1 企业容器化的方式和典型趋势 179<br />5.1.1 企业运用容器技术的几种<br />典型方式 180<br />5.1.2 社区容器云平台发展的路径和<br />未来方向 184<br />5.1.3 企业容器化发展方向 185<br />5.1.4 小结 186<br />5.2 企业容器化之旅 186<br />5.2.1 企业容器化的建设和发展<br />阶段 186<br />5.2.2 企业容器化数据中心的<br />建设 188<br />5.2.3 企业容器化和社区平台发展的关系 190<br />5.2.4 构建稳定的容器云建设团队 190<br />5.3 企业容器化之新的挑战 191<br />5.3.1 企业容器规模化扩张之路是<br />不连续的 191<br />5.3.2 企业容器规模化扩张面临的<br />管理挑战 193<br />5.3.3 企业容器规模化扩张面临的<br />技术挑战 194<br />5.3.4 企业容器规模化扩张与整体高<br />可用性挑战 195<br />5.4 企业容器化之应对策略 196<br />5.4.1 开发友好性—自服务 197<br />5.4.2 运维能力升级—自管理 197<br />5.4.3 全方位安全—策略化安全 199<br />5.4.4 活跃技术生态—紧跟社区 200<br />5.5 企业容器化之解决方案 201<br />5.5.1 从原始需求构建容器云平台—围绕服务进行设计 201<br />5.5.2 企业容器化运行管理框架 202<br />5.5.3 企业容器化运行管理框架未来<br />全景概览 204<br />5.5.4 构建企业级容器云平台的5大场景 20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