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与现实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与现实问题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0.97 4.3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维胜主编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296778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1643396

上书时间2024-09-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学术探讨·

费孝通民族研究思想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马海龙…003

论法律信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黄涛

基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遵循/周少林……024

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基础的当代藏族汉语诗歌/祁发慧……036

·路径探索·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中的“青海经验”/张兴年

多元共生下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及路径研究/羊措……07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制研究/马存芳

从青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思考

/王晓

·治理观察·

疫情防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韩喜玉

抗击疫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梁蕊娇

互动与整合: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背景下的河西走廊民族关系研究

/许凯渤陈 琴

·育人实践·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马存芳雷富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

∥袁睿琴

担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学责任

——对青海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阿进录……15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中国法律史课程

▁▁以汉藏双语法学教育为视域/何 巍




内容摘要

早在2014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然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引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九大实属首次。其中,对于“中华民族”这个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43次,足以说明构建“中华民族”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曾在城乡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和农民致富之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及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研究领域做出显著的学术贡献。费孝通先生在民族研究领域中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美美与共”“文化自觉”及“民族走廊”等思想学说,对当下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本文结合费孝通先生在民族研究领域的相关论述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及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一、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阐释的贡献

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与演变受到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社会背景以及西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方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思想学说的提出以及民族国家纷纷建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中华”一词是取自“中国”与“华夏”两个词[1],而“民族”一词则在古代中国宗族之属与华夷之别论述中初见端倪[2]。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族人口密切互动,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共同保家卫国,为维护国家的完整、独立,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历史上虽然有过不同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形,但是各民族的统治者往往均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传统,即统一的意识。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指的并非是一个自在的民族共同体,而是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在遭逢西方列强侵略过程中,以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为蓝本,形成的一个“国民”共同体。[3]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面临国破家亡、救亡图存的国家危机与民族危急时刻,“中华民族”一词的提出成为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呼声。各族人民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过程中,逐渐缔结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梁启超将日文民族国家理论学说中引入中文语境,率先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呼吁为包括中国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而救亡图存。辛亥革命提出“五族共和”,为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内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国的成立,表明中国的主权属于中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词的内涵也得到扩展,由此前的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所有的各民族人口。”[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继往开来,正在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与国情,提出了科学、现代的民族观,其核心任务与目标在于“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④




精彩内容

本书书立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学术探讨”“路径探索”“治理观察”及“育人实践”四方面,探讨、总结了其理论逻辑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高校铸魂育人实践,以望发挥资政育人之功,进一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教育引导各族人民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