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心理阐释(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艺心理阐释(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33 6.0折 8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枢元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73179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5357051

上书时间2024-09-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鲁枢元, 1946年出生于开封市。人文学者, 长期从事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 ; 先后任教于郑州大学、海南大学、苏州大学 ; 现为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河南大学讲座教授、生态文化研究所所长,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目录

题记

序言/王元化

引论:文学“向内转”与文艺心理阐释

卷一 背景转换中的文学动势

第一章 文学艺术活动的“向内转”

诺伯特·维纳的论断

西方文学的历史性转折

新时期文学的生长层

第二章 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文学的世界整体性

郭沫若的表现主义热情

鲁迅的现代主义色彩

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

“后退运动”与文学进步

社会文化心理动因

第三章 向着心理学呼唤

抹去了的疆界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

世界文学的前景

蓝色幕布上的一块黄斑

卷二 现代心理学参照系

第四章 模糊的心理星云

多维坐标系统

瞎子摸象

悲剧,还是喜剧

第五章 构造主义:砖泥心理学

德高望重的先驱

经验的世界

心理元素与统觉

情感三维说

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

铁铸的铁钦纳

第六章 机能主义:在意识的河流中

聪敏过人的学者

人类意识之流

“意识流”波及文坛

悖于常情的情绪理论

灵与肉的纠葛

第七章 行为主义:没有心灵的心理学

心理学界的“叛乱分子”

人是比狗大一些的东西

心理学操纵控制人类

赫尔的数学化途径

第八章 精神分析:走进心灵的地狱

蒙受误解的弗洛伊德

潜意识与深蕴心理

原始性欲与心理动力

早期经验与人格

梦的解析与文艺心理学

艺术殿堂的门外汉

拉康:永远是弗洛伊德的门徒

第九章 分析心理学:探求现代人的心灵

“加冕王子”的悖逆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潜意识与创造力

原型种种

神话学与原型批评

真诚的神秘主义者

第十章 格式塔心理学:游弋于心物之间

从德国到美国

格式塔质

力的图式与情的表现

顿悟与创造性思维

走向文学格式塔

在人类认识的曲线上

第十一章 日内瓦学派:新的综合

皮亚杰,蜘蛛和它的网

认识的主观性

人与环境的辩证法

思维与语言

智力与情感

“生命就是几何学”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当代西方乌托邦

第三势力的崛起

转向人的内部空间

人的潜能与自我实现

高峰体验

饱含人性的方法论

从科学到乌托邦

第十三章 “维列鲁”学派:驶向社会文化的海洋

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

心理学界的别林斯基

打破机械反映论的坚冰

个性化含义

言语心理机制

从势不两立到对立互补

卷三 文学,在心理学的屏幕上

第十四章 本体论:大地和云霓

漂浮于上层建筑之上的云

艺术世界与心理世界

神韵与格式塔

旋转的陀螺

第十五章 创作论:从深渊到峰巅

教不会的学问

艺术的“生物学”原理

打不开的黑箱子

下坡路与上坡路是一条路

第十六章 价值论:人的内在属性的佐证

文学对社会心理的调节

使人成其为人

重于外者而内拙

文学永不悲观

第十七章 批评论:人类精神的互动

心理批评的源流

途径与方法

模式或形态

以心换心的批评家

第十八章 文艺心理学学科重建

银河系的超复杂系统

测不准原理

怪杰费耶阿本德

烂漫春光何处寻

第十位缪斯

中国传统医学的启示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附录一

学术界评论选摘

周扬关注鲁枢元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陈涌/评鲁枢元的文艺心理研究

王蒙/鲁枢元等人在研究文艺心理学方面成绩斐然

刘再复/文艺研究的心理学方法

戴鹏海/王元化先生晚年谈鲁枢元

谭好哲/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夏中义/文艺心理学的重建曲式

张炯、邓绍基、樊骏等/鲁枢元是中国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学科的创建者和代表者之一

田忠辉/评《文艺心理阐释》

附录二 文艺心理学研究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二章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文学的世界整体性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向内转”在国内批评界曾引起不少非议和责难。即使到今天,也还有一些人仍然用警觉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这种已经司空见惯的文学现象,判定这种文学现象是“步西方现代派的后尘”“拾西方现代派作家的余唾”“是西方现代派腐朽没落的文艺观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回光返照”等等。

这些结论未免过于轻易简率了。

文学现象差不多可以说是人类在宇宙间面临的最复杂的现象了,遗憾的是,人们面对如此复杂的现象,往往容易作出最简单武断的结论。结果,困厄了人们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开挖与探索。

文学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具有世界的整体性的。最初,各个封闭中的民族文学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不期然而形成的某些共同性,可能是基于共通的人性及类似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类进人现代社会以来.信息渠道的疏通与彼此交往的频繁,文学在创作原则、创作趋向创作方法、创作思潮上也将更加容易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的外部空间相互打通后,人类生存面临的某些共同处境,人们对时代变迁的共同感应,将更加容易给各个国家的文学带来世界的整体性。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国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在现代世界,发自人类社会深层的文学运动似乎也联结在同一柄时代的曲轴上。

从20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地图上看,文学的“内向化”趋势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从英美的“意识流”小说,到日本的“新感觉派”小说;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城堡》,到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应包括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和安德烈耶夫,无不显示了文学向内转的轨迹。

对于有些文学家和文学作品,我们应当作出历史性的评价和总结;有些文学现象,我们则必须指出它们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20世纪以来,虽然外向的,写实的、再现客观或模仿自然的文学创作仍旧有着深厚广阔的地层,而内转的文学却已经显示出一种强劲有力的发展趋势。它像春日初融的冰川,在和煦灿烂的阳光下,裹挟着峻峭的山石和冻土,冲刷着文学的古老峡谷。这是一种人类审美意识的时代变迁,是一个文学创世纪的开始。

如果从这一广阔的背景下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那么,中国文学的“向内转”运动并非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今天,而是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就已经开始了的,它和世界文学的“向内转”差不多是同时起步的。这里我们不必去详尽地翻检历史资料,只需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两位干将——鲁迅和郭沫若的创作倾向稍作分析,便可得到印证。

……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文艺心理阐释》是著名学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枢元的文艺心理学研究著作。鲁枢元调动了大量的心理学、文艺学的知识储备,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

※《文艺心理阐释》分为三卷,第一卷分析了20世纪文学整体背景的转换;第二卷对西方典型的九个心理学派进行了梳理,并找出了各流派思想理论中与文学艺术心理相关的环节;在第三卷中,作者结合心理学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文学观,表达了自己对新时期文艺学发展状况的思考。

※本书适合文学理论研究者、文学爱好者阅读,有助于读者从心理学维度感知从创作主体到创作内容、到读者接受等文学艺术活动的整体过程。

精彩内容

本书共分为三卷, 卷一分析了20世纪文学整体背景的转换, 将文艺问题和心理问题放置在人类活动历史的框架中 ; 卷二点评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九个国外心理学派, 并梳理了各流派思想理论巾与文学艺术心理相关的环节 ; 卷三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 从本体论、创作论、价值论、批评论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文学观, 表达了自己对新时期文艺学发展状况的研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