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7.66 4.7折 ¥ 80 全新
库存138件
作者郝琦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086219
出版时间2023-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0元
货号12715186
上书时间2024-09-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弹性化工作制度的普及,虚拟团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虚拟团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将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连接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组织知识资源的均匀分布,而且能够降低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组织运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随着虚拟团队的蓬勃发展,其自身缺陷也逐渐暴露。虚拟团队成员地理位置的分散性、成员间沟通交互的技术依赖性以及成员间深度信任的难以建立均会导致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分享存在一定的障碍。有研究显示,由于成员之间未能实现充分的知识分享,接近一半的虚拟团队终以失败告终。因此,发现促进和阻碍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知识分享行为对虚拟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是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书基于上述研究背景,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对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第1章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虚拟环境和传统环境中知识分享(隐藏)行为有何不同,传统环境下知识分享(隐藏)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否适用于虚拟环境?第二,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有哪些,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构建虚拟团队环境下知识分享(隐藏)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第三,如何理解虚拟团队的有效性,虚拟团队知识分享(隐藏)行为如何影响虚拟团队的有效性?
针对个研究问题,第2章对虚拟团队的概念内涵、特征特点、关键问题、优劣势、挑战与机遇以及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3章对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分享和知识隐藏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梳理了知识分享和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虚拟团队中知识分享和知识隐藏的研究理论框架。
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第4~8章对第3章提出来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第4章主要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验证了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分享的调节中介理论模型。第5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验证了行为信念、规范信念、控制信念分别如何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第6章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理论,验证了人格特质、工作特征以及个人知识分享自我效能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三相交互影响机制。第7章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验证了两个理论模型,个模型是对同事的信任如何影响虚拟团队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第二个模型是领导底线思维如何影响虚拟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第8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验证了辱虐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的知识隐藏行为。
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第9章首先回顾了知识分享和知识隐藏行为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其次探索性地提出了三个研究理论模型:一是知识分享如何通过团队合作来影响虚拟团队的有效性,二是虚拟团队知识分享行为如何影响团队成员的任务绩效,三是虚拟团队领导就下属的知识隐藏对下属个人声誉和创新能力的消极作用。
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书的第10章对各个研究模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提出了如何通过促进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减少其知识隐藏行为来提升虚拟团队效率的实践策略,并指出了本书的研究局限和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本书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文献对虚拟团队和知识分享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同时,本书的研究成果也为虚拟团队的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促进团队成员的知识分享以及提升团队成员和团队整体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虚拟团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连接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组织知识资源的均匀分布,同时还能有降低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组织运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有研究指出由于成员之间未能实现充分的知识分享,接近一半的虚拟团队终以失败告终(Zakaria et al., 2004)。因此,发现促进和阻碍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知识分享行为对虚拟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书首先分析了虚拟环境与传统环境中知识分享(隐藏)行为的差异,然后从社会交换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四个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六个虚拟团队下的知识分享(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后本研究分析了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内涵,从团队层面和个体层面构建了知识分享(隐藏)行为对虚拟团队有效性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书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文献对虚拟团队和知识分享(隐藏)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同时,本书的成果也为虚拟团队的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促进团队成员的知识分享以及提升团队成员和团队整体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郝琦,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信息行为、档案利用服务等。以主要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课题。担任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国际期刊匿名审稿人。
虚拟团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连接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组织知识资源的均匀分布,同时还能有降低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组织运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有研究指出由于成员之间未能实现充分的知识分享,接近一半的虚拟团队终以失败告终(Zakaria et al., 2004)。因此,发现促进和阻碍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知识分享行为对虚拟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书首先分析了虚拟环境与传统环境中知识分享(隐藏)行为的差异,然后从社会交换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四个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六个虚拟团队下的知识分享(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后本研究分析了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内涵,从团队层面和个体层面构建了知识分享(隐藏)行为对虚拟团队有效性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书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文献对虚拟团队和知识分享(隐藏)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同时,本书的成果也为虚拟团队的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促进团队成员的知识分享以及提升团队成员和团队整体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
全新保定
¥ 42.40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
全新武汉
¥ 54.62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
全新武汉
¥ 58.90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
全新北京
¥ 54.92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
全新武汉
¥ 56.20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
全新武汉
¥ 57.20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全新广州
¥ 45.55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全新成都
¥ 31.98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全新长沙
¥ 28.98
虚拟团队中的知识分享与知识隐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全新广州
¥ 47.5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