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史论:转型期的理论与中国视角
  •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史论:转型期的理论与中国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史论:转型期的理论与中国视角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01 4.7折 68 全新

库存9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志松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7853759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5209653

上书时间2024-09-1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志松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日本现代文学和中日文学关系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和文献整理"等。著有《小说翻译与文化建构——以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为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世纪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录

第一编 转型期的理论

第一章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转型 / 003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的破绽与文学研究的闭塞 / 004

第二节 研究范式的转换 / 008

第三节 语言论转向 / 015

第二章 日本的叙事学与物语论 / 021

第一节 叙事人与作家的自我形象 / 022

第二节 叙事方式的社会性与历史性 / 027

第三节 物语论中的叙事人 / 033

第四节 故事结构与类型 / 036

第三章 读者论:文化研究的日本谱系 / 042

第一节 语言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大众读者 / 043

第二节 “国民文学论”和读者论的历史学研究 / 048

第三节 前田爱的现代读者论 / 052

第四节 媒介研究与读者视角的文学史 / 058

结语:重审读者的主体性 / 066

第四章 感性的现象学:日本的身体论 / 069

第一节 欧洲的身心观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 / 070

第二节 作为精神的身体 / 074

第三节 语言与主体性 / 079

第四节 现代化与身体规训 / 084

第五章 “魔女的理论”:日本女性主义批评 / 089

第一节 女性主义批评的三次浪潮 / 089

第二节 重新评价男性作家及其经典作品 / 092

第三节 挖掘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 096

第四节 第三种类型的研究 / 100

第六章 后殖民主义批评与日语文学研究 / 106

第一节 东方主义与日本的殖民地问题 / 106

第二节 殖民地文学研究的兴起 / 112

第三节 日本岛外与岛内的“日语文学” / 117

第四节 日本版东方主义 / 119

第五节 对国别文学研究制度的反省 / 123

结 语 / 127

第二编 重审文学史制度

第七章 日本大众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的重构 / 131

第一节 日本学界:从时代小说到推理小说 / 132

第二节 中国学界:大众文学现实主义观及其瓦解 / 139

第三节 超越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二元对立 / 145

第八章 汉语翻译与汉语写作——“日本文学”的另一个

面向 / 151

第一节 北京官话翻译与现代汉语写作 / 153

第二节 萧萧及其翻译作品 / 160

第三节 21 世 纪 的 汉 语 写 作 —— 新 井 一 二 三 的“ 日 本

趣味” / 167

结 语 / 176

第九章 日本现代文学在当代中国的接受 / 179

第一节 冷战结构下的翻译 / 179

第二节 新时期的翻译热潮与文学观的转型 / 188

第三节 大众文学与翻译的商业化 / 199

第十章 从“小说之发达”到“新文学的源流”——周作

人的文学史观与夏目漱石文艺理论 / 207

引 言 / 207

第一节 文学史书写与现代文化制度 / 209

第二节 周作人与夏目漱石的“余裕论” / 212

第三节 “余裕论”再认识与“美文”的提倡 / 218

第四节 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 223

第五节 心理学观照下的文艺思潮推移论 / 226

结语:“文”与现代文学史书写 / 230

第三编 学术史与学术共同体

第十一章 中国的日本文学史述评 / 237

第一节 谢六逸的《日本文学史》 / 237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文学史 / 240

第三节 面向一般读者的文学史 / 242

结 语 / 246

第十二章 中国的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史——课题与方法 / 250

第一节 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状况 / 251

第二节 21世纪初的研究趋势 / 255

第三节 最受关注的五位作家 / 261

第四节 第四节 其他作家和文学流派 / 268

第五节 第五节 女性文学 / 273

第六节 第六节 文艺理论 / 276

第七节 第七节 翻译文学 / 280

第八节 第八节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因素 / 286

第九节 第九节 日本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因素 / 290

第十节 第十节 战争文学、伪满洲国文学和沦陷区文学 / 296

第十一节 第十一节 总结与展望 / 300

第十二节 后 记 / 307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日本现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转型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文艺批评出现新动向。欧美的各种理论蜂拥而至,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semiotics)、叙事学、现象学、女性主义批评、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等纷至沓来,其热闹景象被三好行雄讥为“类似文明开化期的现象”。的确,在介绍过程中不乏生吞活剥的现象。然而时至今日,“文本”(text)、“叙事”(narration)等术语已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女性主义批评提起的性别歧视也成为文学批评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说,研究范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研究范式上的变化不单是形而上地对这些理论的应用,也包含与日本文化语境的互动。因此,本章就日本当代文艺批评理论展开的文化语境做一个考察,以期有益于理解这些理论在日本的接受。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的破绽与文学研究的闭塞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出现闭塞状态。究其原因,久保田芳太郎认为,主要是因为研究流于琐碎的考证,而放弃了更高层次的价值判断。作为一种研究手法,实证主义本身并没有错,但考证不是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他认为,“文学既然产生于人最根本的存在,那么文学研究专家就应该以某种方式参与人生和社会的批评”。高田瑞穗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指出,当时大批量生产的“作品论”只专注于作品的细节分析,缺少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怀。久保田芳太郎和高田瑞穗均指出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时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质疑所谓的文学研究的自律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三好行雄就曾将文学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侧重文献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作品以及作者的材料;其二是侧重文学批评,通过解读和分析作品的美学特征和社会意义,展开社会批评,表达对人生的关怀。三好认为这两者并不对立,文献调查如果不建立在文学批评的基础上,无异于社会学研究;反之,如果文学批评没有文献调查的实证支撑,其批评也如空中楼阁。总体上看,学院派的国文学研究属于第一种类型,文艺杂志上的文学评论属于第二种类型。

二战之后,在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形成初期,前一种类型的研究在挖掘资料、整理出版基础性文献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如吉田精一和久松潜一共同编著的《近代日本文学辞典》(东京堂出版,1954年),吉田精一和本间久雄等成立“近代日本文学会”,发行杂志《明治大正文学研究》,以客观主义态度研究和解释文献,挖掘了很多资料。

第二种类型的代表是“近代文学派”。“近代文学派”是以杂志《近代文学》的评论家同人为中心的文学流派,成立于1946年1月。他们的文学批评依据的是现代化理论。他们以欧美的现代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准,认为1945年以前的日本社会是“非理性主义的”,没有确立现代人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因此主张日本战后的现代化工程要从建立理性主义和确立人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出发。

“近代文学派”认为,为了推进现代化,文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文学的角度批判现代日本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封建性,以确立现代个人主义和文学的自律性,同时提倡文学的社会化。评论家中村光夫虽然不是“近代文学派”的成员,但也站在与他们相同的立场。他们编写的日本现代文学史,无论是在整体把握上还是对作家的评价上都贯穿了一条主线——审视作家对自我的追求。没有“追求自我”的大众文学理所当然地被排斥在研究的视野之外。他们将批判目标对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和私小说。在他们看来,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固然促进了写实文学在日本的发展,但由于日本现代社会的封建性,在接受欧洲自然主义文学的过程中剥离了其虚构性,描写的小说世界也缺乏社会性。也就是说,与日本现代的政治体制相同,日本在文学领域里也没有能够实现现代化。他们坚持认为只有剔除文学中这些“非现代化的成分”,才能恢复现代小说的两大要素——小说的虚构性和社会性,从而在文学领域里实现现代化。他们所谓的文学上的现代化方向是以欧洲的现代文学为目标的。


……



主编推荐
本书是王志松近年来研究日本现代文学的成果集结,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就日本文艺批评理论变迁、文学史书写和学术史等问题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精彩内容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日本现代文学的成果集结, 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就日本文艺批评理论变迁、文学史书写和学术史等问题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分为三编。即“转型期的理论”主要考察1970年代以后日本的文艺思潮和理论, “重审文学史制度”是受到第一编中理论的影像, 但更与作者的文学作品阅读体验有关, “学术史与学术共同体”是有关中国学术史的文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