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73 6.0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威廉·埃德加·盖洛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ISBN9787569941142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378746

上书时间2024-09-0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威廉·埃德加 ·盖洛 (William Edgar Geil 1865 – 1925),
20世纪初的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探险家,演说家。
迄今为止,一位系统考察过中国长江流域、长城全程、中国十八个行省首府和五大名山的西方人。其著作已被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

沈弘,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外难得一见的珍贵图文资料,整理、编译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记录。目前承担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
出版作品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近年精心编译\"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已经出版了《记录的晚清1842-1873》《记录的民国1926-1949》等

目录
第一章 

 从蓝色到黄色——上海——中国妇女——迷信——鸦片——

 国学

第二章 

 子夜启程——像华人一样旅行——中国饭——南京——贡院——

 科举考试奇观——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第三章 

 从南京到汉口——“荣颜”其人—-有关传教士的陈腐俏皮

 话——传教使团成功吗?——美国客房——拜见端方总督

第四章 

 金沙江——从汉口到宜昌——中国的暴乱和叛乱——圣诞夜——

 老月和扬基旗

第五章 

 过扬子江三峡——从宜昌到险滩——在中国兵船上——红牛

 犊——江难——《圣谕广训》——向美国国旗致敬

第六章 

 天府之国四川——万县——总督眼中的鸦片——义和团问题——婚

 礼早餐——水灾与火灾——中国人的轻信——中国文化与基督教

第七章 

 华人也能争分夺秒——难忘的步行——重庆——无处不在的竹

 子——中式的苦力合同——重庆的传教使团——前往泸州之路

第八章 

 传教的需要——当地人的服饰——泸州——拜访官员——中国

 囚徒——保票——盐井

第九章 

 干旱和当地迷信——中国的水利灌溉工程——官员的荒淫——

 传教历程———位中国乡绅

第十章 

 盛大的欢迎——石洞——“代理”的美德——街头混战——土

 著酋长——老兵勇阿仁——漆树

第十一章 

 官员眼中的铜矿——对孩子的暴行——昭通的众神——中国民

 歌——赌博——不孝之子的死——扶乩殿——阎王殿——杀婴

第十二章 

 解救饥民——回民起事——中国的野兽——狼群的攻击——白

 蜡虫——贞节牌坊

第十三章 

 东川——街景——流浪乐师——悲痛致盲——纸扎的冥间财

 富——海拔一万英尺——活焚麻风病人

第十四章 

 如何旅行——书面协议——中国苦力——射箭比赛——岑总督

 的规矩——血与铁

第十五章 

 中国译员——商业街——带有蕴意的神话——谒见总督——中

 国官场的冷漠——中国的急需之物——叛乱时期的衙门

第十六章 

 云南的电报——中国人表达悲痛的方式——中国的瑞士——对

 作恶者的严厉警告——弑亲者的可怕命运——老潘客栈——神

 秘的“薄荷”——神奇的井

第十七章 

 大理府——恶魔罗刹的故事——一次回民起义——中式疗养

 院——劳作中的中国鞋匠

第十八章 

 鸦片的危害——观音庙——牢不可破的城堡——臭气熏天的小

 客栈——回民的棺材——仁慈的毛拉老师——熏香带来的苦恼

第十九章 

 怪诞的队伍——婚宴——古老的节日——幽灵山谷——怒江的

 妖怪——苦力的迷信——不知感恩的病人

第二十章 

 中国人对洋药的信任——腾越坝子——大同传说——泥煤的起

 源——中国药丸——腾越需要传教士——蓝友三——无价的珍珠

第二十一章 

 掸人村庄——南天——掸人和缅甸人——演戏——当众刮胡

 子——谋杀马嘉理先生——赌场——埋葬鬼魂——日记摘录

第二十二章 

 谬迪——莽撞的厨师─—罐城八莫─—八莫城的传教使团─—

 缅甸的精灵——掸人——前往曼德勒

第二十三章 

 旅途的终点——斩头神灵——仰光——对猫的猎杀——传教士

 的失误——传教士的奉献和传教收获

内容摘要
     第一章 从蓝色到黄色——上海——中国妇女—— 迷信——鸦片——国学 在远离中国海岸30海里的太平洋上,扬子江的颜色依然清晰可见。不计其数的泥沙随江流下,沉积在倾斜的大洋海底。作为陆地的创造者,这条中国的密西西比河,可谓无与伦比。它从西部携带来的泥沙逐渐沉淀,为江苏创造了大片陆地。目前当地人赖以生息,并用来耕作稻米、棉花和小麦的大片土地,原来都是其先人所说的“海”。今天,这条大江还在以掠西补东的方式,从事着扩展疆土的生产,并且搅浑了并不总是太平的太平洋海水。到中国来的游客在看到那低平的海岸之前,也会首先发现那种类似藏红花和巧克力的颜色。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有时会出现一片蓝黄分明的水域,在那里,蓝色的海水与黄色的江水拒绝混合在一起;接着远洋轮会滑过这明显的分界线,从蓝色的海水进入黄色的江水之中。巨大的太平洋远洋轮吃水太深,无法驶入狭小和随潮汐起落的黄浦江口,以直达位于黄浦江上的“上海模范租界”,所以我们只好在离吴淞口这个中国村庄数海里处抛锚停靠。这儿离租界约有12英里②的路程,正好位于黄浦江和扬子江的交汇处。乘客们从轮船换乘拖船,后者载着乘客及其行李溯江而上,越过黄浦江口附近的“天赐屏障”。这道屏障对航行构成了巨大威胁。那儿潮水湍急,巨浪滔天,到处是漩涡,许多不慎驶入此处的平底帆船和轮船在这里遇难。许多海船船长发咒道,该“屏障”并非天赐。 上海是东方的大都市,每一个来到远东的人迟早会来拜访这个城市。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意大利人、日本人、朝鲜人,等等。亨利·诺曼写道:“远东之行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地方,其中之最当然是初见上海……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市,被一条宽阔而拥挤的大河所环绕,虽然其华丽只是表面的,因为上海所有美丽而坚固的建筑全都集中在沿河一带。但我所说的是对上海的印象,这种印象超过了纽约,也远远胜过了旧金山,几乎就像利物浦那样令人难忘。一条宽阔而美丽的林荫大道(当地人叫作外滩)沿着河岸延伸,而外滩的另一侧从头到尾都矗立着商业建筑,全都是世界品质的……外滩的尽头是一片硕大的绿地公园,盛夏的黄昏总会有乐队在此演奏。整个上海灯火辉煌,通宵达旦,还有那些不计其数的电线杆,也会让你想起芝加哥……此外,如果站在甲板上,那么你所看到的,除了汽船上色彩鲜艳的各种旗帜在和风中飘荡,还有领事馆上的旗帜在城市上方飘扬,这场景增添了更多动人的色彩。” 在诺曼写下上述文字以后,上海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早已今非昔比了。美、英、法的租界都远远超过了原来的地盘,一眼望去,外滩那些壮观的建筑和排屋延伸到了几英里之外的地方。大型的工厂正开足马力,生产丝绸、纱线和火柴一类产品,说来遗憾,还有啤酒。看到下面这幅图景是十分有趣的:各色各样的人从这个世界性港口城市的各家工厂和办公楼出来,此时海关大楼上那口大钟的长短针正好同时指在12点的位置上。 P1-2

主编推荐
卖点一:一份呈现20世纪初清末的扬子江史料使用地方志和地形图、拓片、文学作品→这些文献必将成为一个汉学研究图书馆的基石。地方志为盖洛提供了有关各地区当地历史、地理构造和文化习俗的大量细微而详实的信息。收录大量谚语—— 1. 口头相传的谚语。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会的不难,难的不会”“人是铁饭是钢”。 2.文献典籍。盖洛收集的许多谚语来自《古诗源》《三字经》《三国志》等一些常见的古书,例如”来自《汉书》中的“水至清则无鱼”;“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来自《神童诗》等。 3. 成语。“对牛弹琴” “画蛇添足”“望梅止渴”“狐假虎威”。 4. 对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原来就是刻在云南府(昆明)阎王庙的立柱上的。 5. 名人名言。天之所培者,人虽倾之,不可殛也。天之所覆者,人虽栽之,不可殖也。据说它就是由乾隆皇帝所题写的。卖点二:一份20世纪初靠前的扬子江的路线安排:停留36+个地点,跨越2个国家上海→南京→下关→九江→武昌→汉口→湖南岳州/→沙市/→宜昌→新滩→万县→达泸枝→重庆→达永川县→王家亭村→泸州→南井村/→叙州/→柏溪村→天滩→星吉坪→鸬鹚滩→北新街→昭通→大水井→半边井→杨林→范家桥村→东川→昆明→大理府→腾越→旧城→芒允→南天→八莫旅途时长:99天(上海→八莫)沿途摄影留念:500+张交通工具:水、陆交通兼备(船、轿子、徒步)卖点三:一份100年前中国风土人情真实写照照片的内容包括长江流域的众多城镇和乡村的建筑、街道、城墙、城门、庙宇、农舍、贡院、学校、官府、衙门、小桥流水、江河胡海、名山大川、悬崖峭壁、黄土高原和戈壁沙漠等自然景色。涉及了总督、巡抚、外国传教士、社会名流、钱庄老板、少数民族群众之外,还有街头的小人物:小吃摊、茶馆、店铺、鸦片馆、剃头挑子、小贩、工匠、乞丐、苦力、独轮车夫、江湖郎中、朝圣香客、算命先生、妓女、赌博摊子、花轿、婚丧行列,以及衙门里的公堂提审、寺庙里的和尚道士、乡间的水车和放牛娃也都纳入了盖洛的镜头。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许多这样的画面如今在别处已经找不到了。

精彩内容
《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原外文版出版于1904年,是一本考察长江地理地貌及沿江风土人情的游记。书中一百多幅照片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是来华外国专家系统考察和研究长江的第一部著作。《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不仅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初扬子江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详实记录了围绕扬子江的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作者对中西文化作出了比较客观的对比,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格有独到的见解。尤为难得的是,《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大量引用了中国古代的典籍、地方志、游记等资料,加之作者当时拍摄的大量珍贵的纪实性照片,不仅是一次对扬子江历史文化探寻之旅,而且为现在乃至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媒体评论
“这些文献必将成为一个汉学研究图书馆的基础。”                                   -  ------丁韪良 翻译家、教育家  “我认为,该书突出的特点就是引自中文素材的译文。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件包括了诏令、序言、日记、传记等,这些材料以前从未见诸任何其他出版物,其中有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他们对于学者非常珍贵,普通读者对此也会颇有兴趣。”  --------英国汉学家翟林奈(Lionel Giles)  “盖洛对中文地方志的重视和研究在西方作家中确实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他的著作具有学术价值的一个突出特征。”                                                    -------------沈弘  老照片研究专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