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导与控制原理(普通高校十四五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导与控制原理(普通高校十四五规划教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96 6.0折 4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博,樊子辰,于贺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2434431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030592

上书时间2024-09-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控制系统功能与特点
    1.1.1  弹道飞行器组成结构
    1.1.2  控制器系统结构
    1.1.3  控制系统特点
  1.2  弹道飞行器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1.2.1  国外弹(箭)飞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1.2.2  我国弹(箭)飞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1.3  弹(箭)的发展趋势及对飞行控制系统的需求
    1.3.1  发展趋势
    1.3.2  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思考题
第2章  弹(箭)飞行动力学及运动方程
  2.1  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2.1.1  常用坐标系
    2.1.2  飞行器姿态的表示
    2.1.3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1.4  欧拉角速度与三轴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2.2  弹(箭)运动方程
    2.2.1  坐标系间矢量导数的关系
    2.2.2  质点系的质心运动方程
    2.2.3  质点系的绕质心运动方程
    2.2.4  运动方程在坐标系中的投影
    2.2.5  作用在飞行器上的力和力矩
    2.2.6  弹性振动方程
    2.2.7  误差方程
  思考题
第3章  飞行器轨道
  3.1  主动段轨道方程
  3.2  自由段轨道方程
    3.2.1  不旋转地球上的自由段椭圆轨道方程
    3.2.2  射  程
    3.2.3  飞行时间
  3.3  再入段轨道方程
  3.4  落点计算
    3.4.1  航程计算
    3.4.2  落点偏差计算
    3.4.3  射程偏导数和横向偏导数的推导
    3.4.4  落点散布度计算
  思考题
第4章  导航系统
  4.1  弹(箭)控制系统功能与原理
  4.2  惯性导航系统
    4.2.1  平台惯导的姿态角测量
    4.2.2  捷联惯导的姿态角测量
    4.2.3  惯性测速定位
  4.3  天文导航系统
    4.3.1  天文导航的姿态测量
    4.3.2  天文导航直接敏感地平定位
    4.3.3  天文导航间接敏感地平定位
    4.3.4  惯导/天文组合导航系统
  思考题
第5章  飞行器的制导方法
  5.1  制导系统概述
  5.2  主动段制导
    5.2.1  摄动制导
    5.2.2  全量式制导
    5.2.3  基于增益速度的闭路制导
    5.2.4  迭代制导
    5.2.5  基于神经网络的闭路制导
  5.3  被动段制导
    5.3.1  中制导
    5.3.2  再入段制导
  5.4  末制导
    5.4.1  末制导的导引方法
    5.4.2  光学导引头
    5.4.3  雷达导引头
    5.4.4  多模导引头
  思考题
第6章  姿态控制系统
  6.1  姿态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2  姿态控制系统运动模型和频域设计方法
    6.2.1  姿态运动的状态方程和传递函数
    6.2.2  姿态运动的稳定性分析
    6.2.3  连续式姿态控制系统
    6.2.4  数字式姿态控制系统
  6.3  飞行器姿态的最优控制方法
    6.3.1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的描述
    6.3.2  飞行器姿态的最优控制器设计
  6.4  飞行器姿态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6.4.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6.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问题
    6.4.3  线性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
    6.4.4  飞行器姿态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思考题
第7章  飞行控制电子综合系统及硬件组成
  7.1  飞行控制电子综合系统
    7.1.1  时序系统
    7.1.2  电源配电系统
  7.2  敏感测量装置
    7.2.1  陀螺仪
    7.2.2  加速度计
    7.2.3  陀螺稳定平台
  7.3  弹(箭)载控制计算机
  7.4  执行机构
    7.4.1  伺服机构组成
    7.4.2  伺服机构工作原理
    7.4.3  伺服机构设计的关键问题
    7.4.4  伺服系统
    7.4.5  伺服机构的发展方向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1章  绪  

11  控制系统功能与特点

111  弹道飞行器组成结构

    弹道导弹、航天运载器(运载火箭)是依靠液体推进剂或I司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产生推进力,在制导和控制的作用下,把有效载荷送至规定目标、轨道的飞行器。导弹的有效载荷是弹头,航天运载器的有效载荷是卫星或其他空问装置。

    弹道式飞行器由有效载荷、动力装置、弹体结构、控制系统、遥测系统等组成。为了保证导弹发射和可靠使用,还需要有地面设备(测试、监控及发射控制设备)支持,如图l1所示,本书重点论述弹()上的控制系统。

  弹道式飞行器的特点是动力装置(发动机)工作阶段结束即主推进力终止后,飞行器(或有效载荷)沿着自南抛物体轨道飞行。飞行轨道位于以主动段终点、目标点及地球中心三点构成的平面内。对于导弹.主动段终点的飞行参数决定了弹头按自由飞行弹道飞至目标的路线;对于运载火箭,主动段终点的飞行参数则决定了与运载火箭分离后的有效载荷进入空间的飞行轨道。因此,主动段的飞行性能对于保证有效载荷任务的实现起着主导的作用。

    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①控制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投掷精度.保证弹头落点密集度或空间有效载荷入轨精度符合要求;对飞行器实施姿态控制.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的飞行稳定性;在发射前对飞行器进行可靠、准确地检测并操纵发射。

    飞行器在主动段的飞行时间一般较短(战略导弹的飞行时间为26 min.运载火箭为520 min),但是却经受着内外干扰、多种环境条件的恶劣影响,因而飞行器往往会偏离预定轨道和预定飞行状态。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消除或减小这些干扰和影响的后果,控制飞行器准确、可靠地完成飞行动作,最后飞到目标。为了保证飞行器接近预定轨道飞行并能准确交会目标(运载火箭有效载荷的交会目标可视为有效载荷进人空间轨道的人轨点),控制系统必须对飞行器进行轨道调节、姿态保持和控制、动作的有序控制,并提供符合预先规定的主动段终点飞行状态参数,使得当这些参数的组合值与预先规定值相等时,控制发动机关机或抛射有效载荷。

    飞行器控制功能的实现涉及导航、姿态控制、制导和电子综合等方面.它们构成了飞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内容。实现飞行控制系统功能可以采用自主式或组合式。自主式控制系统是敏感(测量)器件、控制装置在飞行器上,不需要飞行器以外的设备或测量参照信息主动配合.而依靠飞行控制系统自身来实现导航、制导和姿态控制等功能。惯性制导是一种自主式制导。组合式控制系统是利用飞行器上的惯性器件与无线电测量装置或星光跟踪器等组合获取导航信息,以实现制导和控制。

    控制系统不仅要完成飞行控制与制导任务,而且要执行对飞行器测试和发射控制的任务。所以,控制系统具有的功能除与飞行状态、任务要求有关外,还与飞行器发射方式有关。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有同定发射和机动发射两种类型。机动发射又有陆基(汽车或火车)机动发射和海基(潜艇,舰船)机动发射两种。不同的发射方式有不同的测试发射控制要求,如同定发射方式的测试发射控制设备在体积、重量、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与车载机动方式相比.条件较优越、限制因素较少。因此.控制系统的功能、使用性必须适应几种发射方式中某一种或几种的需要,保证测试发射控制任务的完成。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弹道导弹基本相似,但在使用方面也有不同点,如贮存期、同定发射方式环境条件等。然而对于载人航天运载器,除要求控制系统应具备的一般功能之外,还在保障乘员飞行安全方面有特殊要求.主要是应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112  控制器系统结构

    飞行控制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导航系统、制导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和电子综合系统四个子系统。

    根据器件的不同.飞行控制系统包含了二三类器件:第一类是敏感器件,如惯性器件、速率陀螺、导航接收设备等;第二类是传输计算器件,包括箭上计算机、通信线路等;第i类是执行器件,如伺服机构、控制发动机开关的电磁阀等。

    飞行控制系统通过导航敏感器件及导航算法解算获得弹()的实时飞行状态参数,根据当前状态参数与目标轨道参数的对比计算,得到飞行中每一时刻的推力矢量方向,并控制弹()姿态使其达到期望的推力矢量方向,并在满足终端约束时控制关闭发动机,以及发出相关的分离、点火等时序指令。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如图l 2所示。

.......




主编推荐

航空航天

普通高校“十四五”规划教材




精彩内容
本书详细介绍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原理,包括飞行器运动描述的基础知识、飞行器动力学模型、飞行器弹道模型、导航原理、制导原理、姿态控制原理和控制系统硬件。全书从基本的坐标系转换和动力学原理出发,由浅入深地、有针对性地对基础原理进行详细推导,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背景对近年出现的新技术进行介绍,帮助学生顺利地从已经掌握的理论力学和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学习中。
    本书可作为于航天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跨专业研究生了解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入门教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