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学术(第44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中学术(第44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4.94 6.0折 75 全新

库存6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汤江浩主编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904314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5840719

上书时间2024-09-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专辑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研究](主持人:苏晖)情理之辩: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资源的二维结构

以李贽为中心的考察

从失控到宽恕:努斯鲍姆愤怒理论的嬗变...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

[文艺学研究](主持人:刘涛)

自然意象的形成与晋宋诗画的转向

无意义符号:从思辨唯物主义到思辨诗学..

自然科学知识如何参与自然审美

一对科学认知主义理论难题的反思

[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主持人:付林鹏)论《洛阳伽蓝记》中的国家意识与正统观念

犹带齐梁:论初唐对梁代七古的转换.

论苏辙对《维摩诘经》的接受..........

[元明清文学研究](主持人:王炜)

《世说新语》文献的生产、流通与晚明“世说”风尚.

清代三家《词品》的词体品评建构与文体价值

单士厘与晚清新式闺秀的身份建构.

[当代文学研究](主持人:张岩泉)

作家韩少功的汨罗模式

再论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危机与转型

《诗刊》的成长;诗刊社的“跨界”与“有声”

一一诗刊社与中国当代诗朗诵及朗诵诗发展关联研究..

[汉语方言研究](主持人:汪国胜)

与格标记的发展演变

山西偏关方言的时体系统

湖南龙山方言“来”的多功能用法及语法化

[语言学研究](主持人:刘云)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越传统节日关键词对比研究・

网络语境中新兴“谓词性X+子”式的态度评价意义及形成探讨............王乎

[古代汉语研究](主持人:曹海东)

论汉字形象产生意义

文言语气词“也”二论

“逃跑”义常用词的使用及其演变

(十三经注疏》中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研究.

[民间文学研究](主持人:孙正国)

中国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类型构成与开发思路

民俗叙事:瑶汉民族共享符号的构筑与认同

以广西富川刘仙娘信俗为例.

网络民俗

一媒介化时代民俗的空间衍变、关系重构与新民俗生产

[经学与文学研究](主持人:安敏)

《宋史・艺文志》经部宋人四家佚著考述

“恭”的礼义内涵及其学理阐释

顾炎武“经学即理学”说辨析...

《华中学术》来稿注意事项.



内容摘要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有着深厚的中国理论资源基础,特别是由儒家伦理而形成的一套伦理教化体系,对其影响颇深,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也都受益于这套伦理体系。问题在于,作为一种伦理和道德立场而言,儒家伦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伦理和道德的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而言,儒家伦理也并非唯一的标准,会受到道家、佛家等其他伦理思想的影响。对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而言,它“强调伦理和道德的批评立场,运用历史和辩证的方法寻找文学形成的伦理因素,把文学涉及的一切问题都纳人伦理和道德的范畴加以讨论,力图从伦理和道德的视角重新发现文学的价值”。因此,受儒家伦理发展和变化的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所强调的伦理和道德立场的资源基础也是受时代因素左右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探讨在晚明心学思潮影响下,传统儒家伦理受到的挑战,以及在此背景下,文学伦理学批评资源的二维结构。

一、儒家伦理的“情”“理”分野

儒家伦理思想植根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更是架构宗族、社会和国家的伦理基础。其伦理思想受时代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西汉时期,董仲舒吸取了法家、墨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宜扬天人感应之说,将储家伦理思想神学化。到了宋明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变成以孔孟儒学伦理为基础,融儒、道、佛伦理思想于一体的理学,强调以“理”为最高范畴,宜扬“存天理,去人欲”,进而建构起一整套完备的封建伦理思想体系。

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伦理思想,他们在理与欲、义与利的问题上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这一时期出现了理学伦理思想与反理学伦理思想的分野,进而呈现出在道德评价问题上的对立。在此背景下,标榜重新发现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李势,也被界定为“异端”伦理思想的代表。奇怪的是,这个“异端分子”虽被当时人认为是背叛孔孟的“名教罪人”,却被近人称为“启蒙英雄”,甚至是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实际上,李贽既非罪人,也不是英雄,其思想“近承王畿、远绍阳明、学主童心、融通三教”2],他对儒家伦理的批判谈不上全面,更不言颠覆,李贽“对道学人物的批判以及所遭遇的反批判,预示着心学时代行将结束,心学运动所推动的儒学世俗化将重新被扭转至儒学精英化、知识权威化的方向发生转变”3]。从这个意义上讲,李贽只是儒学世俗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深受其影响的袁宏道、陶望龄、焦蚣、谢国桢、冯梦龙等人亦无出其右。他们高扬“情”的旗帜,肯定人的“私欲”,使“情”也成为儒家伦理的重要一端,将以“理”为尊的伦理结构演变为“情”与“理”交织的二维结构。也就是说,除了尚“理”的儒家伦理之外,尚“情”也成为伦理评判的重要一维。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资源,儒学伦理的变化带来的是评价标准的变化,以及教海方式的变化。对于文学创作活动而言,本是感性与理性共同参与的结果,正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但受理性支配的影响,作为创作原动力的“情”最终让位于“礼”。当“理”被有意识地进一步放大,并最终成为文学的表现目的时,载道、传道、宗经和征圣便成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心学思潮兴起后,“情”与“理”之间呈现出分野甚至对抗的态势,作为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一维,“情”再度进人人们的视野,此前定于一尊的“理”受到了“情”的强烈冲击,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尚“情”文学的兴起,更有文学观念的变化以及评价标准的更新。



精彩内容
《华中学术》一贯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辑、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批评、古典文献学研究、宋代文学文献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现代汉语、汉语方言研究、民间文学研究、书评与译注、经学研究等栏目来区分,分别刊发系列研究论文,采用主持人负责制,展示各个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相关成果。就本书稿来说,《自然意象的形成与晋宋诗画的转向》《单士厘与晚清新式闺秀的身份建构》《作家韩少功的汨罗模式》《与格标记的发展演变》《基于复杂网络的中越传统节日关键词对比研究》等文章各有精彩。总之,这是一本反映了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新动向的佳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