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74 6.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理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43313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0839989

上书时间2024-08-3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理,女,1982年5月生,湖南湘潭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0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管理学院,取得管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取得湘潭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体育治理、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社会组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及学术会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省教学成果奖1项。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县域群众体育治理转型与社会力量参与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治理的主要观点与评析
  第三节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资料收集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第二章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与县域群众体育体制改革的适切性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条件探讨
  第四节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个案简介
  第一节  C县社会经济及体育事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C县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治理的科层制逻辑
第四章  体育社会组织参与C县群众体育治理的实践
  第一节  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的“行政吸纳”
  第二节  体育社会组织的参与对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绩效的影响
  第三节  “政社合作”的局限性
第五章  公民参与C县群众体育治理的实践
  第一节  政府对公民参与平台的搭建
  第二节  公民参与对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绩效的影响
  第三节  “政民合作”的局限性
第六章  企业参与C县群众体育治理的实践
  第一节  政府对企业资源的整合
  第二节  企业参与对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绩效的影响
  第三节  “政企合作”的局限性
第七章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反思
  第一节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困境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困境的成因
第八章  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转变政府观念,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二节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发展战略
  第三节  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
  第四节  强化目标认同,提高社会力量的合作能力
  第五节  加强多元协同,实现主体间的网络化合作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节县域群众体育治理转型与社会力量参与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县域群众体育工作在新时代体育治理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首先,县域群众体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最多。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县域群众能否充分享受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成果。其次,县域群众体育工作承上启下。从群众体育管理工作的职能来看,当前我国国家级体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群众体育政策的制定和方向引导,省市一级的体育行政部门仍以制度性、规划性、指导性的工作为主…,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则要具体负责国家、省市级群众体育方针政策在广大乡镇、村(居)委会的具体操作,因此,县域群众体育工作具有上通下达、城乡兼顾的特点,承担了大量具体而繁杂的工作任务,是我国群众体育各项方针政策得以在基层贯彻、实施的保证。作为国家群众体育事业的基础,县域群众体育的治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群众体育整体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在认识到县域群众体育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参与逐渐成为县域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县域群众逐渐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承担县域群众体育发展重要职责的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力却严重不足,县域群众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困境。①资源匮乏。当前我国县级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经费的预算支出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投人的总量和人均经费都偏低,政府财政投入能力与县域群众体育需求增长不相匹配。②职能弱化。当前我国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总体上出现了工作人员编制大幅度减少、职能弱化的现象。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自身的能力与基层群众体育结构的复杂程度不相匹配。③供非所求。在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资源匮乏、职能不断被弱化的同时,县域群众体育“供非所求’’的现象也十分突出,  “政府本位”下对县域群众体育需求理解的简单化和政绩导向与县域群众体育需求的多元化不相匹配。

综上所述,政府单一主导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县域群众体育发展的需要,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县域群众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来,强调多元主体权力与资源分享的“治理”一词迅速成为我国政府、学术界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政治话语;党的十九大则充分关心民生诉求,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开展合作治理逐渐成为中国政府用以解决各种公共与社会问题的新型手段,我国群众体育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已成为一种共识。作为国家和省、市群众体育政策的执行者,县域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者,县级体育行政部门也必须对“全而弱”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进行变革,实现从政府单一主导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众体育治理转型。

不管是基于县域群众体育发展现实困境的考量,还是回归群众体育的“社会本位”,引人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县域群众体育治理转型既是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履行的责任,也是回应县域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破解县域群众体育发展困境的良方。然而,当学界兴起‘‘体育治理,,研究的热潮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现有的关于体育治理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价值层面的描述,即从宏观层面上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社会力量参与群众体育治理这一问题。事实上,作为一种源起于西方的理论,学术界对治理理……



精彩内容
     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是解决体育行政部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问题的良方。
    本书通过对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进行探讨,构建了合作治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中部省份的C县为实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在传统县域群众体育管理向群众体育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真实的合作互动关系,解析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态度和举措,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县域群众体育治理的成效和局限性。基于实践经验和理论建构之间的张力,探讨提升社会力量在县域群众体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改善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县域群众体育治理中合作关系的有效路径。
    本书适合从事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