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承载力评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承载力评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2.18 6.4折 12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解智强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693693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1519314

上书时间2024-08-3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政策背景

 1.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与特点

 2.2 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

 2.3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2.4 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第3章 地下空间规划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3.1 概述

 3.2 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3.3 性要素逐项排除

 3.4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3.5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社会经济价值评价

 4.1 地下空间开发价值分析

 4.2 社会经济价值影响要素分析

 4.3 地下空间社会经济价值评价模型

 4.4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承载力

 5.1 概述

 5.2 地下空间现状容量计算

 5.3 地下空间开发容量估算方法

 5.4 基于承载力分析的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建议

 5.5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重点区域地下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模型

 6.1 重点区域地下空间规划特点与决策过程

 6.2 重点区域地下空间规划知识表达与决策方法

 6.3 重点区域地下空间功能设计

 6.4 重点区域地下空间布局设计方法

 6.5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布局模型

 7.1 需求分析

 7.2 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现状

 7.3 管线供应需求预测模型

 7.4 管线运行水力时空模拟

 7.5 管线综合优化布局模型

 7.6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8.1 设计原则

 8.2 设计规范

 8.3 系统设计描述

 8.4 系统功能设计

 8.5 数据库表设计

 8.6 系统具体实现

 参考文献

第9章 应用案例——以昆明市为例

 9.1 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9.2 地下空间开发社会经济价值评价

 9.3 地下空间可供有效利用容量估算

 9.4 地下空间开发潜力分析

 参考文献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0.2 展望



内容摘要

1.1研究背景

地下空间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从开发和利用角度看,地下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的土层或岩层中天然形成或人工开发的空间场所(童林旭和祝文君,2009);二是从实际开发角度看,地下空间是指属于地表以下主要针对建筑方面来说的一个名词,它的范围很广,如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地铁、矿井、地下防空、穿海隧道等建筑空间。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目的、作用、规模、范围等都应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滞后或超前都是不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发展加速,“城市病”日益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愈加重要,通过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科学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汲取国际成功经验,注重品质发展,可以实现地下空间开发的多功能利用,统筹缓解城市灾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钱七虎,2019)。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节能的新趋势。

中国人均GDP2005年已超过1700美元,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2019年末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48亿人,城镇化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同步加快发展成为必然。可以预计,今后20年或更长时间,仍将是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例如,中国将有近30个城市进入城市地铁与轻轨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预计今后五年城市地铁将增加500~600km或更多,其中上海与北京将分别以每年40km或更高的速度发展地铁。中国的城镇化只有走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是:在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编制,制定政策法规,理顺管理体系,推进地下空间建造技术创新与进步,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初步形成与地面建筑相结合的地下人流、物流的公共空间体系以及构筑城市综合防灾综合体系。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可开发的资源量为可供开发的面积、合理开发深度与适当的可开发系数之积。2012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228km2,按照40%的可开发系数和30m的开发深度计算,可供合理开发的地下空间资源量就达到3873.60亿m2(刘兴环,2015)。这是一笔很可观且又丰富的资源,若得到合理开发,那么将对扩大城市空间、实现城市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一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浅层部分可利用空间逐渐减少,深层开挖技术和装备逐步完善,为了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开发将逐步向深层发展。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成本较大,世茂集团深坑酒店就是充分利用了废弃采石坑的地下空间,成为海拔最低的酒店,深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未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课题。在地下空间深层化的同时,各空间层面分化趋势越来越强。这种分层面的地下空间,以人及为其服务的功能区为中心,人、车分流,市政管线、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分置于不同的层次,各种地下交通也分层设置,以减少相互干扰,保证了地下空间利用的充分性和完整性。

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改善地面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城市在发展地下交通、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的同时,还应提倡建设城市地下市政管线公用隧道,将自来水管、排污管、供热管、电缆和通信线路纳入其中,这样可缩短路线长度30%,还易于检查和修理,不影响地面土地的使用。有条件的城市还可以发展地下垃圾处理系统,消除垃圾“围城”现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得到了大发展,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一是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地铁建设推进了城市定向、有序的发展,并带动了地铁沿线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地下商业交通的开发利用;二是城市高层建筑的“上天入地”推进了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三是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防护潜能,提高了城市综合防灾抗毁能力;四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精彩内容

本书从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影响因素众多且耦合性强的特性出发,建立地下空间规划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社会经济价值评价模型,并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建设现状,构建城市地下空间承载力模型。本书应用案例推理、多种判据、经验公式等方法,建立重点区域地下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模型:通过负荷预测、管网模拟、多管线优化等,建立地下管线综合布局模型;建立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承载力评价系统,从而为推进地下空间规划开发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平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辅导用书,也可供从事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相关从业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