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营建学:世界营建学史简编:abbreviate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回归营建学:世界营建学史简编:abbreviated edition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6.5 6.4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恩伦,罗志刚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57379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355387

上书时间2024-08-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薛恩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32年出生于天津,1951年由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营建系学习,1952年营建系改名为建筑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建筑实践和设计理论研究,曾在《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发表过多篇论文,目前继续致力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已编写《现代建筑名作访评》和《古代建筑解读》两套系列丛书。本书是第三套系列丛书《拙匠札记》的部。 
罗志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规划师,教授级高工。1968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1987年由临汾一中毕业后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攻读建筑设计;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薛恩伦先生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硕士毕业后支边到广西北海市规划局工作;2000年再次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赵炳时教授、尹稚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陈秉钊教授;2006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副总工、院长助理。长期从事城乡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主持、审定规划设计项目数百项,兼事建筑设计和营建学理论研究,曾在《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等发表过多篇论文,目前继续致力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管理与实践。已编写《从城镇体系到国家空间》和《“”与世界轴——基于新陆权主义的空间重构》两本专著。

目录
1从建筑学回归营建学
 1.1“Architecture”译名的困惑:建筑学?营建学
 1.2维特鲁威的贡献
 1.3《营建学十书》中文译本的缺憾
 1.4摩根的英文版《营建学十书》目录与内容摘要的中文译稿
 2中国古代营建学的成就
 2.1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营建学的影响
 2.2中国史前期的营建学
 2.2.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河姆渡遗址与半坡聚落
 2.2.2良渚古城
 2.3万里长城与中国大运河
 2.4汉族古代殿堂、庙宇的营建特点
 2.4.1榫卯、斗棋与预制装配的梁柱木结构体系
 2.4.2从高台殿堂到屋基、屋身、屋顶三段式殿堂制式
 2.4.3有机组合的院落式总体布局
 2.5多元化的各民族营建学
 2.5.1汉族的江南水乡:嘉兴的乌镇
 2.5.2黄土高原的窑洞
 2.5.3藏族的布达拉宫、贵族庄园与民居
 2.5.4千户苗寨与千年瑶寨
 2.5.5福建客家土楼
 2.5.6侗族鼓楼与风雨桥
 2.6中国的古典园林与名山风景区
 2.6.1中国的古典园林
 2.6.2中国的名山风景区
 3外国古代营建学的发展与世界营建学谱系
 3.1古西亚、古埃及与伊斯兰的营建学
 3.1.1古西亚的营建学
 3.1.2古埃及的营建学
 3.1.3伊斯兰的营建学
 3.2古希腊至文艺复兴的欧洲营建学
 3.2.1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营建学
 3.2.2欧洲中世纪的山城营建学
 3.2.3欧洲文艺复兴的营建学
 3.3古代美洲的营建学
 3.3.1北美洲印第安人的营建学
 3.3.2中美洲玛雅人的营建学
 3.3.3南美洲印加帝国的营建学
 3.4世界营建学谱系探索
 4西方现代营建学的理论、营建大师及其作品
 4.1新兴城市、新古典主义与新艺术运动
 4.2美术与工艺运动
 4.3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与营建创作
 4.4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高技派营建
 4.5美国早期的营建学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营建理论
 4.6密斯·范德·罗厄的构成主义与国际式风格
 4.7路易斯·康对古典营建元素的探讨
 4.8罗伯特·文丘里与后现代营建思潮
 4.9解构主义与弗兰克·盖里
 4.10芬兰的营建大师阿尔瓦·阿尔托
 4.11美籍华裔营建师贝聿铭
 4.12勒柯布西耶对现代营建运动的引领作用
 5中国当代营建师的崛起
 5.1吕彦直与南京中山陵
 5.2关肇邺与清华大学校园
 5.3张锦秋与长安意匠
 5.4庄惟敏与营建策划
 5.5崔恺与本土设计
 5.6严迅奇与香港营建
 5.7孟岩与都市实践
 5.8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工作室
 5.9马清运与蓝田“井宇”
 5.10张利与简盟工作室
 5.11王澍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5.12张轲与标准营造
 6城市规划学的发展趋向
 6.1规划、规划学概述
 6.2古代城市规划学融于“营建学”中
 6.3现代城市规划学的诞生
 6.4现代城市规划学的成就
 6.5现代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6.6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新技术革命
 6.7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7景观营建学的发展趋向
 7.1景观营建学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
 7.2雕塑在城市空间中的作用加强
 8营建师的培养与营建师的工作
 8.1营建师的培养与梁思成的教学思想
 8.2营建师的工作
 8.3营建事务所的经营管理
 9质疑《广义建筑学》与《建筑学的未来》
 9.1什么是“广义建筑学”
 9.2“广义建筑学”对“维特鲁威营建学”的理解
 9.3《广义建筑学》与《建筑学的未来》中值得商榷的观点
 9.3.1“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
 9.3.2“三位—体:走向建筑学一地景学一城市规划学的融合”
 9.3.3“美术、工艺与建筑相融合”始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
 9.3.4营建师中的巨人
 9.3.5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附录:摩根的英文版《营建学十书》第二书至第十书之目录与内容摘要的中文译稿(接1.4)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内容摘要

1.1“Architecture”译名的困惑:建筑学?
营建学?
长久以来,我国学术界把“Architecture”译为“建筑”“建筑物”“建筑学”,甚至“建筑艺术”。“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含混不清,既误学又误国。中文“建筑”过去的常规含义是“房屋、建筑物”,常规理解中的“构筑物”也不是建筑,所以“建筑学”就是关于房屋的学问,这就导致建筑师的作用就是设计房屋,不太关心城市的总体形象。因为建筑师只管建造单体,而忽略了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协调。
况且“建筑”二字常常分不清楚,说的究竟是房屋还是“建筑学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第一页便提出“建筑”一词是从“日语汉字”引入,但没有说明细节。①相关资料说明,1902年满清政府指定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了《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在大学分科目表中把工科科目分为:
“工艺科目之八:一日土木工学、二日机器工学、三日造船学、四日造兵器学、五日电器工学、六日建筑学。”其中,建筑学科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建筑科为蓝本,留日学生归国后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建筑学课程,中国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是中国最早开设建筑学课程的学校。②
英文architecture的日译汉字词汇曾有两种译法,一个是“造家(术)”;另一个是“建筑(学)”。1862年日本首次将architecture 译成“建筑学”,将architect译成“建筑术的学者”。“造家术”于1864年开始出现于日本,著名的东京帝国大学授业的课程先是用“建筑学”一词,1874年将“建筑学”改为了“造家术”。日本的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于1894年发表文章指出:architecture的语义源自希腊,有绘画、雕刻和桥梁、船舰等多方面的含义,而“造家术”不能涵盖整个architecture的意义,所以应该翻译为“建筑学”。③由于清政府拟订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建筑科为蓝本,我国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苏州工专、中央大学、东北大学与北平大学也都继续延用“建筑学”一词建立建筑系。

当今在英日字典中 architecture的日译为:アーキテクチヤー,建築,アーキテクチヤ,結構,建築物或建築術,建築学,建築。“建築学;建築様式;建築物”,日语汉字的解释便有3种,这很不清晰。因此,再从日语译成中文时就更不清晰了。而“建筑”一词在日语中首先是动词,指“修建、建造”的意思,其次才是名词“建筑物”。所以日语中“建筑学”的意思其实是“修建学”“建造学”。建造,除了可以建造房屋外,还可以建造城市、市政工程、园林等。日语的“建筑”(动词)与当今中文的“建筑”(名词)不是一回事。今天的中文直接使用日语的“建筑学”是不妥的。
再看牛津英语大辞典的解释:architecture是“art or science of building”,意为“房屋的艺术或科学”。按此含义,把architecture译为“建筑学”或许并不算错,意思就是关于建筑物的学问。但实际上,architecture是在现代语境下才收缩为“建筑物(房屋)的学问”。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Vitruvius)所著的《营建学十书》(The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其中记述了确定城址、选水源、定方位、建城墙、划街巷、布路网、选择材料、各类房屋布局、主要公共性房屋形制、各类施工机械等内容,非常综合,包含了当时的城市规划和房屋设计、建造以及市政工程等内容,并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学问。
反思梁思成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在清华大学创办的“营建系”,就比后来“建筑系”的命名好得多。“营”为筹划、经营、管理、规划等多重含义;“建”为建设、建造。“营建”很好地对应了“Architecture”的全部含义。①汉语中“建”“筑”“造”三个字的含义很接近,建房、造房、筑房基本上是一个意思。1931年,梁思成曾应朱启钤的聘请,出任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员和法式部主任,②梁思成在编写《清式营造则例》和宋代《营造法式注释》时,反复强调“营造”二字的重要性。其实,不仅是古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私营“建筑工程公司”也都称为“营造厂”。1948年,梁思成先生特意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更名为营建系,梁思成先生在讲授“概论”课时也说过,他不……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探讨一项“学科名称”及其发展的过程与未来,这门学科就是“营建学”(Architecture)。长期以来,人们都称它为“建筑学”,但是“建筑学”是日文、日文中的汉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拟订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是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建筑科(Architecture)为蓝本,此后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继续沿用,并成立“建筑系”。梁思成先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清华大学创办的“建筑系”于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特意更名为“营建系”。梁思成先生在讲授“概论”课时说过,他不喜欢“建筑”二字,说它不是中国的,它是由日本汉字移植过来的舶来品。梁思成先生还说,他喜欢“营建”二字,它涵括了规划、设计、建造等。“营建”是传统的古汉语,如“匠人营国”“营造法式”等。“营建”恰当地对应了维特鲁威在《营建学十书》中提出的“Architecture”。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靠前社会认可。事实说明,中国的“营建学”比古罗马还早2000年,只是中国古代没有人明确提出。中国古代的营建师被称为“匠人”,故而有“匠人营国”之称。 本书概述了古今中外“营建学”的发展历史,并且探讨了“世界营建学谱系”。探讨世界营建学谱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弗莱彻(Banister Fletcher)在《比较法世界建筑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一书中画了一棵大树,可视作图表,有人称之为“营建之树”(Family tree of Architecture)。实际上,应当译为“营建学谱系或族谱”。这棵大树实在太不靠谱,不仅有“大欧洲主义”之嫌,而且也缺乏基本的科学分析。 在介绍中国营建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特意加强了对少数民族营建学的介绍。此外,我们还特意增加了一章“中国当代营建师的崛起”。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营建规模很大,人才辈出,国内新生代的成长已经缩小了与国外优选大国营建师之间的差距,有些营建师或许正在超越当代国外的大师。当代中国营建师的作品不仅应当在国内介绍,也应当让国外了解。本书很后一章是质疑《广义建筑学》与《建筑学的未来》两部著作,虽然这两本书真正阅读过的人并不多,但是书中的观点值得商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