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滦东壮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滦东壮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37 4.3折 99 全新

库存34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厉辞,曹明迪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67685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13778646

上书时间2024-08-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厉辞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东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河北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考古学会理事。编著《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旅游发展新思路与对策研究》一书。主要参编著作包括:《滦东抗日根据地》《秦皇岛记忆》《红色沃土——秦皇岛历史上的100个红色记忆》X《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X《长峪山村志》X《中国共产党秦皇岛地方编年史(1921一2021)》等。

曹明迪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员。参与筹办“伟大历程光辉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等大型主题展览。参与撰写《军博之声——军事博物馆解说员文集》。发表《解说拾忆》《“天上的来客”在七里海畔获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档案工作简述》等文章。



目录

第一章星星之火滦东战歌

第二章 理想者的血与歌

——记孤悬敌后的滦东文艺战士

第三章 第一个文艺团体

——尖兵剧社

一、“尖兵”社歌响彻滦河两岸

二、艺术源于生活——记尖兵剧社社长黄天三、冼星海、周巍峙授业的音乐家——今歌四、杨家峪突围战——酾酒祭黄天、今歌

第四章冀东文艺三剑客一、挺进滦东的“三剑客”二、“冀东文艺三剑客”之刘大为三、“冀东文艺三剑客”之管桦四、“冀东文艺三剑客”之黄河

第五章冀东乐坛四杰

一、冀东“乐坛四杰”之一音乐教员周方二、冀东“乐坛四杰”之曲画双绝耿介

三、冀东“乐坛四杰”之走在大路上的音乐家——劫夫

第六章 尖兵剧社二三事

一、从“尖兵”到“胜利”——韩大伟

二、文艺战士与军事干部——王舒、舒江

三、从“男扮女”到“女扮男”记尖兵剧社文艺女兵

四、文艺兵的抗粮抗捐斗争

五、滦东文艺兵的“土改宣传”

六、咽喉要塞的“对台戏”

第七章前锋剧社

一、孤悬敌后的文艺前锋

二、再走长征路——秦兴汉

第八章海滨剧社

一、朱燕与“七月剧社”

二、从“七月剧社”到“海滨剧社”

三、知是故人来——仲先滦东二三事

第九章红色摄影家在滦东

一、滦东抗战的“光影战场”

二、方寸间的山河——雷烨、沙飞、张进学

三、《晋察冀画报》社冀热分社在滦东与热南

四、罗光达的光影滦东

五、风雨际会观河山——齐观山在热南

六、吴群与攻克昌黎城的勇士们

第十章《救国报》风云

一、全面抗战中的《救国报》

二、像对待“谷壳”一样认真——编辑孔祥均

三、碣石奏响大风歌——编辑陈大远

四、《救国报滦东版》二三事

第十一章滦东的十二军分区文工队

一、十二军分区文工队溯源

二、牺牲在滦东的模范宣传员晓峰

三、十二军分区文工队队长、老红军秦世杰

第十二章群星璀璨

——战斗在滦东的文艺工作者

一、赤崖抗日中学与大众剧社二、滦东影社与大众影社

三、滦东文工团的创建与发展始末四、昌黎县文艺宣传队的活动五、不慕荣利的文艺兵刘恕

六、冀东区党委文艺工作团与团长李时、连衡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滦东第一支“文艺轻骑兵”八、秦皇岛革命诗歌拓荒人王长清、李晋泽

第十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滦东文化工作大事记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第一章星星之火滦东战歌

“滦东”是滦河以东地区的简称,位于冀东东部,北靠燕山山脉,南临渤海海湾,西望京津、东扼东北,地处华北、东北两大区域的接合部,包括滦河以东的卢龙、临榆(今抚宁、海港区、山海关一带)、抚宁、昌黎、青龙县和迁安市(今迁安市)大部、迁西一部,即滦河东岸今秦皇岛地区为主的狭长地域。滦东虽然地域狭小,但地理位置优越,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全面抗战时期,此地曾是日本侵略者从东北向华北蚕食,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桥梁地带,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热辽根据地的前哨阵地和向东北发展的重要基地。

中国军歌发源之地

滦东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艺术史是滦东地区社会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华章,也是了解滦东文化传承、历史沿革和社会生态的一扇窗口。在古代战争中,文化艺术在滦东地区就起着重要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代名相管仲就在滦东创作出中国最早的军旅歌曲《上山歌》和《下山歌》。

《上山歌》:“山嵬嵬兮路盘盘,木濯濯兮顽石如栏。云薄薄兮日生寒,我驱车兮上巉蚖。风伯为奴兮俞儿操竿,如飞鸟兮生羽翰,陟彼山巅兮不为难”。

《下山歌》:“上山难兮下山易,轮如环兮蹄如坠。声辚辚兮人吐气,历几盘兮顷刻而平地。捣彼戎庐兮消烽燧,勒勋孤竹兮亿万世”。

周惠王十三年(664),山戎入侵中原,攻打周王朝北部边境燕国。齐桓公出兵助燕,打败了山戎,占领令支国。令支国君密庐逃到孤竹国求助。齐桓公又遣大军伐孤竹,史称:“北伐山戎,荆令支,斩孤竹而南归”。孤竹国即位于滦东北部卢龙、迁安山区一带。一路山高且险,车行费力。管仲编写上山下山之歌,让士兵们边唱边行,不时翻越峻岭。桓公感叹不已,问管仲是何原因。管仲回答:“凡人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士兵们一唱歌就感到快乐并且能忘记了疲倦,就有兼程之功。此两首军歌早于公众耳熟能详的秦国军歌《秦风》260年,是我国最早的军旅歌曲。

文艺具有形象、直观和感染力强等特点,宣传效果好。皮影、评剧、落子、秧歌等众多的文艺形式在冀东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艺也成为抗日救亡的重要宣传手段。滦东根据地建立后,各类文艺团体纷纷组建,深入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为抗日宣传发挥积极的作用。

滦东沦陷与文化侵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滦东地区成为日军由东北入侵华北的咽喉。华北首冲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燕山山脉及万里长城的东端,枕山襟海,地势险要。1933年1月,日军入侵山海关,中国军民奋起反抗,史称“榆关抗战”,标志着“长城抗战”的开端。中国军队在界岭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滦东及周边的长城各口,顽强抵抗、浴血奋战。左翼作曲家麦新创作的著名抗战救亡歌曲《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就是为歌颂当时在滦东长城关隘与日军近战肉搏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而作。蓄谋已久的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长城各口相继失守,国民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得进入。中华民国与伪满洲国也因此事实上以长城为界。大批东北军民在滦东流亡入关,滦东群众最先体味到《松花江上》等流亡歌曲中东北军民失地流亡的悲惨命运。

日军侵占滦东后,在长城内外实行“奴化”统治。在长城以南“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统治地区,日伪政权制定了各类“奴化”文化教育政策,并与军事、政治进攻密切配合,推行改化教育和反共以及各种欺骗宣传,达到其“掌握民心”的政治目的。日伪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类学校,教育大权都控制在日本“顾问”手中,使教育为日本侵略政策服务。各级学校,日语被列为必修课,经书和“修身”是主要的课程,历史、地理等课本被肆意篡改歪曲,凡有爱国思想的内容全被删掉。用奴化教育来宣扬封建主义的奴隶道德,进而磨灭学生和民众的反抗意识,使其甘当日本统治下的“顺民”。日本侵略者还提倡“尊孔”“祀孔”的活动,堂而皇之地举办祀孔典礼,来欺骗和毒化人民群众。

在长城以北的伪满洲国统治的青龙县境内,日军一面进行屠杀与“集家并村”,一面进行更为露骨、毒辣的精神腐蚀。日军建立协和会,规定年满16岁以上的男女都要加入协和会,并接受“日满协和”“日满亲善”教育。作为伪……



精彩内容

本书为历史纪实类作品,主要介绍革命战争时期,滦东的文艺工作者坚持在敌后开展文艺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文艺作品的史实。“滦东”是滦河以东地区的简称,位于冀东东部。抗战爆发后,东北军民流亡入关,滦东民众最先听到《松花江上》《流亡曲》等流亡者的歌声。1933年长城抗战从山海关打响,东北军在滦东浴血阻击日军。29军的《大刀进行曲》最早闻声于滦东长城各口。有了这些。根植群众的文化基础,文艺工作才能在滦东抗战中发挥更大作用,群众的抗战热情才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爆发。1942年末,随着《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冀东建立文艺团体尖兵剧社,并于1943年挺进滦东,播撒抗战文艺的火种。两年间,滦东涌现了前锋剧社、七月剧社、海滨剧社、抗日影社、救国报社、大众报社等大量革命的文化团体。大量知名艺术家、摄影家来到滦东,开辟抗日文艺战线,使滦东的文艺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蒙与发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