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人文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1.53 6.0折 8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道新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7853643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6元

货号14226603

上书时间2024-08-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道新,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兼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韩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巴西、英国等地的20多所大学访问讲学。任《电影艺术》《影视艺术》以及海外等学术杂志编委,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国家电影局审片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影视理论批评、影视文化产业。在《文艺研究》《当代文坛》《电影艺术》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影视文化评论近300篇;独立署名出版《中国电影史(1937—1945)》《影视批评学》《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影道惟新:中国电影的创化与传承》等15种学术著作,以及诗集《大地的方向》、散文集《燕园散纪》。曾获北京大学“靠前教师”称号,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研究的主要趋势与拓展路径 / 001第一节  终结焦虑与中国电影研究的思维转向 / 002第二节  跨界会通与中国电影研究的范式转换 / 009第三节  主体诉求与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转型 / 015第二章  主体、本体与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理论问题 / 021第一节  主体性与普遍或一般的电影理论 / 021第二节  本体观与中国电影理论的逻辑起点 / 028第三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价值取向 / 034第三章  载体的思辨:银幕的在场与生命的庄严 / 036第一节  观看的身体与缺席的放映装置 / 037第二节  银幕作为载体的生命肌理 / 041第三节  洞穿的银幕与庄严的瞬间 / 048第四章  影人年谱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 051第一节  影人评传、编年史述与年谱意识 / 053第二节  影人年谱与中国电影的知识积累和价值导向 / 058第三节  影人年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重构和学派建设 / 064第五章  数字人文、影人年谱与电影研究新路径 / 071第一节  直面数字人文:人机交互与另一种电影研究 / 072第二节  回归影史风景:数字人文与电影历史的相遇 / 077第三节  重返人文感性:影人年谱与数字人文的对话 / 082第四节  电影研究新路径:基于中国电影知识图谱的批判性建构 / 086第六章  数字人文、媒介考古与中国电影“源代码” / 091第一节  作为程序指令和时间重置的“源代码” / 091第二节  “源代码”与电影史论的媒介考古和知识关联 / 097第三节  数字文化与深层时间的中国电影“源代码” / 103第七章  数字人文视野里的平台建设与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目标设定 / 109第一节  数字人文视野里的电影平台建设 / 111第二节  知识社群共享下的电影学术组织 / 117第三节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目标设定 / 123第八章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空气”说与“同化”论 / 128第一节  郑正秋:使人人“同化”在我一个“空气”里 / 128第二节  协调合作创造电影的整个“空气” / 134第三节  费穆:“中国化”电影理论的生命力 / 138第九章  “空气”说与中国电影的美学精神 / 145第一节  空观、气论与电影“空气”说的中国美学根基 / 146第二节  电影精神理论与电影艺术诗学:电影“空气”说的西方美学背景 / 150第三节  “通天下一气”:中国美学精神里的电影“空气”说 / 155第十章  “同化”论与中国电影的整体思维观 / 161第一节  “同化”词源及其在“影戏”或“电影”中的呈现 / 162第二节  作为中国电影制度模式和理论基础的“同化”论 / 166第三节  “同化”论的整体思维及其面临的思想困境 / 171第十一章  左翼电影的生机、优良传统的确立与中国电影的学派标识 / 177第一节  现代中国的革命性诉求与中国左翼电影的生机 / 179第二节  左翼电影的生命力与中国电影优良传统的确立 / 184第三节  优良传统的创造性阐发与中国电影的学派建构 / 190第十二章  进步电影的概念生成、历史语境与中国电影的学派底蕴 / 195第一节  冷战意识形态与进步电影的概念生成 / 196第二节  民族民主运动与进步电影的历史语境 / 201第三节  进步电影:中国电影的学派底蕴 / 206第十三章  冷战全球史与新中国电影的历史建构 / 211第一节  全球电影史里的中国电影:欧美视域里的“非连续”性 / 213第二节  社会主义中国电影:国族视域里的“断裂”论 / 219第三节  冷战全球电影史与跨国民族电影的生成 / 225第十四章  中国电影知识生产及其知识体系的历时性展开 / 232第一节  在知识体系层面确立中国电影的主体性 / 232第二节  中国电影:本土语境的转换与主体意识的创新 / 235第三节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艰难探索与初步生成 / 241第十五章  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248第一节  问题意识:作为中国电影研究的顶层设计 / 248第二节  总体思路:整体观、主体性与具体化 / 252第三节 研究框架:三位一体,两翼共振,平台融合 / 254拓展文献 / 260后  记 / 410

内容摘要
数字人文以及数字人文视野里的电影平台建设,是建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在继承与创新年谱学和目录学基础上展开的影人年谱、电影百科和影文索引,以及在算法思维和计量电影研究基础上展开的影片分析、影业探察和知识生成,将依托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既致力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又期待着“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试图为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研究搭建不可或缺的数字基础设施。

主编推荐
* 研究领域前沿:数字人文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本书将数字人文与电影知识体系相结合,探讨了数字人文视野里的电影平台建设等议题,反映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跨学科交叉:本书打破了传统电影研究的学科界限,将数字人文与电影知识体系相结合,拓展了电影研究的视野和领域。* 适合多背景人群:本书数字人文与电影知识体系跨学科交叉的特点,使得本书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体,适合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阅读。

精彩内容
数字人文以及数字人文视野里的电影平台建设,是建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在继承与创新年谱学和目录学基础上展开的影人年谱、电影百科和影文索引,以及在算法思维和计量电影研究基础上展开的影片分析、影业探察和知识生成,将依托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既致力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又期待着“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试图为中国电影知识体系研究搭建不可或缺的数字基础设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