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筹规划 校企共育——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统筹规划 校企共育——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73 6.0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青春,赵娟妮

出版社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4386283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1625631

上书时间2024-08-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青春,教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行职委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主持四川省高职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1项,威马新能源汽车试装等横向科研项目5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7项;出版教材4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参与并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多项奖励。

 

 赵娟妮,讲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制造教研室主任,主持四川省市厅级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国家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子项目1项;获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目录

第一篇 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第二篇 理论与实践探究

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论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养

——以成都航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捷豹路虎定制班为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课证融通的思路与举措

——以成都航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三篇 经典案例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B柱内板总成的焊接

“汽车电器装调与电路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蓄电池的充电

“汽车发动机装配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活塞的拆装与检测

“汽车底盘结构与装调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装调

“汽车整车装配与调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汽车车门分装与调试

“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与故障检修”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

“汽车工程材料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和塑性

“三维建模与仿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曲柄连杆机构的建模与仿真

“汽车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汽车制造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汽车电子技术控制与测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汽车ABS电控系统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气缸密封性检测与诊断

“机械传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

“PDPS自动化生产线规划与仿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搬运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职业技能探索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单车的鉴定与评估:识伪检查



内容摘要

一、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开启了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之路。而高职类院校办学的显著特点是产教深度融合、全面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在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发挥出专业课的思政育人目的和价值引领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田的”于 和齿*ư人”的相本任务、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协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汽车类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明显,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作用发挥不够,主要原因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专任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在教师能力上,教师德育能力与素养有待提升;在课程资源上,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没能得到充分挖掘;在课程评价上,主要还是以知识技能评价为主等。因此,切实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是改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汽车类专业建设的时代命题

教育部先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汽车类专业由于产业背景的特殊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符合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我们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搭建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战平台,并组建了具有多学科背景与多行业领域的专家导师团队,以大学生竞赛及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从而探索并形成了创新创业融入汽车类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付诸实践。

3.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是专业建设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永恒主题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统率专业课教师、政治辅导员等教师群体,统领思政教育、专业素养、素质拓展、职业规划等课程,形成关联,凝聚合力,围绕“大学生”作出“大学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

4.实施“统筹规划,校企共育”是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落地之举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主要解决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脱节的问题。探索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路径与举措,并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和企业文化融入等特色,形成了“课程门门讲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格局。

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框架的建立

在产教融合全视域下,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了适合高职教育的“12334”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其含义为“一个关键,两个主体,三融三课四评价”。基于“12334”

协同创新育人模式,专业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做到了把“课程思政”改革落细、落小、落实。

——以顶层系统设计为关键,做到各门课程相互配合,实现思政元素的系统性挖掘;提炼形成了内涵丰富、全过程覆盖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根据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和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指标合理分配到每一门专业课程,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任务有机协调,各有侧重,共同完成课程思政育人任务,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整体解决方案。

思政元素挖掘避免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方式,即以专业培养方案为载体,确定专业层面的总体培养目标和挖掘要求,然后将目标和要求分解到课程群,最后再细分到每一门课程。系统挖掘,一方面可以使不同课程的教师相互启发、避免重复性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统一专业内部的“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做到通用性课程思政与专业性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互补耦合”。如图1-1所示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总体规划,该专业课程包含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思政育人元素分为通用性思政元素和专业性思政元素两类,将这些思政元素对应到每一门课程中,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

—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与学校指导教师建立协同链接、效果反馈机制。学生在学校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企业主要完成技能培训、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将企业实践教学统一纳入课程思政指标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使企业课程注重从技术技能和思政素养等方面培养学生,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下的“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

——“三融法”,提出了三类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具体内容为:“荣”——榜样式融入,通过先进事迹和企业案例,感染学生立志做好“汽车人”;“熔”——感悟式融……



精彩内容

本书为学术著作,主要围绕汽车类专业建设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融入思想政治育人要素,进行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产教融合全视域下,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的“12334”模式,即明确了“一个关键,两个主体,三融三课,四个评价”,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真正做到把“课程思政”改革落实、落小、落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