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珞珈筑记:一座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的诞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珞珈筑记:一座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的诞生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4.71 6.0折 10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文祥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17150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9542497

上书时间2024-08-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 ?子
绪? 论 
一、多维视角下的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 
二、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史研究 
三、武汉大学校史与珞珈山校园相关研究
四、本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古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学堂、学校的校园建设?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湖北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惨淡经营: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的收支状况与筹款困境?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的建筑风格与校园格局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中碰撞?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珞珈湖山风景与大学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 语?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主编推荐

    看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如何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学府胜地;

    一代人披荆榛,拓荒野,敢为先,造就现代国立大学奇观;

    内含200多张珍贵历史图片;

    赖德霖、许小青、方方等大家联袂。
 

精彩内容

    大学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诞生的一种新事物。它的诞生既是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需要,也是近代中国打开国门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承载了引导中华文明在近代转型之路上前行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大学存在的空间场域——校园为研究对象和切入口,是关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的一项个案研究新成果。全书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黉宫胜地的动态过程,还原了其间各方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及建校先驱为新校园诞生所做的不懈努力。该书又将珞珈山校园的诞生,置于近代中西建筑文化激荡交汇的历史进程中,探究了这一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所折射出的建筑文化意涵和时代思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视角。该书对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及建筑文化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均有新的意义。

媒体评论

众所周知,中国建筑的近代化是中外文化互动的结果。这一事实在成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图卷,并使其相关历史的研究成为一门国际化学科的同时,也给中国建筑史家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域外参照系的了解和对保存在域外的研究资料的掌握使得跨文化研究成为工作方法之必须,因此也对研究者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无疑问,跨文化研究是21世纪中国学术,包括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刘文祥博士的《珞珈筑记》一书建立在广泛和深入的中外文献搜集、实物调查与比较研究,以及口述访谈的基础之上,不仅完整地展现了武汉大学这一民国时期重要学府的建造和办学历史,也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跨文化研究做出了榜样。
——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专家、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教授)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立武汉大学筑学珞珈,zui终建成一所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山水佳胜的现代大学校园,当时即令各方瞩目。作者从档案等原始文献出发,借鉴融合新大学史与现代建筑美学方法,再现当年各方各派建造校园典范的历程,订正了不少坊间误说,深掘其中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将大学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
——许小青(中国近代大学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
这是我读到的内容zui扎实、资料zui丰富、视野zui开阔的一本有关武汉大学建设始末的书。作者从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源头说起,谈到湖北省院校的早期历史,然后长驱直入近代大学的改革和武汉大学名字的由来,以及此后的筹建过程、选址征地、建筑设计、工程营造、筹措经费、建筑语汇、文化意韵、环境背景、湖山风光,诸如此类,极尽翔实,极其具体。非但武汉大学历史,在其建造过程中的所涉政治派系,经济实况、民间风波、人事转换等,也都旁征博引,尽数道来,读起来过瘾,有现场感,也颇长见识。尽管武大是我的母校,我甚至还为它查阅档案,写过长文,但是,此本书中所发掘出诸多实据和细节,我也从未听闻。感谢作者刘文祥为我们撰写了这样一本既好看,又具史料意义的书。我可以说:你只有读了这本书,你才会真正了解武汉大学。
——方方(作家、武汉大学校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