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26 4.7折 12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7140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501046

上书时间2024-08-1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泉曾任《生活月刊》杂志主编。主要作品有《城殇:晚清民国十六城记》《中华文明访谈录》(独著)、《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合著)、《陶艺美学录:寻访当代陶艺名家》(主编)。参与创作纪录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大上海》(总撰稿),曾多次获得“金鹰奖”“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年度作品”等奖项。其在《生活月刊》杂志主持策划的专题报道,曾多次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亚洲卓越新闻奖”。

目录
 前言:手艺之道 上篇:我之深处 安田猛(Takeshi Yasuda) 在“中间地带”发现自我 八木隆裕(Takahiro Yagi) 头文字K 金山(Wang Jinshan) 经纬时光 吴元新(Wu Yuanxin) 采蓝 菱田贤治(Kenji Hishida) 我的信条是不和别人较量 李伯苍(Lee Boa-Tsang) 我的客人是琴,不是人 伊格拉·露西娜·奥帕拉(Igora Lucyna Opala) 羊毛书写者 中篇:设计的尺度 吕永中(Lv Yongzhong) 如何驯服一匹野马 殷九龙(Yin Jiulong) 无法告别的告别 朱哲琴(Dadawa) 民艺启蒙众生 吕敬人(Lu Jingren) 中国设计的觉醒 蒋琼耳(Jiang Qiong Er) “上下”求索 丁念祖(Peter Ting) 时代的敲门人 下篇:重塑公共生活 欧阳应霁(Craig Au-Yeung Ying Chai) 味道ING 阮义忠(Juan I-Jong) 1/125秒以后 张清渊(Ching-yuan Chang) 学院之光 汪芜生(Wang Wusheng) 天域黄山,如何进入公共生活 鑫(Kung-Shin Chou) 新生 后记: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内容摘要
     从天而降 战争结束前出生的男孩,不少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猛”字,那是父母给予他们的祝福。安田猛的一生,却与精致细密的瓷器朝夕相处。19岁的那场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在日本民艺运动重镇益子,瓷土的万千变化让他着迷。他原本计划高中毕业后到东京艺术大学学习工业设计,最终却决定留在益子,做一名学徒。 这个从拉坯开始学起的年轻人自然并不知道,自己正被两股艺术浪潮裹挟。民艺运动正是从益子发端,风靡日本,柳宗悦为“民艺”摇旗呐喊,滨田庄司、加守田章二以生活器皿创作相应和,为古老传统探索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则让日本开始重新检视设计的价值。年轻的安田猛,恰是这两股风潮播下的一粒种子。 短短3年间,他的声名从益子扩散开来,他却突然决定离开,目的地是遥远的英国,理由不是陶艺,而是爱情。 这个29岁的年轻人被迅速抛入另一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现代设计大行其道,没有人能欣赏安田猛的东方美学。他不会说英语,周同也几乎没有日本人。他藏身于图书馆,孜孜不倦地阅读弗迪南‘德·索绪尔和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作品。尽管这些深奥的符号学与人类学巨著似乎与陶艺并没有多少关系,即便《嫉妒的制陶女》也只是对神话的解读。还有一本书,他反复地读了许多遍,身处异国,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让他反观日本的国民性,更加感同身受。他在那时迷恋上电影,他喜欢的电影没有国别之分,它们陪伴他度过了那段沉闷的岁月,似乎也在潜移默化问重塑着他认知世界的方式。他也有了更多时间,心无旁骛地继续钻研白瓷、唐三彩、米色陶器,默默创作,哪怕无人关注。那段漫长的幽居时光,让他找到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反思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差异,用创作回应所有的漠视与不解,直到有一天,欧洲陶艺界开始惊呼,这个仿佛从天而降的陶艺家,究竟从何而来。 精神旗帜 1990年,郑神从美国留学毕业后,加入香港乐天陶社。上班第一天,办公室门上的海报就让她震惊得停步不前。 那是安田猛的作品,那时安田猛已经享誉世界,在英国、丹麦、瑞典、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一边创作,一边任教。 15年后,成为乐天陶社社长的郑神,把自己的偶像请到了景德镇,担任创意总监。 此时,安田猛已经准备退休。他的太太费莉西蒂·艾利耶夫也是陶艺家,不断周游世界驻场创作、任教的生活让他们倍感疲倦,安田猛刚刚对太太承诺,再也不频繁外出,要留在英国安心创作。然而,来自景德镇的诱惑,让他突然难以抗拒。千年瓷都即将踏上转捩点,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浑然不觉。当时,每年至少有600名以陶艺为专业的学生从景德镇陶瓷学院(今: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旋即在人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真假假的大师们垄断着市场,景德镇的生只擅长一道工序。年轻人找不到出路,更看不见未来。 P10-11

主编推荐
 本书卖点 三度“亚洲新闻奖”得主张泉,历时9年多,采访18位设计者和手艺人,点亮国潮复兴背景下的时代脉络。 上篇我之深处 陶瓷、茶筒、缂丝、印染、漆器、制琴、毛毡 七位手艺人的守望与创新 中篇·设计的尺度 木作、器皿、书籍、文创开发、品牌塑造、空间规划 六位一线创作者分享手艺与设计的共生关系,反思当代设计的力量与尺度 下篇·重塑公共生活 美食、摄影、教育、展览、文物保护与传承 五位行业巨擘视野下,探索手艺的跨界传播及公共空间塑造的可能 本书与通常的手工艺类书籍的区别在于,不是单纯地展示手艺之美,而是介绍手艺在当代的生存境遇,以及为它的存续和发展而努力的人的故事。他们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又希望重估传统的价值。他们勇于创新,也承受着创新引发的困惑与迷惘。他们怀抱着极大的野心,试图颠覆时代的规则,却又谦卑。他们不断突破想象的极限,却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他们没有被多变的风潮裹挟,努力恪守着自身的选择。他们没有被凡庸的激情淹没,甘愿沉潜于造物的时光。他们所恪守的,即所谓的“手艺之道”。 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作者——陶艺家、缂丝家、印染家、漆艺家、制琴师、产品设计师、书籍设计师、纺织设计师,也有科学家、博物学家、摄影家、艺术家、音乐家、美食家——面对现实的困境,醒来,努力发现症结所在,并以孜孜不倦的创作作为回应,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更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这些探索涉及手作、教育、研究、收藏、展览、空间规划、生活体验、文创开发与品牌塑造。手艺从传承、革新到传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些对话中发现端倪,获得启迪。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如实记录了当今设计界对传统的反思与再造。妙手匠心,令传统手艺与当代语境接轨,重获新生——这并非一场单方面“拯救”,而是彼此成全。 本书采用线装裸脊工艺,展现手艺的质朴与纯真;内文使用日本工艺雪莎樱花纸,156幅彩图,高清细腻还原艺术之美。 手艺之道,始于觉醒,成于践行。 上篇的七位手艺人,他们沉潜于造物的时光,恪守自身的选择,是一代代默默付出的手艺人的缩影;中篇的六位一线创作者,他们从现代设计的视野出发,赋予传统手艺以新的形态、质地和内涵,他们努力跨越文化的边界,却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下篇的五位行,凭借多年的积淀与反思,回答了关于“手艺”人们关心的话题:在手艺革新之后,又该往哪儿走? 以“过渡的一代”自称的我们时代的柳宗悦们,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更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他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反哺国家当代工艺和设计。 身份的焦虑、风格的定位与探索、使命的认知、风土人情的印象、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手艺的演变等等这些引起当今时代热议的话题,都可以在本书中寻根溯源。在这18篇访谈中,我们看到了国潮复兴背后,工匠精神的延续和匠心的多种可能。 

精彩内容
 手艺之道 |一| 过去十几年寻访手艺人的过程中,有些数字一直让我心生敬畏。 在龙泉,铸一把剑,为了更好地去除杂质,增加剑身的强度和韧,需要反复折叠锻打32000次;在苏州,缂丝作品要呈现出立体的色彩层次,往往要动用数十万根丝线通经断纬;在尼木,制作木刻版《甘珠尔》*几乎是一生的修行,整个村子的匠人们已经雕刻了24年…… 这些数字时常让我想起推动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或者从各地磕长头去拉萨的朝圣者。看似单调、重复的劳作,赋予手艺以神之光。 这本访谈录想要呈现的,并不只是这些沉默的坚守。我更想知道,经过这些庞大的数字洗礼之后,所谓的“手艺”还有哪些空间与可能。 |二| 2014年,我和当时《生活月刊》杂志的同事们在景德镇前后待了几十天。景德镇的纬度与耶路撒冷相当,它被视为另一座朝圣之城。 我们先拜访的,并不是真真假假的大师,而是一架孤独的水车。它立在三宝村进山的路上,在茅棚下昼夜不息地运转。铁锤砸着釉石,粉尘弥漫。四望无人,仿若荒原上残留的神迹。每天清晨5点和黄昏5点,老胡才会骑着助动车出现,让水车休息片刻,把反复捶打的釉土收集起来,再摆好新的釉石。 那架孤独的水车像千年瓷都的缩影,或者,一个隐喻。传统手艺仍然顽强地代代传递,如同太阳朝升夕落,人间晨钟暮鼓。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或许都很难再找到另一个景德镇——制瓷分工的细化程度惊人,传说中的“七十二行当”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拉坯、修坯、做釉壶、制釉、喷釉、制笔、画青花、题款、烧窑把桩、推板车……许多匠人终其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这乎工业流水线的分工合作,促成了技艺的不断,瓷都得以历经千年绵延不绝。然而,也正是这种模式,让景德镇不断地自我重复,终陷入困境。 从春天到夏天,我们拜访了几十位不同行当的匠人、形形色色的大师,以及风格迥异的年轻人。安田猛先生的工作室“红房子”,逐渐变成大家歇脚的地方。我们不时去蹭杯咖啡,喝几杯茶,摸摸他在青瓷上捏出的棱角与锋芒,或者几个值得一见的年轻人。 在景德镇年轻一代陶瓷创作者眼中,安田猛是一个式的人物。他生于日本,19岁转行制陶,29岁移居英国,经过对传统的反思与再造,终成为令世界瞩目的陶艺家。2004年,他应邀担任香港乐天陶社创监,定居景德镇,逐渐成为一面精神旗帜。他让许多曾走投无路的年轻人知道,还有另一种未来可供想象。 安田猛与乐天陶社的到来,改变了景德镇的创作生态。许多陶艺家纷沓来,年轻人有机会向他们请教,与他们切磋,可以申请驻场创作,烧制自己的作品,到创意市集上寻求关注,赢得支持。有人会在中途迷失、退场,但也有人坚持下来,耐心地摸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自由多元的创作风气,让一些业已成名的陶艺家也备受鼓舞。几代人的觉醒,终于让千年瓷都冲决罗网。 那次寻访,让我重新思考民艺与设计、传统与创新、消亡与重生……这诸多略显空泛的命题。面对同样的高岭土有人可以新的作品,从釉色、器型能等角度出发,不断拓展陶艺的边界,让千年巨木依然能发出新芽。 |三| 80多年前,在距离景德镇两百多公里外的南昌,一个伞匠的儿子决定放弃的手艺,学习美术。他无法承担留学的费用,所幸,经过徐悲鸿引荐,终于申请到资助,到日本“研究工艺、图案,改进景德镇陶瓷”。 在日本的见闻让他大开眼界。尽管工艺领域并非他的兴趣所在,他还是对中日两国的工艺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研究。在考察报告中,他写道:“外国物品,遂夺国货之席,而我国工艺美术几无人问津,但各国多年来为争夺远东市场,加大了对我国工艺研究的力度。日本古代工艺,多借鉴我国技师,明治以后,吸收西洋文化,工艺美术得到新的发展。” 这个年轻人名叫傅抱石。如今,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的画家和美术史家,但他考察、研究中日两国工艺的经历,却很少再被提及。而他的考察研究,也几乎未能改变中国手工艺的命运。 傅抱石抵达日本时,一场浪潮正在发酵。“民艺”这个概念在柳宗悦笔下诞生。富本宪吉、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等陶艺家与他一拍即合,决定重新定义日常的奇迹。在《民艺的旨趣》中,柳宗悦写道:“为迎来神的国,必须使信仰广泛地传给众生。同样,为了在这片土地上迎来工艺时代,应该重视拯救日常用品。”从理论到实践,从创作到收集,动(Mingei Folk-Art Movement)如火如荼。而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兴起,与动相得益彰,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也反哺了日本当代工艺与设计。安田猛正是这两股风潮的受益者。 20世纪60年代,当安田猛在益子*开始陶艺创作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手艺人却在经历大悲大喜、跌宕浮沉。因国家力量的介入,原本在家族、门派、地域间各自秘密传承的技艺,以大一统的方式得以整理和保全。然而,各种运动与风波如影随形,覆手又将它们丢弃、碾碎。80年代,中国重返世界舞台,商业化初露端倪,来自海外尤其是日本的大批订单,促成了中国民艺的黄金时代,从工厂到作坊,手艺人的数量不断攀升;但是与此同时,鱼龙混杂。这场狂欢以复兴国粹为名,以追逐财富为实,却并未真正着力于提升品质,终仓促落幕。90年代末,各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开始走出,创办工作室,淤积的创造力得到释放,并在21世纪的前两个十年逐渐形成气象。海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对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教育在转型,生活方式也不断嬗变,促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气。一些原本岌岌可危的传统技艺似乎找到了生路,但这或许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没有人知道,在权力的和利润的刺激下,手艺又将走向何方。 举棋未定之际,我们或许可以将目光投向这个时代的创作者们,看看他们所走的路,做出的抉择、传承与突破。 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柳宗悦与滨田庄司。 |四| 这本书收录了18篇访谈,而我更愿意将它们视为18个觉醒的时刻。 受访者来自不同领域,有陶艺家、缂丝家、印染家、漆艺家、制琴师、产品设计师、书籍设计师、纺织设计师,也有科学家、博物学家、摄影家、艺术家、音乐家、美食家……他们的创作涉及缂丝、印染、木作、陶瓷、漆器、羊毛纺织、书籍设计、小提琴制作与维修、暗房、咖啡、茶、美食、空间规划,涵盖手作、教育、研究、收藏、展览、空间规划、生活体验、文创开发与品牌塑造。手艺从传承、革新到传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些对话中发现端倪,获得启迪。 面对现实的困境,他们醒来,努力发现症结所在,并以孜孜不倦地创作作为回应,一点一滴改变时代。他们大多拥有化的视野,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也愿意与当下日常接壤。他们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又希望重估传统的价值;他们勇于创新,也承受着创新引发的困惑与迷惘。他们怀抱着极大的野心,试图颠覆时代的规则,却又谦卑;他们被层出不穷的灵感蛊惑,又努力克制着想象力带来的冲动。于是,他们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更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 上篇呈现的是7位手作者的历程。无论是个体创作者,还是家族品牌继承人,时今日,他们仍坚持手作部或绝大部分关键工序,凡事尽可能亲力亲为。因此,他们对材料的认知,对技术的把握,对变化与冲击,都有着切身体会。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凭借一己之力将传统技艺提升到甚可能的高度,也有的人经过磨砺与积累之后,选择另辟蹊径,让奄奄一息的手艺绝处逢生。他们没有被多变的风潮裹挟,努力恪守着自身的选择;他们也没有被凡庸的激情淹没,甘愿沉潜于造物的时光。 中篇探讨的是设计的力量及其尺度。6位受访者,有的了独立的设计品牌,有的打造出创作平台。他们都从现代设计的视野出发,赋予传统手艺以新的形态、质地和内涵。结合当代审美与生活习惯,他们努力跨越文化的边界,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或产品,营造新的体验。他们不断突破想象的极限,却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点尤为可贵。与此同时,他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并不是设计对手艺的单方面“拯救”,而是一种相互成全。传统技艺与器物,同样给设计界带来了反思、沉淀与重新出发的契机。 手艺革新以后,又该往哪走?这是下篇聚焦的内容。5位受访者或兼具多重身份,或涉猎多个领域,因此,他们更愿意从教育、研究、生活、空间这些角度出发,探讨手艺的跨界探索与传播,尤其是对公共空间的塑造。他们或许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手艺人”,但他们人生中重要的部分,与“手艺”有着长久而深刻的关联——在数码摄影的时代,阮义忠先生和已故的汪芜生先生都执着于暗房手放照片,阮义忠先生对咖啡的探索、对台湾故事馆的规划,汪芜生先生对影像、展览与空间的种种跨界实践与设想,都堪称工匠精神的延续。张清渊先生既是陶艺家,又是教育家,他在短短十几年间将台南艺术大学打造成亚洲陶艺教育的中心之一,培养出一大批的年轻创作者,他的经验显然能带来许多启迪。欧阳应霁先生在美食、漫画、写作、空间等领域跨越自如,他的创作生涯所体现的,正是匠心的多种可能。鑫先生主持台北故宫博物院期间,推出各种创新举措,为文物保护与创意产业、博物馆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桥梁,作为这一行者,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经验依然值得咀嚼和借鉴。 |五| 这些访谈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九年多。访谈刚开始时,许多手艺行将木,乏人问津,如今却早已变成热门话题。但我相信,这些问答并未过时。 我们探讨过身份的焦虑、风格的定位与探索、使命的认知、风土人情的影响、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受访者们几乎都谈论过“手艺”的演变——不只是书本上记录的历史,更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由手及心所理解的真切的嬗变;他们大多慷慨地分享了各自思考的角度、尝试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也毫不避讳自己的纠结与彷徨、持续的挫败感,以及由此换来的灵感迸发的瞬间;他们或多或少谈论过“故乡”——物理的或者精神的,一处空间、一个地方、一些记忆,的声音、触觉、味觉或者感受。那往往是他们创作的精神根源,或者冥冥中难以解释的情愫,他们因此终成为自己。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对年轻一代提出了期望与忠告——并非以前辈的口吻自夸,而是基于自身经验的诚挚分享。事实上,尽管成名已久,他们大多仍谦逊地将自己视为“过渡的一代”。 当年柳宗悦在《个人作家的使命》中提出过一系列尖锐的问题:“这种个人的思考,能够使作品的深度增加多少?是将来,这种走向对工艺界能有多大贡献?个人创作者,有没有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与仅需自己的作品美相比较,他们有没有要为提高整个工艺水平而准备作品的使命感?他们是不是仅将工作停留在个人的内容上?”在这本访谈录中,我们时代的创作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希望少数先行者的绝地突围,能够激励众生,各自寻路,错,终能走出通途。毕竟,手艺之道,始于觉醒,成于践行。 

媒体评论
手艺之道,始于觉醒,成于践行。上篇的七位资深手艺人,他们沉潜于造物的时光,恪守自身的选择,是一代代默默付出的手艺人的缩影;中篇的六位国际一线创作者,他们从现代设计的视野出发,赋予传统手艺以新的形态、质地和内涵,他们努力跨越文化的边界,却又努力把握革新的分寸;下篇的五位行业领袖,凭借多年的积淀与反思,回答了关于“手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在手艺革新之后,又该往哪儿走?以“过渡的一代”自称的我们时代的柳宗悦们,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更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他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反哺国家当代工艺和设计。身份的焦虑、风格的定位与探索、使命的认知、风土人情的印象、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手艺的演变等等这些引起当今时代热议的话题,都可以在本书中寻根溯源。在这18篇访谈中,我们看到了国潮复兴背后,工匠精神的延续和匠心的多种可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