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史与良师:学生眼中的十位著名史家:增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良史与良师:学生眼中的十位著名史家:增订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35 6.0折 64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埏,李伯重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2856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4元

货号11733066

上书时间2024-08-1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埏 李伯重

李埏(1914-2008),著名历史学家,老一辈经济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1942年至浙江大学任教,次年转到云南大学任教,直至辞世。历任中国经济史学会顾问、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云南省经济史学会理事长、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著有《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不自小斋文存》等。

李伯重,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中国经济史学家,曾任职于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哈佛大学、密执安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伦敦经济学院等校;著有《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等;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思勉原创奖、东亚(中日韩)“亚洲图书奖”之著作奖、香港研究资助局“杰出学术奖”等。



目录

增订版序

初版前言

上编李埏

张荫麟先生传略

昔年从游之乐,今日终天之痛!——敬悼先师钱宾四先生

记闻一多先生在昆华中学

心丧忆辰伯师

附录:记吴晗先生的路南之游

教泽长存哀思无尽——悼念方国瑜先生

下编李伯重

父亲把我培养成材——深切怀念先父李埏先生

较为的思念———追忆韩国磐恩师

哲人虽去,教泽长存——深切缅怀衣凌恩师

附录:《世界名人录》中的人物傅家麟

良师难遇——回忆吴承明先生

附录一:以学术为天下公器:吴承明先生学术上的大智大勇

附录二:吴承明先生学术小传

中国学术目前一个时代的结束——追忆何炳棣先生

附录:“做第一流的学问”——浅谈何炳棣先生治史的特点

附录《春风化雨集》(名师书札)

钱穆致李埏(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廿六日)

钱穆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八日)

钱穆致李埏、王玉哲(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廿日)

钱穆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八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二月五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三月三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三月四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五月廿日)

张荫麟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七月廿八日)

吴晗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八月)

吴晗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十三日)

吴晗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九月或十月)

吴晗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三月廿八日)

顾颉刚致李埏(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八日)

姚从吾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二月廿七日)

方国瑜致李埏(民国三十年二月十五日)



内容摘要
     张荫麟先生传略 一 生平述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间,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从中国史坛上倏焉升起,又倏焉消逝。这在当时曾使许多人感到震惊和哀痛,在以后很久,也还有不少人为之叹息和思念。这颗彗星是谁?他就是现代有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 张荫麟先生是广东东莞石龙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生于镇上的一户“书香人家”中。他还幼小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把他抚育长大。他的父亲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师。从他开蒙受书,便给他以严格的旧学训练,要他把“五经”“四书”“三传”“史汉”《通鉴》、诸子书、古文辞……一一熟读成诵。他天赋很高,有异乎常人的记性和悟性,对读书又特别爱好。因此,课业虽重,不惟不以为苦,且常常愉快地超过了规定的课程。到十六七岁他辞家赴北京时,他的旧学根底已经很坚实,知识颇为广博了。 然而,这还不是他少年时所学的全部。另一方面的学习,也许对他是尤为重要的,那就是对新学新知的追求。石龙镇这个地方,濒东江下游南岸,当广州惠州中权;广九铁路建成后,又为广州香港间一大站①。从这里西往广州,南下港九,舟车都很方便,因此常得风气之先,不似内地的闭塞。荫麟先生之生,上距戊戌变法七载,下距辛亥革命六年。变法的首倡者为南海康有为和新会梁启超;革命党的领导人为香山孙文。南海、新会、香山和广州、东莞,都属珠江三角洲,相距咫尺。以乡里壤地相接之故,这些地方的知识界多稔知康、梁、孙诸人的活动、言论、学术……受其影响也特别深。童年的荫麟先生,用心理学的术语说,是个“超常儿童”。他和许多成年人一样,争着传诵进步书刊,比许多年长的朋辈常有更好的理解。新思潮的洗礼使他很早就能出入旧学,不受传统局限。他特别喜好那“笔锋常带情感”的辟蹊径开风气的饮冰室主人的学术著作,每得一篇,都视作“馈贫之粮”,细加玩索,可以说,早在清华亲炙之前很久,他已经私淑任公先生了。 1923年秋,荫麟先生年十七,负笈北上,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那时梁任公正在清华主讲“中国文化史”课,所以他一入学便得亲受业为弟子。他素不喜交游,在校中惟与贺麟、陈铨相友善。贺麟先生回忆说:“他是一个天天进图书馆的学生……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一个清瘦而如饥似渴地在图书馆里钻研的青年。”①贺先生还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一天晚上,梁任公讲课,“从衣袋里取出一封信来,问张荫麟是哪一位。荫麟立即起立致敬。原来他写信去质问梁任公前次讲演中的某一点,梁任公在讲台上当众答复他”。贺先生又说:“他那时已在《学衡》杂志上登过一篇文章,批评梁任公对于老子的考证。那时他还是年仅十七、初进清华的新生。《学衡》的编者便以为他是清华的国学教员。哪知这位在学生时代质问梁任公、批评梁任公的荫麟,后来会成为承继梁任公学术志业的传人。”就我所知,荫麟先生确乎是“最向往追踪”梁任公的,但在学术研究上他真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做到了“当仁不让于师”。而梁任公呢,不惟不因此有慊于心,反而对他更加器重、奖掖。他们之间的师徒高谊,真是现代学术目前的一篇佳话啊。 荫麟先生在清华求学历时七年(1923-1929),这是他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北京,毕竟是中国的文化名城。当时,尽管军阀混战不休,但清华、北大等学术重镇仍能屹立不坠。在清华园里,有许多第一流学者和一批优秀青年,学术空气和各种思潮很活泼。荫麟先生生活其中,学业大为精进。他先后在《学衡》杂志、《东方杂志》《清华学报》《燕京学报》《大公报·文学副刊》等刊物上发表论著四十余篇,甚得学术界的称誉。他苦攻英语,入清华才三年,已能纯熟地阅览英人典籍,翻译英文英诗。他的英语译文之典雅,曾受当代名家吴雨僧先生的嘉许。而此时的他,才是一个年方弱冠的青年呢。 以一个青年学生而著述如此之富,主要当然是由于他学力深厚,才思敏捷;但也有别的原因,那就是他太贫寒了。据说,他幼时,家道已经中落。他到北京的川资,他的父亲几经筹措才勉强足数。入清华后,因为家庭供给微薄,常常是靠烧饼度日。为了解除经济上的困难,他不得不为文求售。1926年夏,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是长男,所以此后还得兼负教养诸弟之责。这样,卖文不足,只好到城里兼课,给一些广东学生补习英语。学生中有知名学者东莞伦明的女儿伦慧珠。后来,他们间发生了爱情,结为伉俪。 P3-6

精彩内容

本书收录了著名史家李埏、李伯重父子回忆自己的老师张荫麟、钱穆、闻一多、吴晗、方国瑜、韩国磐、傅衣淩、吴承明、何炳棣等人的文章多篇,对他们的品格、学识做出了生动而充满温情的描述,展示了“良师”与弟子们教学相长的动人经历;同时对他们史学研究的特点、成就做出了深入清晰的介绍,充分展示了“良史”的史识、史才与史德。全书细节丰富,感人,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学人的高尚品格、深厚学养。本书初版被评为2012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此次再版,由李伯重先生全面修订,并增补了将近1/3的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