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战后七十年
  • 台湾战后七十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台湾战后七十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0.59 1.9折 5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世昌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9092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9610244

上书时间2024-08-0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出生于1930年代,和台湾同步走过1945—2015年70年的光阴,站在客观立场,以历史和国际法的俯瞰角度,细究每个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全书收录多个“WHY”,针对敏感话题抽丝剥茧,鉴古知来,豁然开朗;并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回顾近代台湾史的重要时刻与人和事物的联系,重温战后70年走过的点点滴滴。

作者简介
陈世昌,出生于台湾地区,政治大学法学硕士。曾任台南家专讲师、南台工专教授、吴凤工专校长、崑山科技大学教授。执教鞭之余,本于“见史不如知史,知史不如留史”的心境,倾力撰写台湾地区近代史相关书籍。著有《台湾地区演进史》《中国近代史概要》《中国近现代史精要》《清末民初外患史》等书。

目录

目录


自序 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_01
序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台湾—001
第 一 章 日本人走了,国军来了—015
第 二 章 二二八大震撼—031
第 三 章 国民党落难台湾—055
第 四 章 蒋介石,想要反攻,却回不了大陆—081
第 五 章 蒋经国开明治台—125
第 六 章 台湾,是这样走过来的—151
第 七 章 掺杂美国利益的两岸关系—177
第 八 章 地方自治,终于落实—239
第 九 章 李登辉,第一位本省领导人—259
第 十 章 政党轮替,一次再一次—287
第十一章 夹缝中的现状—307
第十二章 台湾前途在哪里—323
附录:1936 年-2015 年台湾大事年表—349

内容摘要
    

主编推荐
作者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和台湾同步走过战后的70多年的光阴,站在客观立场,以历史和国际法的俯瞰角度,细究每个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全书收录多个“WHY”,针对敏感话题抽丝剥茧,鉴古知来,豁然开朗;并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回顾近代台湾史的重要时刻与人和事物的联系,重温战后70年走过的点点滴滴。 

精彩内容

 
 
   
    
    

产品

 
   
 
    
    

    
 
    
   
   
    
     
    
    
    
     

作者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和台湾同步走过战后的70多年的光阴,站在客观立场,以历史和法的俯瞰角度,细究每个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全书收录多个“WHY”,针对敏感话题抽丝剥茧,鉴古知来,豁然开朗;并辅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回代台湾史的重要时刻与人和事物的联系,重温战后70年走过的点点滴滴。

     
    
   
   
    
    

内容简介

 
    
    
    

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中,美国把从日本统治中夺回的台湾交给接收,从此开启了战后台湾的新页……

在美国战略布局谋略之下,台湾人刚挣脱“皇民化”,又立刻成为防阻共产势力跨越的“西洋防线”枢纽。台湾北承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琉球群岛,下接菲律宾、新西兰、澳洲,外有美、苏角力,内有国共相抗……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台湾人走过二二八事件、、报禁、、白色恐怖、两蒋统治、十大建设、联招、万年国会、美丽岛事件、野百合等重大事件,历经各类社会运动与抗争后,终于一路走向民主化。

     
    
   
   
    
    

作者简介

 
    
    
    

陈世昌,出生于台湾,政治大学法学硕士。曾任台南家专讲师、南台工专教授、吴凤工专校长、崑山科技大学教授。执教鞭之余,本于“见史不如知史,知史不如留史”的心境,倾力撰写台代史相关书籍。著有《台湾史》《中代史概要》《中现代史精要》《清末民初外患史》等书。
     
    
   
   
    
    

目录

 
    
    
    

目录

自序 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_01

序  章 次世界大战与台湾—001

第 一 章 走了,国军来了—015

第 二 章 二二八大震撼—031

第 三 章 落难台湾—055

第 四 章 ,想要反攻,却回不了大陆—081

第 五 章 蒋经国开明治台—125

第 六 章 台湾,是这样走过来的—151

第 七 章 掺杂美国利益的两岸关系—177

第 八 章 地方自治,终于落实—239

第 九 章 ,位本人—259

第 十 章 政党轮替,一次再一次—287

第十一章 夹缝中的现状—307

第十二章 台湾前途在哪里—323

附录:1936 年-2015 年台湾大事年表—349

     
    
    
   
   
    
    

精彩书摘

 
    
    
    

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自序)

台湾资源不丰,可是气候宜人,尤其战略地位重要。所以在历,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先知先觉,先后觊觎台湾,占领台湾。有清一代,虽领有台湾212年,但无为而治,等到认识台湾的重要时,已挡不住日本军国主义的炮舰。直到1945年次世界大战结束,在1949年解放战争惨败后,才看上台湾,退守台湾,统治台湾,写下了战后台湾史。

纵观史实,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起算,长达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起先是中、日两国的单打独斗。国军对日军打“正规战”,的军队则对日军打“游击战”。到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后使美国加入次世界大战,此开始了中、美共同抗日的新局面。1945年8月14日,美国仗其强大的国力打败日本,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争霸的世局中,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扶蒋”,所以把从日本夺回的台湾,在二战后立刻交给接收和统治,从此开启了战后台湾史。

接收台湾的时候,“解放战争”已经开打。经过4年的决战,一败涂地,落难台湾。那时候,他对台湾素不相识,为何看上台湾、退守台湾呢?一则因为台湾地处要冲,又有海峡天险,对中国大陆可攻可守;二则日本统治台湾50年,厚植台湾实力,可秣马厉兵,生聚教训。

因此,在1949年底,把他在南促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张冠李戴,全盘移用台湾;又把他在中国大陆打败仗的全班人马,撤到台湾,使他成为台湾的首任和其后4人。同时,在解放战争中赢得胜利的,也抢在同年10月1日在北京正式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隔着台湾海峡,对立对垒,形成今天的两岸局面。

可以说,今日的台湾问题,是次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所的历史问题。因此,战后的台湾史,不仅是台湾岛内的经济、民生、教育、社会以及民主政治等各方面的史,其中更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激荡,也了美国政策的左右。因此,战后的台湾史,

比起先前的台湾史,更为错综复杂,也更为诡谲多变。

回顾战后台湾史,由农业社会走入工业社会,带动台湾经济繁荣,民生乐利,人增3倍,改变整体社会结构和文化内容。尤其战后台湾因为教育发达,民智大开,到20世纪80年代,促使威权统治走向解除,昔日的二二八事件、“万年国会”、白色恐怖,以及、书禁等乱象都一扫而光,走入历史。到了今日,台湾同胞自力更生,出民主自由和政党轮替的新时代,在这段70年(1945—2015年)艰辛困顿的漫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残留,埋没在荒中,正待发掘起出,警示世人,不可重蹈覆辙。

整体史观来看,战后台湾70年历史,对台湾局势起着作用的三大人物是、蒋经国以及,本书以这三位风云人物,论过得失,试做历史评价,教于贤达,以匡不逮。

台湾400年史,以战后70年这一段多姿多彩,也引人注目,是当前台湾2300多万同胞休戚相关的一段历史,其中确有许多深值民众共知共觉的课题。例如,“联合国内之中国代表权问题”“台湾地位未定问题”“美国对两岸政策的始末”“台湾变革问题”“台湾政党轮替的始末”以及“台湾前途何去何从”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决定鼓起勇气,深入研究台湾史。

我一生在4所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分别担任过教授、任和校长等职务。如今回顾,人生如浮云,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只有为国家、社会留下历史记录、永留青史,可贵的人生才算不虚此行。由此缘故,我本着“见史不如知史,知史不如留史”的心境,将70多年来所见所闻、所触所感,下笔撰写成本书。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俗语也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足可惩前毖后,避免重蹈覆辙。有鉴于此,本书的写法特重探求史实的来龙去脉,并分析史事的前因后果。务使读者详细见史并深入知史,作为立身处世的借鉴和参考,而对岛内统独史观争议和两岸史观争议的纷纷扰扰,本书的立场,既不湮没史实,也不扭曲史实。“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此为我的基本态度和写作方法,本书的问世,若能有助于读者了解战后台湾真正的历史,既不蒙蔽读者,也不误导读者,是所望。

陈世昌谨志

2015年11月于台南府城 时年77岁

     
    
    
   
   
    
    

前言/序言

 
    
    
    

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自序)

台湾资源不丰,可是气候宜人,尤其战略地位重要。所以在历,西方列强和东方日本,先知先觉,先后觊觎台湾,占领台湾。有清一代,虽领有台湾212年,但无为而治,等到认识台湾的重要时,已挡不住日本军国主义的炮舰。直到1945年次世界大战结束,在1949年解放战争惨败后,才看上台湾,退守台湾,统治台湾,写下了战后台湾史。

纵观史实,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起算,长达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起先是中、日两国的单打独斗。国军对日军打“正规战”,的军队则对日军打“游击战”。到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后使美国加入次世界大战,此开始了中、美共同抗日的新局面。1945年8月14日,美国仗其强大的国力打败日本,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争霸的世局中,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扶蒋”,所以把从日本夺回的台湾,在二战后立刻交给接收和统治,从此开启了战后台湾史。

接收台湾的时候,“解放战争”已经开打。经过4年的决战,一败涂地,落难台湾。那时候,他对台湾素不相识,为何看上台湾、退守台湾呢?一则因为台湾地处要冲,又有海峡天险,对中国大陆可攻可守;二则日本统治台湾50年,厚植台湾实力,可秣马厉兵,生聚教训。

因此,在1949年底,把他在南促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张冠李戴,全盘移用台湾;又把他在中国大陆打败仗的全班人马,撤到台湾,使他成为台湾的首任和其后4人。同时,在解放战争中赢得胜利的,也抢在同年10月1日在北京正式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隔着台湾海峡,对立对垒,形成今天的两岸局面。

可以说,今日的台湾问题,是次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所的历史问题。因此,战后的台湾史,不仅是台湾岛内的经济、民生、教育、社会以及民主政治等各方面的史,其中更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激荡,也了美国政策的左右。因此,战后的台湾史,

比起先前的台湾史,更为错综复杂,也更为诡谲多变。

回顾战后台湾史,由农业社会走入工业社会,带动台湾经济繁荣,民生乐利,人增3倍,改变整体社会结构和文化内容。尤其战后台湾因为教育发达,民智大开,到20世纪80年代,促使威权统治走向解除,昔日的二二八事件、“万年国会”、白色恐怖,以及、书禁等乱象都一扫而光,走入历史。到了今日,台湾同胞自力更生,出民主自由和政党轮替的新时代,在这段70年(1945—2015年)艰辛困顿的漫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残留,埋没在荒中,正待发掘起出,警示世人,不可重蹈覆辙。

整体史观来看,战后台湾70年历史,对台湾局势起着作用的三大人物是、蒋经国以及,本书以这三位风云人物,论过得失,试做历史评价,教于贤达,以匡不逮。

台湾400年史,以战后70年这一段多姿多彩,也引人注目,是当前台湾2300多万同胞休戚相关的一段历史,其中确有许多深值民众共知共觉的课题。例如,“联合国内之中国代表权问题”“台湾地位未定问题”“美国对两岸政策的始末”“台湾变革问题”“台湾政党轮替的始末”以及“台湾前途何去何从”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决定鼓起勇气,深入研究台湾史。

我一生在4所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分别担任过教授、任和校长等职务。如今回顾,人生如浮云,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只有为国家、社会留下历史记录、永留青史,可贵的人生才算不虚此行。由此缘故,我本着“见史不如知史,知史不如留史”的心境,将70多年来所见所闻、所触所感,下笔撰写成本书。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俗语也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足可惩前毖后,避免重蹈覆辙。有鉴于此,本书的写法特重探求史实的来龙去脉,并分析史事的前因后果。务使读者详细见史并深入知史,作为立身处世的借鉴和参考,而对岛内统独史观争议和两岸史观争议的纷纷扰扰,本书的立场,既不湮没史实,也不扭曲史实。“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此为我的基本态度和写作方法,本书的问世,若能有助于读者了解战后台湾真正的历史,既不蒙蔽读者,也不误导读者,是所望。

陈世昌谨志

2015年11月于台南府城 时年77岁
     
    
    
   

 


媒体评论


  • 台湾战后七十年
  • 台湾战后七十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