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画传统及其变法探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水画传统及其变法探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82 6.2折 7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舒士俊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290285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6元

货号11424045

上书时间2024-09-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程大利

论笔墨之气/1

论笔墨虚实相生的“水土”关系/52

笔气·墨气·气场——中国画本体意识刍议/59

从工笔到写意——论中国画笔墨的写意化历程/61

现代水墨与传统:形式突破与精神回归/68

幻变水墨从具象到抽象/74

文论与画论——从历代文论、诗话看文人画修养/77

画禅与诗禅——论董其昌与传统文学观念的关系/113

另一角度的探讨/129

10澄怀专一是深入真正画道的门径/154

11佐证石涛的名言:“混沌里放出光明”/157

“读画入骨髓”——龚贤论画名句解悟/160

13黄宾虹的学术价值与大众释读的困惑/163

14林风眠——中国画现代转型的一代宗师/173

《山水画刍议》与陆俨少的山水画风/179

16我悟“陆家山水”之画学/196

《陆俨少全集》卷首语/204

《陆俨少画语录图释》序言/206

高山仰止——漫论傅抱石山水之峰峦构成/208

20探究中国画现代变革之路札记/215

21谈近代海派、京派和岭南派画家间的接力传递影响/229

22值得关注的中国画前景探讨/232

23我对吴冠中的再辨识/239

24私淑亲炙与学院教育——中国画两种教学方式比较/244

25从衰微走向盛世——兼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时空/247

26当代中国画的创新趋向及其学术参照/256

27蕴含太极玄机的图像幻变/261

28中国画为何要把风景叫成山水/274

29探究风景、山水和丘壑的演进关系/280

30山水画点线面之立体交叠构成/287

31探讨山水画虚实幻变的空间构成/292

32谈中国画的样式和韵味/306

33图像虚实幻变与气场视觉图式构成——兼论中西绘画视觉

底蕴之贯通/309

34气场视觉图式构成对山水创作的意义/316

35气场视觉图式的构成旋律/324

《新南方艺术》发布访谈录/338

后记/346

编后记/杨惠东/350




内容摘要
论笔墨之气

中国哲学对于世界的一统观念是气,在这方面古人有不少论述: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宋·张载《正蒙·乾称》)

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

(明·王廷相《慎言·道体》)

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

一切物皆气所为也,空即气所实也。

(明·方以智《物理小识·气论》)

以上几段引自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的话,我们几乎都可以将它们当作画论来读,因为它们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形的观念理解来说亦是极为重要的。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看来,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方以智《物理小识·天论》),这种哲学观念,无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

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

(明·袁宏道《刘玄度集句诗序》)

又如合抱之木,百尺干霄,纤叶微柯以百计,同时而发,无有丝毫异同,是气之为也。苟断其根,则气尽而立萎。

(清·叶燮《原诗》)

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凡物无气不生,山气从石内发出,以晴明时望山,其苍茫润泽之气,腾腾欲动,故画山水以气韵为先也。

(清·唐岱《绘事发微》)

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紫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当乾坤处于混沌未辟之际,整个天地宇宙是一片虚无茫茫。古人认为这一片虚无茫茫就是元气,它充塞在天地宇宙间,积聚演化,遂尔为形为物,于是有了凡物无气不生”“有形亦是气的观念。从无形到有形,是气从散到聚、从隐到显、从微到著、从虚到实、从柔到刚的演化过程。当然这种演化过程不是绝对单向进行的,它既可以顺向进行,也可以逆向进行,——既可以有气聚而成形,也可以有气散而形灭。如果我们按明代王廷相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来理解的话(需要指出这种生气”“元气的区分并不严密,实际上元气之中亦会含有生气”“生气之中亦含有元气,这里只是为了区别气有形无形的两种形态而姑用其说),那么如前所述,生气元气本来就是紧密地相摩相贴而无间;不但如此,由于的无罅不入、无坚不穿的渗透作用,生气元气还会因彼此渗透而互相转换。

关于这一点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光论》中说:

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声、光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为转应也。

在中国哲学观念看来,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因而也可以说,在整个天地宇宙之中,大至星球,小至微粒,没有一个真正绝对的实体。任何实体之内,都有空虚的存在;整个宇宙只有这无形的虚的元气无处不在,并渗透于一切物体之中,从而把宇宙联成一个真正统一的物质实体。

王微在《叙画》中说: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南田画跋》引董其昌的话说: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这就点明了传统中国画是以宇宙元气为其机理的。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则说:守法固严,变法须活,要胸罗万象,浑涵天地造化之机,故或简或繁,或浓或淡,得心应手,随法生机。由此可见,中国哲学关于宇宙元气的机理,乃是透析传统中国画笔墨奥秘的一把钥匙。所可惜者,在诸多古代的画论中,对于宇宙和气的概念虽屡有提及,却每每总是笼统地点一下而未讲深讲透,其结果便给后人在理解上留下了一个朦胧恍惚的谜团。现在,是到了我们综合运用古人各有关方面的哲理论述,再加以深人的分析探讨,来力求解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