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创造性判断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专利创造性判断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74 1.9折 35 全新

库存15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必胜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09140

出版时间2012-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7506160

上书时间2024-09-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和主要内容

章 创造性制度的发展与法律移植

 节 美国创造性制度的变迁

 一、巡回上诉法院建立前

 二、巡回上诉法院建立后

 三、03条制定后的发展

 第二节 创造性制度的国际协调

 一、各国创造性制度的创建

 二、欧洲创造性制度的统一

 三、创造性制度的国际公约

 第三节 制度层面的法律移植

 一、创造性制度的趋同

 二、我国创造性制度的修改

 第四节 实践层面的法律移植

 一、判例法移植的两个典型例证

 二、判断方法的法律移植

 三、创造性制度法律移植的可能性及限度

第二章 创造性判断的客观化

 节 美国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的启示

 一、美国创造性判断客观化历程

 二、创造性判断客观化的难题

 第二节 判断方法与客观化

 一、判断方法对客观化的影响

 二、创造性判断的类型化

 三、创造性判断的领域化

 第三节 判断主体与客观化

 一、判断主体与本领域技术人员

 二、判断主体的技术盲点

 三、判断主体的同质化

第三章 创造性的高度

 节 创造性高度的经济分析

 一、创造性高度的基本经济理论

 二、连续发明理论

 三、其他创造性高度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创造性高度

 一、美国早期的创造性高度

 二、KSR案前对创造性高度的讨论

 三、KSR案对创造性高度的影响

 第三节 实务中的创造性高度

 一、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界定

 二、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三、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创造能力

 四、实用新型和发明的创造性高度

第四章 创造性判断的基本原则

 节 与权利救济相互协调原则

 一、技术方案的解释

 二、技术特征的实质对比

 第二节 创造性判断的整体评价原则

 一、整体评价原则概述

 二、区别特征的技术贡献

 三、整体评价原则的应用

 第三节 创造性判断的综合评价原则

 一、综合评价原则概述

 二、省略技术特征的创造性判断

 三、功能和方法特征限定的创造性判断

 四、揭示和消除问题原因的创造性判断

第五章 创造性判断的程序和证据

 节创造性判断的行政程序

 一、创造性判断的法律性质

 二、创造性判断的公平原则

 三、依职权引入公知常识的程序

 第二节 创造性判断的司法程序

 一、司法审查的范围

 二、法院与复审委员会的程序衔接

 第三节 创造性判断的证据

 一、举证责任

 二、公知常识的举证责任

 三、证明标准

 四、证据形式

 五、举证期限

第六章 创造性判断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节 公知常识

 一、公知常识的界定

 二、公知常识的分类

 第二节 现有技术与对比文件

 一、对比文件

 二、现有技术的范围

 三、现有技术的确认

 四、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第三节 认定区别技术特征

 一、对比的方法

 二、区别特征的技术属性

 第四节认定客观技术问题

 一、客观技术问题与技术任务

 二、确定客观技术问题的灵活性

 第五节 认定是否存在技术启示

 一、显而易见与技术启示

 二、技术启示的认定

第七章 选择发明与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节 选择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一、数值的选择

 二、种类的选择

 第二节 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一、协同效果标准在美国的历程

 二、KSR案对协同效果标准的态度

 三、我国组合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第八章 创造性判断的辅助因素

 节 辅助判断因素在美国的历程

 一、03条制定前的发展

 二、03条制定后的发展

 第二节 辅助判断因素的作用

 一、辅助判断因素在美国的作用

 二、各国辅助判断因素的比较

 第三节 商业成功

 一、商业成功

 二、商业成功与之问的因果关系

 第四节 其他辅助判断因素

 一、长期存在但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二、克服技术偏见

 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四、其他辅助判断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对我国行政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创造性判断是行政案件很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但国内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石必胜编著的《创造性判断研究》围绕我国创造性判断实务中的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创造性判断。    《创造性判断研究》读者对象:知识产权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员等。

精彩内容
对我国行政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创造性判断是行政案件很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但国内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石必胜编著的《创造性判断研究》围绕我国创造性判断实务中的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创造性判断。 《创造性判断研究》读者对象:知识产权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人员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