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0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位靠前安徒生奖得主。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以及 “小皮卡”系列、“大王书”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草房子》《根鸟》《细米》《红瓦》《青铜葵花》以及部分短篇小说分别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重要文学奖项四十余种,其中包括靠前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很好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金鸡奖很好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靠前电影节“金蝴蝶”奖等奖项。
目录
一 再见了,絮絮
1.雪下个不停
2.寄居
3.皮卡的花
4.絮絮的花
5.花
6.伤痕
7.失踪
8.住校
9.最终,还是走了
二 钉子大军
1.瓦解
2.一座光秃秃的小楼
3.静坐
4.大树轰然倒下
5.伞下的猫
6.迁往南城
内容摘要
一
再见了,絮絮
1
雪下个不停
雪从下午就开始下了,到了放学的时候,眼前已白茫茫的一片。
皮卡没有很快回家,与何自达他们在校园里疯狂地打了一阵雪仗,看看天色已暗淡下来,才抖掉头发上、身上的雪往家走。
回到家中,妈妈说:“饭还没有好,你先做一会儿作业吧。”
皮卡表示同意。可是当他准备坐到桌子前做作业时,才发现他的书包还在学校里。刚才打雪仗时,把书包临时放在露天乒乓球台的下面了。
皮卡一惊,打开门就往外面跑。妈妈问他去哪儿,他只说“我马上就回来”,头也没有回。
今天的作业很重要,一定要做的。再说,现在不把书包取回来,时间长了,就会被人捡走——现在还在不在乒乓球台下,都很难说呢。
皮卡拼命往学校跑去,身后溅起一路雪烟。
距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一棵光秃秃的白杨树下,站着一个女孩。她背着书包,向路上望着。显然,她在等家里人来接她。
那时,已没有一个孩子还未回家。
女孩听到了沙沙沙的踏雪声和呼哧呼哧的喘息声,掉过头来看着,那时,皮卡正在雪中急速地向这边奔跑过来。
当皮卡抬起头来看校门口时,女孩一下愣住了。她忘记了在雪中的寒冷和焦急,眼睛亮闪闪地看着跑过来的皮卡。
皮卡也看到了这个女孩,但皮卡的心思在他的书包上,并没有在意她。
但当他跑到离学校大门还有三四十米远的时候,小女孩仿佛忽然光芒四射一般,立即将他的目光吸引住了!
纷纷扬扬的雪花中,两对目光互相注视着对方。目光里除了惊讶,还有疑惑。两人的眼睛不住地扑闪着,仿佛在竭力回忆什么。
“絮絮!”皮卡想起了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这个小女孩在嘴中轻轻地念着:“皮卡!”
他们久久地对望着,疑惑却在心里一直闪动着。他们谁也不能肯定对方究竟是谁——肯定了,却又不敢相信。
那一刻,他们都听到了钢琴声,但十分的遥远,犹如在梦里,在天边。那时皮卡还在幼儿园呢。
女孩在雪地里大概已站了很久,头上、身上和书包上已积了厚厚的雪。
皮卡一边看着女孩,一边向校门口慢慢地走着。他一直低着头,眼珠儿挪到眼角上看着,心里羞涩着。
女孩的目光静悄悄地跟着他。
还剩下一小段距离时,皮卡几乎是冲进校园的。他一口气跑到乒乓球台旁。书包躺在下面,他没有立即去取书包,而是站在那里喘息着。他掉过头去,向校门口张望了一下——女孩也正朝校园里张望,他立即把目光转向一边,转向他的书包。
他蹲下来,抓过书包,却没有立即站起来。他就那么蹲着,他怕那个女孩觉得他这样做很奇怪,就低着头朝台子下看着,仿佛在寻找什么,在看什么有趣的东西——台子下,什么也没有。
他要回家。
可那个女孩还没有被家里人接走,依然站在雪地里。他突然想到他有一把雨伞落在教室里没有带回家。他背起书包,跑向教室。门是锁着的,但其中一扇窗子一推就开了。他把书包丢在地上,翻窗进了黑糊糊的教室,凭着记忆,摸到墙角的架子,并很快摸到了雨伞。
他举着雨伞往校门口走时,女孩一直看着他。
皮卡隐隐约约地想起那时到絮絮家学钢琴,就总是这样:他把目光看向一边,而絮絮却一直看着他。
皮卡慢慢地走着,仿佛校门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他打开了雨伞。
皮卡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出了校门,他越走越快,他知道,那时,有一双眼睛在一直看着他的后背。
走着走着,他的脚步放慢了。他去教室取雨伞,本来是要给那个女孩的,怎么没给人家自己举着回家了呢?
皮卡站住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雪越下越大,密密的,毛茸茸的,一团团地飞扬着。
皮卡回头看了一眼女孩,因为雪大,天色更暗淡了一些,她的身影显得模模糊糊。
皮卡突然回头,向她跑了过去。
当皮卡把雨伞递给女孩时,女孩摇了摇头,把手藏到身后。
皮卡又递了一次,女孩还是没有接,只是看着皮卡。
皮卡把雨伞放在了地上,就在他转过身去要跑开时,女孩轻轻叫了一声:“皮卡!”
皮卡站住了。
“我是絮絮。”
皮卡没有回头看她,他站在那里,听着她断断续续的话:“我住在我叔叔家……爸爸在南方……我是转校过来的,才两个星期……我婶婶会开车来接我的……雪大了,你打着伞回家吧……”
皮卡低着头向家走去。不一会儿,他跑了起来。絮絮瘦弱的身影、瘦瘦的脸、亮亮的却很忧伤的眼睛,总在他的眼前。跑着跑着,也不知是脸上的雪融化了,还是眼睛里流了泪,鼻梁两侧,是两道粗粗的湿痕,并不住地延长着,流向嘴角……2
寄居
絮絮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爸爸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公司,但在絮絮读四年级时,这个公司在一个早上倒闭了。爸爸有个好朋友,在南方开公司,恳切地让爸爸去他那儿做事。但爸爸犹豫了很多日子,都下不了决心:我去了那儿,絮絮怎么办?朋友说,把她一起带过来。不知为什么,爸爸不想让絮絮去南方生活,他一直不太喜欢南方。可是,他又急需一份工作。把絮絮交给她妈妈吧?不行,半年前妈妈去美国了,并且听说已嫁人了。很终,爸爸决定将絮絮暂且寄养在他的弟弟——絮絮的叔叔家。叔叔说:“没有问题,让她和琴子做个伴吧。”琴子是叔叔家的女儿,读小学二年级。当爸爸把絮絮送到叔叔家时,心里又有点儿后悔了,觉得把絮絮送到叔叔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爸爸离去时,见絮絮的眼睛里含着泪,心里一酸,差点儿落泪。他把絮絮拉到一边,小声叮嘱道:“听叔叔婶婶的话,凡事要让着琴子,她小,是妹。”
就这样,絮絮转到了皮卡的学校。
皮卡的学校太大,絮絮已经来了很久,直到这个下雪天,他们才相遇。
当他们知道现在是在同一个学校读书时,彼此都留心着对方。一留心,见到对方似乎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久,他们开始说话;不久,他们就知道了对方在哪个班、哪个教室。
皮卡把在校园里遇见絮絮以及絮絮在他们学校读书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想起了絮絮,叹息了一声:“一想到这小丫头,心疼得不行。”那双让人怜爱的双眼,总在妈妈眼前闪动。
“瘦瘦的,很胆怯的样子。”妈妈回忆着,问,“还是瘦瘦的吗?”
皮卡点点头。
与同龄孩子相比,絮絮明显瘦小。
不久,课间,絮絮来到了皮卡的教室门口。她把头探进教室,用目光寻找着。当时,皮卡和一个男孩在嬉闹,正把那个男孩抵在墙角上。孩子们看到了絮絮,都把目光投过来看她,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皮卡掉头一看,见到了絮絮那张小而苍白的脸,连忙松开了双手,那个男孩趁机跑掉了。皮卡没有去追赶,只是呆呆地看着絮絮。
主编推荐
★ 登顶世界之巅——中国位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七年力作
★ 手绘全彩插图——畅销150万册美绘升级版
★ 2成长力——自信、悲悯、勇气、尊严……助力孩子正面成长
精彩内容
《小皮卡》是曹文轩的首套“少年成长小说”《我的儿子皮卡》的彩绘升级版,《我的儿子皮卡》自2009年陆续出版,经过7年积淀,已成为中国儿童成长小说的当代经典,全套(原10种)已畅销百万册,并荣获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中华很好出版物奖,年度百本好书等多个大奖。该书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了小男孩皮卡的成长故事。他的出生充满传奇色彩,从降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为这个世界创造故事——他创造了无数的故事。他善良、纯真无邪、机智、想入非非、极容易对一些事情或事物发生兴趣,而一旦发生兴趣就很好专注。他用一个孩子的清纯目光看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使他感到迷惑甚至迷惘。他一时不能明白这个世界,但初涉人世的皮卡还是在一片懵懂中一天一天地成长起来。这些成长包括了身体的、心理的乃至精神的成长。《小皮卡》将文字按照儿童成长的时间段更加细腻地进行编排,由原10个品种增加为12个品种,贴合小学一到六年级共20个学期的成长步调,并邀请青年插画艺术家吴雅蒂耗时一年倾情手绘全彩插图,赋予“小皮卡”更加鲜活的视觉生命力。
媒体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