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大卓内科病证遣方用药十讲
  • 史大卓内科病证遣方用药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史大卓内科病证遣方用药十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96 6.0折 45 全新

库存6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大卓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31445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640595

上书时间2024-07-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史大卓,医学博士,二级教授,首都名医,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内科学术带头人、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血管病内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中医师承老师,全国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近40年,主编医学专著2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获国家发明13项、美国1项。培养博士后10余名,博士和硕士90余名,师承培养中医人才10余名。

目录
讲 脏腑虚实遣方用药

 一、心脏虚实辨证用药

 (一)心阳虚

 (二)心血虚

 (三)心阴虚

 (四)心火亢盛

 二、肺脏虚实辨证用药

 (一)肺气虚

 (二)肺阴虚

 (三)痰浊阻肺

 (四)治肺轻剂和重剂

 三、肝脏虚实辨证用药

 (一)肝血虚

 (二)肝阴虚

 (三)肝气郁

 (四)肝火

 (五)肝阳上亢

 附:胆

 四、脾脏虚实辨证用药

 (一)脾气虚

 (二)脾阳虚

 (三)脾胃同病

 五、肾脏虚实辨证用药

 (一)肾精虚

 (二)肾阳虚

 (三)肾阴虚

 六、古代医家脏腑阴阳虚实治法释义

 (一)虚证治在肺、脾、肾

 (二)五脏之虚,穷必及肾

 (三)气有余便是火

 (四)营卫调,经络和

 (五)治痰先治火,治火先养阴

 (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七)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八)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

 (九)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十)治脾以理气为要

 (十一)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

 (十二)湿痹阻遏经络气血,宣降肺气使气化湿化

 (十三)上焦之瘀多热,下焦之瘀多寒

 (十四)治肝疏而宜升,治胃和而宜降

 第二讲 心血管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方法

 一、冠心病心绞痛

 (一)蠲化痰浊,宣痹通阳

 (二)清热解毒

 (三)心绞痛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侧重不同

 (四)劳力性心绞痛

 (五)自发性心绞痛

 (六)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二、急性心肌梗死

 (一)祛瘀化浊解毒

 (二)祛腐生肌

 (三)泻浊通腑

 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及陈旧性心肌梗死

 三、病毒性心肌炎

 (一)急性期

 (二)慢性期

 四、高血压

 (一)平肝潜阳

 (二)活血化瘀

 (三)升阳散风

 (四)调和冲任

 五、心律失常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六、慢性心功能不全

 (一)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二)肃降肺气,泻下通腑

 (三)养阴收敛心气

 第三讲 呼吸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方法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外邪犯肺

 (二)邪热蕴肺

 (三)余热恋肺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急性发作期

 (二)缓解期

 三、肺气肿、肺心病

 (一)急性期

 (二)缓解期

 四、支气管哮喘

 (一)哮喘发作期

 (二)哮喘缓解期

 (三)激素治疗的重症哮喘

 第四讲 消化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方法

 一、急性肝炎

 (一)清化湿热

 (二)降低转氨酶

 (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阴

 (四)清热退黄

 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一)清化血分湿热毒邪

 (二)降酶退黄

 (三)活血化瘀

 (四)软坚散结

 (五)运脾消水

 三、胆囊炎和胆结石

 (一)急性胆囊炎

 (二)胆结石

 (三)慢性胆囊炎

 四、慢性胃炎

 (一)肥厚性和糜烂性胃炎

 (二)萎缩性胃炎

 五、消化性溃疡

 (一)辛开苦降

 (二)温阳散寒

 (三)寒温并用

 (四)疏肝理气

 (五)活血通络

 (六)整体辨证治疗与清散局部瘀(郁)热

 (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不同

 六、胃下垂

 (一)和胃消滞

 (二)补肾收涩

 (三)养血活血

 (四)祛湿化饮

 七、溃疡性结肠炎

 (一)慎用酸敛止泻

 (二)注重宽肠下气

 (三)注意局部用药

 八、食管炎

 (一)初期

 (二)中期

 (三)末期

 九、功能性胃肠病

 (一)促进胃肠蠕动

 (二)抑制胃肠敏感性

 (三)抑制胃肠炎症反应

 (四)调理情志

 第五讲 泌尿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方法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清热化湿解毒

 (二)凉血活血利水

 (三)凉血活血止血

 (四)消减尿蛋白

 (五)恢复期慎用补法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活血化瘀

 (二)清化湿浊

 (三)温阳利水

 (四)滋阴利水

 三、肾盂肾炎

 四、肾病综合征(肾病)

 五、慢性肾衰竭

 (一)祛湿化浊

 (二)活血化瘀

 (三)通腑泻浊

 (四)益肾健脾

 六、前列腺增生

 第六讲 神经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方法

 一、脑卒中

 (一)出血性脑卒中

 (二)缺血性脑卒中

 (三)脑卒中后遗症

 二、血管性痴呆

 (一)肾虚、痰瘀阻络是主要病机

 (二)痰瘀化毒,损伤脑络是疾病进展的关键

 (三)填精补肾

 (四)活血化瘀开窍

 (五)化毒醒神开窍

 三、重症肌无力

 (一)气虚不能升陷

 (二)湿热留滞经筋

 (三)脾胃气虚积滞

 (四)肝不主筋作强

 (五)血瘀风痰阻滞经络

 四、帕金森病

 (一)滋补肝肾,息风止颤

 (二)益气活血,化瘀息风

 (三)益智开窍

 (四)清热解毒

 第七讲 血液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方法

 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甘温补肾化气

 (二)补肾填精化气

 (三)滋阴潜镇宁血

 (四)活血生血止血

 二、急性白血病

 (一)诱导缓解期

 (二)疾病缓解期

 ……

内容摘要

第一讲脏腑虚实遣方用药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古代医家在初步认识解剖的基础上将脏腑的功能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完整、复杂、立体的功能系统。这一系统主要采用“取类比象”“司外揣内”和朴素辩证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相互联系进行阐释,与建立在现代解剖学和实验观察基础上的西医脏腑器官有着许多明显不同。中医的藏象强调脏腑的功能,注重内在联系和功能的动态变化,用阴阳动态辨证平衡观去认识脏腑病理生理改变,这在现代临床辨识复杂和功能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方面仍有明显优势。它能够从整体复杂联系中认识分析疾病的主要问题,把握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然后制定相应的治法方药。

藏象学说的关键,在于从整体功能和相互联系方面去认识脏腑的功能,虚实寒热致病后出现的阴阳气血失调,以及相应的治法方药。五脏六腑因其功能、五行属性和所主所合的差异,不同脏腑虚实寒热出现的症状会有较大的不同,因而辨证和治疗方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传统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强调“顺其性曰补”。所谓“性”,是指脏腑不同的特性,是各个脏腑运化、传输、升降和藏泻的自身独特的规律。人体疾病是脏腑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虚实寒热、气机升降出入的改变,治疗时或补,或泻,或升,或降,或燥,或润,或清,或温等,皆须顺从脏腑的“性”,此为脏腑寒热虚实疾病遣方用药的圭臬。

一、心脏虚实辨证用药

心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君主之官,为阳中之阳。心主血脉,主神明,开窍于舌。因此,凡血脉运行正常和神志失常,中医均认为和心脏有一定的关系。心脏病证有虚有实,虚为气、血、阴、阳不足;实多为火、热、痰、瘀等邪犯心经和心包。心阳充足,方能温煦血脉、鼓动气血运行;心神宁静,方能魂魄内守。因此,心脏病证的治疗总以调和血脉和宁心安神为要,且两者相辅相成。

(一)心阳虚

温补心阳的基本方法为辛温和甘缓相合,以取辛甘化阳、温通血脉之效,代表方为《伤寒论》桂枝甘草汤。心主血脉、藏神,心阳虚的主要表现为血脉运行失常和神不内守两方面的症状。心阳虚,不能温运血脉,血脉运行迟缓艰涩,则出现面色㿠白、心悸、心中空虚、怔忡、形寒肢冷、舌体胖大或舌质淡暗、脉象细弱或沉迟结代等。辛温和甘缓相合,温通寓于缓收之中,才能达到温通而不散气,使宗气贯于血脉而主血脉运行的目的。切忌单纯温通,如桂枝、薤白、细辛、高良姜等,此类药物辛温而散,虽可通阳,但多有耗气散气之弊,很难发挥温通血脉之效。

辛温和甘缓相合之法,不仅限于桂枝、甘草的配伍。辛温药如荜茇、良姜、生姜、薤白等和甘缓药如甘草、麦冬、大枣、生地黄、五味子、饴糖等配伍,皆可起到辛甘温补心阳的目的。只是高良姜、荜茇等和甘草相合,稍偏于温脾阳,不像桂枝、薤白温而善通,专温通心阳。心为君火,主血脉运行,温补心阳的目的在于运血脉、促血行,使血脉运行调达。故温补心阳不像补脾阳重在守中,以运化腐熟水谷;也不像补肾阳(气)重在秘精藏精,以化气生气。

辛甘温相合,可温补心阳。甘温相合,本身即有益气作用。阳虚多为气虚之渐,补心阳之温通,应以补心气为基础。心气是宗气贯血脉、肺气朝百脉的具体体现,补心气常从补肺气、宗气、脾气入手,以达补心气的目的。心阳虚轻症,可单用辛甘化阳之法;心阳虚较重者,则须在甘温补心气、宗气的基础上(如黄芪、人参、党参等),加辛温通阳的药物,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人参等补气药物,取黄芪、人参补宗气、肺气、元气,白芍敛阴和营,桂枝温通心阳,方中甘草不是只用其调和诸药,还用其甘温益气之能。若阳虚汗出者,可在上方基础上,加五味子、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加强敛汗和营的作用。

若心阳虚、阴寒凝滞血脉、四肢不温,甚至逆冷者,则应重用温通,以求凝寒温散、血脉阳气得复。此时多需重用桂枝,可用至20~30克以上,甘草亦应炙用和重用,不应用一般方剂中和药的剂量3~5克,而应用到10~20……



精彩内容
本书为“中医名医名家讲坛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史大卓是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见解读到。本书分十讲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的遣方用药进行阐述,并有常用方剂和中药释义及病证结合思想的讲解。全书重点突出,实用性强,是一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参考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及中医院校师生参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