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与传播: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翻译与传播: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涛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26089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670072

上书时间2024-07-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涛 山东济南人,英语教育学在读博士。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省级教坛新秀。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省社科联创新发展课题、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安徽省社科联普及规划项目等多项,主持各类教研项目8项,撰写专著3部、译著3部、教材3部,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翻译、认知翻译和创新教育。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我国非遗译介研究综述

第一节非遗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非遗译介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非遗译介研究的整体特点概述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非遗译介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第一节翻译传播学理论·

第二节生态翻译学理论

第三节译介学理论·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安徽民间文学类非遗译介研究

第―节 安徽非遗译介概述

第二节安徽民间文学类非遗译介概述

第三节民间文学类非遗的特征·

第四节民间文学类非遗译介的突出问题

第五节民间文学非遗译介的策略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安徽传统戏剧类非遗译介研究

第一节安徽传统戏剧类非遗概述

第二节 安徽传统戏剧类非遗译介概况

第三节戏剧译介及安徽戏剧类非遗译介关注的问题

第四节“互联网十”背景下安徽戏剧类非遗译介的策略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译介研究

第一节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性非遗概述

第二节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译介概述

第三节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译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安徽非遗译介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非遗译介生态研究范式

第二节安徽非遗译介策略

附录

附录一《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译介文本

附录二《花木兰》译介文本·

附录三《牛郎织女的传说》译介文本

附录四《毛笔的由来》译介文本

附录五《墨的故事》译介文本

附录六《蔡伦与中国造纸术》译介文本

附录七《驾青牛西去也》译介文本

附录八《黄梅戏经典唱段(节选)》译介文本

附录九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节非遗的定义及分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称非遗,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遗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其“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遗”,包括以下方面:

(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艺。

我国于2011年也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认为: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5)传统体育和游艺;

(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遗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由于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晚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的界定既参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及分类,又充分考虑到我国非遗的独特性,因此,对非遗的界定更加具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四章“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由缔约国成员选举的“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简称委员会)提名、编辑、更新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保护非遗的计划、项目和活动(优秀实践名册)。《公约》在第八章“过渡条款”中明确:委员会应把在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遗产纳人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中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34项(含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术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这些项日的入选,体现了中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遗保护水平,对于增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国际层面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非遗译介研究文献回顾

我国的非遗保护行动始于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是中国第一次与非遗发生实际联系(魏崇周,2010),标志着我国的非遗研究正式拉开序幕。而国内对于非遗译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以2009年杨大露发表在《贵州民族研究》上的《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一些思考》为起点,至今已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已逐渐成为文化翻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截至2020年10月31日,在中国知网以“非遗”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相关文献达12810篇,但分别使用“外宣”“英译”“翻译”“译介”等主题词进行结果内二次检索,仅有相关文献278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梳理和分析,最终确定与非遗译介直接相关(论文主题与研究内容均相关)的文献共183篇,其中包括期刊论文160篇、学位论文19篇、会议论文4篇。接下来,我们先基于这183篇文献,对我国非遗译介的研究情况展开综述。

……



精彩内容

本书中深入调查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广泛搜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各类资料,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系统分析和归纳安徽非遗外宣翻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互联网的检索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传播媒介进行整理和对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