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2.69 6.0折 13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87405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1385063

上书时间2024-07-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表现 1

一、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1

(一)评价指标体系1

(二)评价方法3

(三)数据来源3

二、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4

(一)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排名4

(二)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8

三、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分类评价 11

(一)创新策源地 12

(二)创新增长极 14

(三)创新集聚区 16

第二章 创新型城市创新发展画像19

一、东部地区19

(一)石家庄19

(二)唐山23

(三)秦皇岛26

(四)南京29

(五)无锡32

(六)徐州35

(七)常州38

(八)苏州41

(九)南通44

(十)连云港47

(十一)盐城50

(十二)扬州53

(十三)镇江56

(十四)泰州59

(十五)杭州62

(十六)宁波65

(十七)嘉兴68

(十八)湖州71

(十九)绍兴74

(二十)金华77

(二十一)福州80

(二十二)厦门83

(二十三)泉州86

(二十四)龙岩89

(二十五)济南92

(二十六)青岛95

(二十七)东营98

(二十八)烟台101

(二十九)潍坊104

(三十)济宁107

(三十一)广州110

(三十二)深圳113

(三十三)佛山116

(三十四)东莞119

(三十五)海口122

二、中部地区125

(一)太原125

(二)合肥128

(三)芜湖131

(四)马鞍山134

(五)南昌137

(六)景德镇140

(七)萍乡143

(八)郑州146

(九)洛阳149

(十)南阳152

(十一)武汉155

(十二)宜昌158

(十三)襄阳161

(十四)长沙164

(十五)株洲167

(十六)衡阳170

三、西部地区173

(一)呼和浩特173

(二)包头176

(三)南宁179

(四)成都182

(五)贵阳185

(六)遵义188

(七)昆明191

(八)玉溪194

(九)拉萨197

(十)西安200

(十一)宝鸡203

(十二)汉中206

(十三)兰州209

(十四)西宁212

(十五)银川215

(十六)乌鲁木齐218

四、东北地区221

(一)沈阳221

(二)大连224

(三)长春227

(四)吉林230

(五)哈尔滨233

第三章 创新能力部分指标排名236

一、创新治理力有关指标236

(一)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236

(二)常住人口增长率237

(三)万人专利申请量238

二、原始创新力有关指标239

(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239

(二)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240

(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241

三、技术创新力有关指标242

(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242

(二)高新技术企业数243

(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4

(四)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245

四、成果转化力有关指标246

(一)技术输入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246

(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新增在孵企业数247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数248

五、创新驱动力有关指标249

(一)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与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之比249

(二)PM2.5年平均浓度250

(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

第四章 创新发展典型经验252

一、强化组织领导252

(一)潍坊: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创新发展委员会252

(二)绍兴: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253

(三)东莞: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领导小组253

二、体制机制改革254

(一)绍兴:“揭榜挂帅”——构建重点项目攻关常态化模式254

(二)金华:探索全球引才新路径256

(三)泉州: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257

(四)马鞍山:以亩产论英雄258

三、加强创新服务260

(一)佛山:打造科技金融“佛山模式”260

(二)衡阳:赋能企业创新发展“船山论坛”模式262

(三)潍坊:营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263

(四)徐州:以科技招商快速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64

四、扩大开放合作267

(一)株洲:积极融入内外双循环267

(二)东莞:科技引领开放共享268

(三)芜湖:打造内陆开放创新高地269

(四)东营:释放油地融合发展潜能270

五、综合271

(一)吉林:“六位一体”全要素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271

(二)玉溪:着力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行动273

(三)汉中:“三生融合”推动绿色循环发展274

(四)龙岩:探索废弃矿山生态治理新模式275

附 录277

一、国家创新型城市名单277

二、指标解释及数据来源278

(一)创新治理力278

(二)原始创新力279

(三)技术创新力280

(四)成果转化力281

(五)创新驱动力282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

内容摘要
本报告对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统一评价和分类评价(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城市、城区之间的可比性问题,4个直辖市的城区和2个县级市未包含在内),并对每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力图找出其创新发展的优势及短板,为其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此外,本报告还给出了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以期帮助更多的地方和公众了解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创新发展状况。

主编推荐
本报告首先从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6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随后收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14年的数据进行评价,并通过数据、图表进行展示;最后基于各城市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我国2020年创新型城市的格局进行了展望,并对各城市有关创新的政策和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

精彩内容
本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延续了上一年的做法,指标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论断为核心,既体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性要求(创新治理力、创新驱动力),又体现不同创新能级城市的主体创新功能(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适合我国幅员辽阔的实际,以及各城市自然资源禀赋、科教资源、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基本囊括了城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能够灵敏地反映各城市在科技本身及科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进步、不足和退步。在遵循评价结果动态可比的原则下,本报告根据政府统计制度的变化、数据可获得性等最情况,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一是删除“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数”;二是将“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原始创新力调至创新治理力;三是将“中央级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数”分拆和调整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和“中央级科研院所数”;四是将“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改为“国家基础研究基地数”;五是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与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分别改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营业收入之比”“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与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之比”。

  本报告对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统一评价和分类评价(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城市、城区之间的可比性问题,4个直辖市的城区和2个县级市未包含在内),并对每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力图找出其创新发展的优势及短板,为其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此外,本报告还给出了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以期帮助更多的地方和公众了解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创新发展状况。

  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测算所涉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等权威部门的统计和调查。本报告主要采用2019年数据,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采用截至2021年8月的数据。

  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总结凝练城市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课题。《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欢迎社会各界批评指正,以助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为促进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绵薄之力。

媒体评论
本报告首先从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6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随后收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14年的数据进行评价,并通过数据、图表进行展示;最后基于各城市的“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我国2020年创新型城市的格局进行了展望,并对各城市有关创新的政策和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