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水文现代化发展思路与实现途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南省水文现代化发展思路与实现途径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2.28 4.7折 196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岳利军,王冬至,冯瑛 等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ISBN9787550930506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6元

货号11316503

上书时间2024-07-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前言 章全面推进水文现代化 1.1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1.1深刻理解“十四五”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1.1.2准确把握加快水文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1.1.3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水文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 1.2理响新时代水文发展 1.2.1新时代机构改革中水文的定位 1.2.2水文改革发展思路 1.2.3水文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1.3水文现代化规划需求分析 1.3.1总体情况 1.3.2水文现代化规划目标思路 1.3.3规划重点任务 1.3.4保障措施 第二章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项目编制指南 2.1综述 2.2规划目标和任务 2.2.1明确目标 2.2.2明确任务 2.3总体建设规划原则 2.4分类建设规划重点 2.4.1雨量站 2.4.2水位站 2.4.3国家基本水文站一类站(大河重要控制站) 2.4.4国家基本水文站二类站(重要水文站) 2.4.5国家基本水文站三类站(一般水文站) 2.4.6专用水文站 2.4.7县级水文巡测基地 2.4.8地市级水文测报中心 2.4.9省级水文测报中心 2.5中小型水库水文监测 2.5.1监测目的 2.5.2监测方案 2.5.3典型配置及投资 2.6其它项目建设 第三章建设规划水文站分类方案 3.1概述 3.2分类目的和依据 3.2.1分类目的 3.2.2分类范围 3.2.3分类依据 3.3分类原则 3.3.1功能定位 3.3.2水文站分类 第四章水文要素监测现代化方法及实现途径 4.1水文站监测要素及监测方法 4.1.1流量测验 4.1.2泥沙监测 4.1.3水质监测 4.1.4水面蒸发测验 4.1.5水温监测 4.2水文站流量测验的实现途径 4.2.1遥控缆道流速仪法测流 4.2.2桥测实现在线测流 4.2.3HADCP实现在线测流 4.2.4HADCP+VADCP实现在线测流 4.2.5电波流速仪法在线测流 4.2.6声学时差法在线测流 4.2.7水位在线推流 4.2.8比降面积法在线推流 第五章建设规划“一站一策”方案编制提纲 5.1基本情况 5.1.1测站位置 5.1.2河段特点 5.1.3断面情况 5.1.4水沙特性 5.2测站定位及测验方案 5.2.1测站定位 5.2.2测验任务新要求 5.2.3测验方案确定 5.3现状与存在问题 5.3.1现状 5.3.2存在问题 5.4建设目标与任务 5.4.1建设目标 5.4.2建设任务 5.5投资估算 第六章河南省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 6.1现状与形势 6.1.1现状及成效 6.1.2面临形势 6.1.3存在问题 6.2总体思路 6.2.1指导思想 6.2.2基本原则 6.2.3规划依据及水平年 6.2.4规划目标 6.3水文站网体系建设 6.3.1大江大河及其支流水文监测站网 6.3.2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网 6.3.3中小水库水雨情监测预警站网 6.3.4重点防洪排涝城市水文监测站网 6.3.5行政区界断面水文监测站网 6.3.6地下水监测站网 6.3.7江河湖库水质在线监测站网 6.3.8江河湖库水生态监测站网 6.4水文监测体系建设 6.4.1水文测站 6.4.2水文巡测基地 6.4.3水文应急监测 6.4.4水质监测中心 6.4.5水文立体监测 6.5水文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5.1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完善 6.5.2水文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建设 6.5.3国家基础水文数据库服务平台 6.5.4水文数据服务平台 6.5.5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6.5.6水文信息服务业务系统 6.5.7水文遥感监测能力 6.5.8标准规范体系 6.6水文管理体系建设 6.6.1水文管理体制机制 6.6.2人才队伍和投入机制 6.6.3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 6.6.4完善标准体系 6.6.5水文文化建设 6.7重点建设项目 6.7.1“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 6.7.2规划远期重点建设项目 6.8典型设计 6.8.1水文测站 6.8.2水文巡测基地 6.9投资匡算及项目实施 6.9.1投资匡算 6.9.2实施安排 6.10环境影响评价 6.10.1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 6.10.2对策与措施 6.11实施效果与保障措施 6.11.1实施效果 6.11.2保障措施 第七章河南省水文监测管理改革方案 7.1水文监测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7.1.1现状 7.1.2存在问题 7.2深化水文监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7.2.1指导思想 7.2.2改革目标 7.2.3基本原则和任务 7.3测区划分与机构设置 7.3.1测区划分 7.3.2机构设置 7.4测区职责与任务 7.4.1基本职责 7.4.2基本任务 7.5人力资源配置 7.5.1人力资源测算 7.5.2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7.6经费预算与实施 7.6.1经费预算 7.6.2实施步骤 7.7保障机制 7.7.1组织保障 7.7.2人力保障 7.7.3技术保障 7.7.4资金保障 7.7.5制度保障 附表 附图 "

内容摘要
1.1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水利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水资源管理特征的科学把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做好新时期水文工作、推动水文同步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

1.1.1深刻理解“十四五”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1.1.1.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1.1.2“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1)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2)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3)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地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1.1.1.3“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

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4)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1.1.1.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2)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4)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5)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7)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8)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

(9)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牛态保护红线监……



精彩内容
水文是水利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水利工程补短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水利工程补短板的集中攻坚期,水文现代化是水利工作的重要支撑。本书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重新审视现有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思路和运行方式,摒弃过时的技术手段和落后的生产模式,树立技术优选的理念,以新的发展思路为统领,全面提出水文现代化发展思路与实现途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研究、思路与途径、建设规划、保障措施等。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等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本书的出版可供从事水利、水文规划设计、水文监测管理的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人员参考。

媒体评论
作者长期从事水文新技术研究应用和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亲历了河南水文不同阶段的发展变革,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者在专著中用新理念、新视角审视现有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和运行方式,从政策研究、思路与途径、建设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实现河南省水文现代化的政策依据、存在问题、基本思路、技术途径、管理模式和预期效果,为河南省中长期水文现代化建设描绘出清晰的蓝图,对推动河南省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