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桑干:北朝、辽金考古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回望桑干:北朝、辽金考古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6.7 6.0折 128 全新

库存6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银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1270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1689234

上书时间2024-07-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银田,1957年生,山西大同市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先后就职于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大学考古系,现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考古、辽金考古以及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编著有《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等著作,在《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中国史研究》《敦煌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华夏考古》等期刊发表考古报告、论文、译文多篇。

目录
壹/人物

 1 拓跋鲜卑在平城

 2 北魏丨元淑、高琨、王遇、丹阳王

 3 东魏丨穆瑜及夫人陆氏

 4 北齐丨马头

 5 辽代丨许从赟

 附录1 清代丨李殿林

贰/名物

 6 石

 7 石雕

 8 瓦当与瓦文

 9 金银铜器

 10 玻璃器

 11 金银币

 12 旖旎首饰

 13 铺首衔环

 14 下颌托

 15 巴旦杏

 附录2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的外来文化因素

叁/城址、佛寺及墓葬

 16 丝绸之路上的北魏平城

 17 北魏平城丨明堂、操场城建筑遗址、佛寺

 18 辽代大同丨壁画墓、华严寺

 附录3 山西汉代城址

插图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拓跋鲜卑在平城1988年秋冬之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市区南部发掘北魏墓葬167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是为北魏考古的重大成果,正式发掘报告已经出版(1)。在编写报告的过程中,笔者对这批资料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墓葬制度、出土器物以及相关文献对该墓地的族属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文献记载的平城人口大同历史上最早设置的行政区划为战国赵武灵王所设的雁门郡,秦因之不改。两汉时期,今大同地区分属雁门郡与代郡管辖,现大同市区隶属于雁门郡的平城县。雁门郡是当时中原汉王朝设在北方的郡,人口较多,地当抗击匈奴的前线,汉东部都尉治也设于此,汉初“白登之战”即发生于此。东汉以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当匈奴人在南北夹击下被迫西迁时,鲜卑人乘势而进,据《后汉书·鲜卑传》记载:“和帝永元(89~105)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2]《广雅·释诂》“落,亦聚也”[3],即“室”或“户”,则匈奴十余万落,人口当在50万~60万。至桓帝时,檀石槐已经是“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因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1]。“乃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藏貊二十余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主领之,皆属檀石槐。”[2]《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记载,“汉末大乱,匈奴侵边。自定襄已西尽云中、雁门、西河之间遂空。建安中,曹公纠率散亡,立新兴郡,晋末陷刘元海”(3),治所在今雁门关以南的忻州市,皆属侨置,由此可见晋北汉人此时已经大量南迁到今雁门关以南的忻定盆地。曹魏、西晋时期,中原王朝的统治力量只及雁门关以南,“魏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自陉岭(即句注山,今称雁门关)以北并弃之。至晋因而不改”[4)。当始祖神元皇帝八年(曹魏太和元年,227),被羁留在洛阳的沙漠汗回国时,诸部大人曾到阴馆迎接,说明桑干河流域已经是鲜卑人的势力范围。穆皇帝三年(晋永嘉四年,310),晋将陉岭以北五县割让,“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自以托附,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时、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帝乃徙十万家以充之”(5),大概此前陉岭以北五县已有不少鲜卑人进入此地,造成胡汉相杂的局面,于是晋怀帝不得已割让陉北五县。鲜卑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里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但十万家,近五六十万鲜卑人(当然也包括匈奴等其他杂胡)落户陉北五县,这里的主要居民已为鲜卑人无疑。穆皇帝六年(晋永嘉七年,313),“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漯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使长子六修镇之,统领南部”(6],显然是在扼守陉岭,以对抗岭南的西晋军事力量。此时陉岭以北至大同盆地北端已尽为鲜卑人所有。此后,后赵石勒、前燕慕容俊、前秦苻坚先后占据平城,但时间都很短暂。即使是在前秦军队将昭成帝所部赶往阴山的情况下,鲜卑人仍然大量滞留在黄河东、西两侧,苻坚曾将这些拓跋部鲜卑人一分为二,黄河以东属刘库仁,黄河以西属刘卫辰管辖(7)。乌桓先于鲜卑南下,也先于鲜卑进入桑干河流域。据《后汉书·乌桓传》载,后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夏,渔阳乌桓与右北平胡千余寇代郡、上谷。秋,雁门乌桓率众王无何,与鲜卑大人丘伦等,及南匈奴骨都侯,合七千骑寇五原,与太守战于九原高渠……



精彩内容
整部书稿分“人”“物”“居”三个主题。第一部分,“人”的主题,围绕墓志,对曾经生活在大同或山西的具体人物进行了勾陈;第二部分,“物”的主题,从出土于大同或山西的器物出发,对器物的形态、历史以及器物在丝路上的角色或地位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居”的主题,对大同的城址、建筑遗迹、佛寺进行了研究。书稿的时间范围主要在汉至辽;地域范围主要在山西,以大同为中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