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荣两甲子——重庆近120年城市空间变迁纪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枯荣两甲子——重庆近120年城市空间变迁纪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33 6.0折 89 全新

库存14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欢欢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5079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4818593

上书时间2024-06-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郭欢欢【著】【中国】【现当代】 ———————————————————— 郭欢欢,河南安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任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规划监测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荣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称号,兼任巫山县首席规划师。在《城市规划》、《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从远古走来(1891年前) 第一节 无城时代:湮灭的巴国/ 002 第二节 城墙修筑/ 007 第二章 重庆开埠(1891—1911年)/ 023 第一节 传教、“救助”和考察/ 024 第二节 开埠与租界/ 036 第三节 开埠及其影响/ 045 第三章 艰难转型之路(1911—1935年)/ 063 第一节 政治波动和艰难转型/ 064 第二节 近代城市之路/ 078 第四章 陪都的繁荣与没落(1935—1949年)/ 093 第一节 移驻重庆/ 094 第二节 重庆大轰炸与城市外延/ 111 第三节 从荣耀到落寞/ 166 第四节 落日余晖/ 185 第五章 城市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64年)/ 203 第一节 城市接管和城市建设/ 204 第二节 计划体制与城市管理/ 221 第六章 三线建设和曲折发展(1964—1978年)/ 257 第一节 三线建设/ 258 第二节 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 272 第七章 从改革开放到重庆直辖(1978—1996年)/ 283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 284 第二节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308 第八章 中心城市之路(1997—2011年)/ 345 第一节 重庆直辖与西部大开发/ 346 第二节 城市转型与国土空间规划/ 354 第三节 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 372 尾声/ 391 后记/ 393

内容摘要
本书以重庆市为例,参考相关地图、笔记日记、报纸新闻、回忆录、公文等资料,研究了重庆1891年到2011年120年间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动态变迁。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研究大致分为两个“甲子”。第一个甲子,重庆在屈辱中开埠,经历了军阀混战、国府西迁、重庆大轰炸、国府还都等重大事件;第二个甲子,重庆经历了解放、城市接管、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直辖、西部大开发等重大事件。全书共分为9个章节,第1-2章简要介绍城市空间变迁分段和历史追溯;第3-5章介绍第一个甲子的城市空间变迁;第6-9章介绍第二个甲子的城市空间变迁。比较两个甲子发现,重庆城市变迁就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第一个“甲子”,有过高潮,最终走向民生凋敝;第二个“甲子”,有过低谷,正在走向民族复兴。同时,两个甲子中的重大事件又不是孤立的。如重庆陪都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三线建设”决策,三线建设调整又为后来的重工业城市、“中心城市”埋下了伏笔。由此,我们会更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

主编推荐
《枯荣两甲子》一书基于纪事的空间视角,以时间与历史事件为轴,着重介绍了重庆市1891年开埠后至2011年的120年内的城市空间变迁。本书突破了传统城市规划研究中结果研究的桎梏,放眼于更广阔的过程性事件,如人口、军事、政治、商贸等多要素的影响。同时,以重庆这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城市为例,展示了国家大事件、大战略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本书从史实出发,大量引用了报刊杂志、论文、书籍、图册、文件汇编等历史资料,在论据详实严谨的同时,内容丰富多彩;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书籍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精彩内容
本书以重庆市为例,参考相关地图、笔记日记、报纸新闻、回忆录、公文等资料,研究了重庆1891年到2011年120年间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动态变迁。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研究大致分为两个“甲子”。第一个甲子,重庆在屈辱中开埠,经历了军阀混战、国府西迁、重庆大轰炸、国府还都等重大事件;第二个甲子,重庆经历了解放、城市接管、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直辖、西部大开发等重大事件。全书共分为9个章节,第1-2章简要介绍城市空间变迁分段和历史追溯;第3-5章介绍第一个甲子的城市空间变迁;第6-9章介绍第二个甲子的城市空间变迁。比较两个甲子发现,重庆城市变迁就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第一个“甲子”,有过高潮,最终走向民生凋敝;第二个“甲子”,有过低谷,正在走向民族复兴。同时,两个甲子中的重大事件又不是孤立的。如重庆陪都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三线建设”决策,三线建设调整又为后来的重工业城市、“中心城市”埋下了伏笔。由此,我们会更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