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文学翻译:应用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文学翻译:应用与方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4.3 6.4折 69 全新

库存4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345696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5804231

上书时间2024-06-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华

----------------------------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四川省级教学名师,国家双语示范课程主持人,翻译专业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生双导师。美国Bos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美国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瑞士Hotel and Tourism Management Institute(HTMi)访问学者,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旅游和外语二个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7篇,其研究成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提供智库咨询。现已出版专著4部:英文著作1部,中文著作2部,中英文对照著作1部,与他人合著1部(英文);个人出版、主编规划教材7部,出版其他中英文高级别旅游教材20余部;译著3部(合译)。多次担任部级交替翻译、陪同翻译,主持大型翻译项目6个,译有数百万字翻译材料,多项成果获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等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奖励。



目录

第一章 非文学翻译概论 1

一、非文学翻译概述 3

二、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 4

(一)相同之处 4

(二)不同之处 5

三、文学与非文学翻译之争 5

(一)孰轻孰重? 6

(二)谁更难? 7

(三)谁更优? 8

四、翻译的素质要求 10

(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10

(二)熟练的写译能力 11

(三)广博的知识面 11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五)责任心 13

(六)维护国家、企业形象 13

(七)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五、非文学翻译的职业化 14

(一)中国翻译的职业化 14

(二)职业译员 14

(三)翻译资格认证 16

六、非文学翻译发展前景 17

(一)行业现状 17

(二)行业前景 17

(三)翻译技术 17

(四)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 17

本章小结 19

第二章 文本与翻译 22

一、非文学翻译定义 23

(一)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23

(二)非文学翻译的题材 24

二、非文学翻译文本 26

(一)赖斯等人的文本分类 27

(二)纽马克文本分类 29

三、功能翻译理论 31

(一)理论综述 31

(二)流派之争 35

(三)翻译策略 37

(四)具体运用 39

本章小结 43

第三章 翻译与写作 46

一、翻译与写作 46

(一)翻译即写作 48

(二)写译对比 50

二、简明英语 52

(一)什么是简明英语? 52

(二)简明英语指导翻译 55

三、写译提示 61

(一)《欧盟委员会翻译写作手册》 62

(二)翻译写作提示 62

本章小结 78

第四章 英式中文与中式英语 82

一、英式中文 85

(一)英式中文面面观 86

(二)英式中文成因 95

二、中式英语 97

(一)中式英语面面观 98

(二)中式英语成因 105

本章小结 111

第五章 电子工具的使用 114

一、电子工具概述 116

二、搜索引擎 117

(一)常用网站与搜索引擎 117

(二)常用搜索语法 122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 130

(一)CAT基本知识 130

(二)CAT操作实践 131

(三)语料库翻译 145

本章小结 149

第六章 翻译的非语言因素 153

一、翻译的非语言因素 153

(一)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 153

(二)非语言因素与非语言语境 154

二、翻译宏观六要素 154

(一)谁在对谁说话(who is talking to whom)? 155

(二)说什么(about what)? 157

(三)何时(when)? 158

(四)何地(where)? 160

(五)为什么(why)? 162

本章小结 164

第七章 翻译的平行文本 167

一、何谓平行文本 170

二、平行文本的作用 172

(一)获取专业知识 172

(二)获取专业术语 177

(三)借鉴表达方法 180

(四)模仿写作风格 184

三、如何选用平行文本 186

(一)文本构成的基本因素、影响因子 186

(二)平行文本的挑选、比较与分析 187

四、平行文本的相关性 192

(一)高度相关 192

(二)局部相关 192

本章小结 193

第八章 定性定量、交叉验证与回译 196

一、定性、定量分析 199

(一)定性、定量分析的定义 200

(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200

二、交叉验证 210

(一)交叉验证法的定义 210

(二)交叉验证法的应用 211

三、回译 215

(一)回译的定义 216

(二)回译的强度 217

(三)回译的原则 219

本章小结 221

第九章 译者注和批注 224

一、译者注 224

(一)译者注的定义 226

(二)译者注的作用 227

(三)译者注的类型 229

二、批注 232

(一)译前阶段批注 232

(二)译中阶段批注 234

(三)译后阶段批注 236

本章小结 239

第十章 翻译的批判性复检 241

一、批判性思维 242

(一)批判性思维定义 242

(二)批判性复检图解 243

二、批判性宏观复检 244

三、批判性微观复检 245

(一)词汇的复检 245

(二)词组的复检 246

(三)句子的复检 248

四、拼写的复检 250

(一)前后一致 250

(二)断词 250

(三)外来词 251

五、格式的复检 251

(一)格式要求 251

(二)空间要求 251

(三)字体字号 252

六、标点符号的复检 252

七、标点符号的翻译 254

八、复检标记 257

本章小结 258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67




内容摘要

第一章非文学翻译概论

我国传统的翻详教学以掌握翻详技巧为教学目的,以字、同、句、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上课侧重讲“增详”“省详”“拆分”“重构”等翻详技巧,课后做翻译练习巩固翻详技能、技巧,其结果是学生学了一大堆翻译技巧和理论,一上阵做翻译就败下阵米。“翻详没学好,中英文学坏了”,这是我国现在相当一部分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翻详水平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我国翻译教学“学术化”“技巧化”给翻详人才培养带来的不良影响。

“授人以鱼”(传授翻译技巧),还是“授人以渔”(培养翻译能力)?这是我国翻详教学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乎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详者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由于翻译领域多、内容庞杂、课时有限,翻译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取舍需从“三个有利”出发:是否有利于培养译者的翻译核心素养,是否有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译者翻译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翻译教学必须摒弃英汉词法句法对比、传授各种翻译技巧、篇章翻译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向拓展译者宏观视野、掌握工具性知识、提升翻译核心竞争力转变。翻译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一、宏观思维,即翻译宏观六要素和批判性思维。二、核心素养,即译者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三、工具性知识,即“平行文本”“电子工具”“语料库”等知识。

……



主编推荐

本书为翻译研究、教学制定了一个翻译路线图,构建了非文学翻译过程、策略、方法的框架,将每一章的内容,置于翻译路线图中,是一部以提升译者能力为导向的翻译著作。路线图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效的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翻译学习系统,既规范了庞杂的翻译教学内容,又系统地训练了译者的学习逻辑思维,总体上反映了译者的翻译过程。使用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轻松获得翻译视频教学资源。



精彩内容

本教材系统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与职业发展、翻译理念及工具、以及译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旨在传播正确的翻译理念,推广有效的翻译方法,主要内容及特点有:一、宏观把握,指导性强:从当今职业翻译实践的角度出发,倡导以翻译复查清单为途径实现准确通顺的翻译,并对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理念新颖,视角独特;三、注重细节,指导实践:强调以批判性思维贯穿翻译的始终,以撰写译者注的方式培养专业翻译精神,关注翻译实践中的细节问题,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指导译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